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业,具体是。
技术介绍
现在养殖有机鸭大多数都是在有机稻田共作。鸭喜水,有机稻田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使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防治水稻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使得稻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各种生物得以滋生,稻田青嫩杂草、害虫、蚯蚓、田螺、田鸡为鸭子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天然动植物饲料,鸭子生产迅速,肉质鲜美。鸭子排出的粪便又作为有机稻田的有机肥料,还具有松土、清除害虫、清除杂草的作用。稻鸭共作的稻田产量比其他有机稻田产量明显提高,而且稻米口感好,品质佳,市场销路好。稻鸭共作生产技术是农牧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发展高效有机农业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现在的鸭稻共作养殖有机鸭的方法都是偏重于有机水稻,所谓的有机鸭只是副产。在有机水稻种植大受重视和大力推广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养殖有机鸭,提高鸭稻共作的综合效益,成为了种植有机水稻必须重视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鸭稻共作中更好地养殖有机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包括鸭稻共作,其与已有技术不同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有机水稻插秧后10?20天待秧苗直立后每亩放入15?25只雏鸭;在稻飞虱 ...
【技术保护点】
有机鸭的养殖方法,包括鸭稻共作,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水稻插秧后10~20天待秧苗直立后每亩放入15~25只雏鸭;在稻飞虱爆发高峰期间,亩增放5~10只第二批雏鸭;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将鸭赶入包括稻田区域内设置的水塘和田边排水深渠的围养栏内围养,并补充喂食上年的有机水稻瘪谷;在收割有机水稻后,打开围养栏再将鸭子在有机水稻种植区域散养;从雏鸭放入开始经过6个月以上即可出售;在配套水稻种植上,施肥方面,使用绿肥配合包括沼肥、充分腐熟的圈肥和/或充分腐熟的饼肥作基肥,再施用沼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和/或饼肥作追肥,其余则使用木酢液,在增放第二批雏鸭的同时对有机水稻喷洒木酢液,在插秧后1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毅,宋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兆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