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的华南、华中、华北、西南、东北等各个地方,水稻种植业支撑着我们农业种植业并给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提供米粮,然而现有的水稻种植多以速度和产量为重,较多地忽略了水稻应有的生长周期和有机性,因而现在生产的水稻多采用转基因方法、杂交方法、农药管理方法等,往往存在产量和品质不能兼顾的缺陷,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稻鸭共作解决了鸭的用水环境之需和水稻的用肥之需,并实现鸭子吃虫和水稻除虫的结合,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农作方式,但目前稻鸭共作的技术仍不是很完善,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仍存在稻谷品质不好,有机性差,产量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其产量高,得到的稻谷有机性好,且同时能得到高品质的鸭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包括以下步骤:A、在选好的稻田中种植紫云英,待紫云英开花时进行压青,并加水怄制,10-25天后施加基肥;其中,基肥的用量为800_1000kg/亩,基肥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鸡粪800-1000份、猪粪500-8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鸭共作种植高产有机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选好的稻田中种植紫云英,待紫云英开花时进行压青,并加水沤制,10‑25天后施加基肥;其中,基肥的用量为800‑1000kg/亩,基肥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鸡粪800‑1000份、猪粪500‑800份、大豆豆粕30‑50份、蓖麻饼粕20‑50份、烟梗20‑100份、泥炭50‑100份、凹凸棒土20‑150份、生物菌3‑5份;B、将稻田暴晒5‑10天,然后旋耕、分垄,灌水至水深为8‑12cm后进行插秧,其中,秧苗的密度为1.2‑1.5万穴/亩,每穴中移栽的秧苗为3‑5株;C、待秧苗活蔸后施加复合肥促进秧苗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