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227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包括:基座;多个滑轨,分别设置于基座上;平台,以与基座抵接的方式设置于基座上;以及多个滑块,设置于平台,且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各滑轨结合,通过各滑块在该各滑轨上滑动,使平台以与基座抵接的方式在基座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重负荷且需传递动力产生位置变化或动力输出使用,以被动元件叠机为例,其中被动元件堆叠机设有马达以及与马达连接的螺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大幅度提供平台承压能力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平台装置广泛地在各种机台中被使用,且其具有多种的形式,本技术针对在操作中、需承受较高重量、较大压力的平台装置做改进,例如,在被动元件堆迭机中的平台装置,由于需在平台上放置多片的被动元件瓷膜材料,且在其上将其相互堆迭,在堆迭时,平台装置即会遭受极大的压力。现有平台装置10如图1所示,包括一基座11、数个支持件12、数个支持板13、数个滑轨14、数个滑块15和一平台16;基座11作为平台装置10的基底,其可被设置于平台装置10所应用的机台(未图示)中;支持件12分别设置于基座11上,且支持板13分别设置于支持件12上,通过支持板13和支持件12的设置,当平台16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时,支持板13可变形而缓冲所受的压力。滑轨14设置于支持板13上,而滑块15设置平台16上,且与滑轨14结合,使平台16可通过滑轨14和滑块15的设置而相对于基座11滑动;平台16上可放置被承载物(未图示),且通过一螺杆1和未图示的马达所驱动,应注意的是当平台16相对于基座11滑动时,平台16和基座11间具有一间隙17。由于平台16和基座11之间具有间隙17,使得平台16和基座11间并不直接接触,因此平台16所承受的正向应力及侧向应力均由滑轨14承受。当平台16承受较大的正向应力(压力)时,将使滑轨14增加磨损,减少寿命及精度;又,如果负载大于滑轨14的额定负荷,将造成滑轨14损坏。另外,由于结构上的考虑,一般平台16的正向负载必须配合所用的滑轨14的额定负载,故使用上有所限制,如果想应用高承载结构,势必得选用重负荷的滑轨,使其体积变得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可在缩小体积的状况下,还可增加平台的承压能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包括一基座;多个滑轨,分别设置于该基座上;一平台,以与该基座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及多个滑块,设置于该平台,且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该各滑轨结合。通过该各滑块在该各滑轨上滑动,使该平台以与该基座抵接的方式在该基座上滑动。又在本技术中,平台与基座抵接的磨擦面,被覆一层耐极压且具有良好界面润滑效果性质的耐磨耗材料,如固体二硫化钼喷敷剂...等,形成适当的润滑效果与润滑空间。又在本技术中,基座设有多个注入孔,且基座在与平台抵接的表面上设有与注入孔对应的多个喷出孔,而喷出孔分别与对应注入孔连通。又在本技术中,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还包括与注入孔连通的至少一耐磨润滑物质供应装置,用以经由注入孔、喷出孔而在基座和平台之间形成耐磨润滑层,并可适时适量补充它。又在本技术中,基座在与平台抵接的表面上设有与喷出孔对应的多个凹槽,且喷出孔分别位于对应的凹槽中。又在本技术中,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滑块和平台之间的多个垫片。在本技术中,还包括有一马达以及与该马达连接的一螺杆,该螺杆贯通于该平台,以带动该平台移动。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通过所述高负载耐压平台结构的设计,使高精度平台能承受的负载(压力)可大幅度提高,且体积可小型化,并维持其精密性与寿命,使小型精密平台广泛应用于高负载的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平台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在图2中的基座的俯视图;图4为在图2中的平台的底视图;图5为在图2中的平台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第2图,本技术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20适用于制作工艺中需承受高压负载的一机台2(例如,被动元件堆迭机)中,此机台2中设有一马达3以及与马达3连接的一螺杆1,而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20则包括一基座21、多个滑轨22、一平台23、多个滑块24、耐磨润滑物质供应装置25以及数个垫片26。基座21作为整个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20的基底,且设置于机台2中需承受高压负载的制作工艺处,其设有多个注入孔211、多个喷出孔212、多个凹槽213以及多个管路214。喷出孔212和凹槽213(如图3所示)分别形成在基座21与平台23抵接的表面上,喷出孔212分别与注入孔211对应,且分别经由管路214与对应的注入孔211连通;又,喷出孔212也分别与凹槽213对应,且位于对应的凹槽213中。又,平台23与基座21抵接部分的磨擦面,被覆一层耐极压且具有良好界面润滑效果性质的耐磨耗材料,如固体二硫化钼喷敷剂...等,以形成适当的润滑效果与润滑空间。滑轨22分别设置于基座21上;平台23用以承载被承载物4(例如,要在其上堆迭的被动元件),其以与基座21抵接的方式设置于基座21上,且上述螺杆1贯通平台23以带动平台23移动。参考图4,平台23与基座21抵接的表面上设有一凹陷部231,由此平台23与基座21抵接的表面可缩小至四个抵接部232。参考图5,滑块24分别设置于平台23上,其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滑轨22结合,通过马达3驱动螺杆1,滑块24在滑轨22上滑动,而使平台23以与基座21抵接的方式在基座21上滑动。耐磨润滑物质供应装置25与注入孔211连通,用以经由注入孔211、管路214、喷出孔212而在基座21和平台23之间形成一耐磨润滑层,由此可减少平台23在基座21上的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又,平台23与基座21抵接的表面限制于抵接部232,由此还可减少摩擦力;另外,在喷出孔212的周遭设置凹槽213,可确保耐磨润滑层在基座21和平台23之间形成。此处的耐磨润滑物质可为一般的油性材料,也可为液体二硫化钼...等可提供耐磨及润滑性质的材料。垫片26分别设置于滑块24和平台23之间,由此可使得平台23与基座21之间随时保持接触,即,使两者之间保持零间隙状态。通过上述构成,平台23所承受的侧向应力由滑轨24所吸收,而平台23所承受的正向应力则直接传递至基座21,而由基座21吸收,力量并不会传递至滑轨24,所以在高正向应力下,滑轨24依然可以正常运行,且能维持其精密性及正常寿命。即,即使正向应力(压力)超过滑轨24的额定负荷,依然不影响滑轨寿命及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多个滑轨,分别设置于该基座上;一平台,以与该基座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及多个滑块,设置于该平台,且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该各滑轨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台与该基座抵接部分的磨擦面,被覆一层耐磨耗润滑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耐磨耗润滑材料为固体二硫化钼喷敷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多个注入孔,且该基座在与该平台抵接的表面上设有与该各注入孔对应的多个喷出孔,而该各喷出孔分别与该各对应注入孔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耐磨润滑物质供应装置,与该各注入孔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在与该平台抵接的表面上设有与该各喷出孔对应的多个凹槽,且该各喷出孔分别位于该各对应的凹槽中。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各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负载耐压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多个滑轨,分别设置于该基座上;一平台,以与该基座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基座上;以及多个滑块,设置于该平台,且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该各滑轨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鼎莫凡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