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750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0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真正做到无毒无害而又实用的对水稻生长过程中杂草的防控方法。其特征是在稻秧移栽后的7-10天,向秧田灌水,实施深水控草,控草水位保持在稻秧高度的55%-65%,连续8-10昼夜保持水位在这个高度,在稻秧移栽到搁田这段时间内,田间保持水位不能露土,让杂草和杂草种子,在缺少氧气和缺少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抑制其生长或死亡。该方法实施的成本低,对草害的防控效果好,对水稻在后期的生长十分有利。该方法的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一直渴望解决而未成解决的问题,它对于有机水稻的种植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农作物种植
,具体而言,本技术是一种在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控制杂草生长和消灭杂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水稻生产是指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解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水稻生产是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及养殖措施,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通过自然的方法控制病、虫、草害,如合理轮作、农业防治、生物治虫、保护天敌等。而在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控制杂草生长和消灭杂草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办法,如果不及时除草,杂草会跟水稻争夺肥料和阳光,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草害会一年比一年严重,最后导致在该田块不得不使用除草剂,种出来的就不是有机水稻了。在不能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许多时候只能采用人工拔草的方法。而人工拔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在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控制杂草的生长和消灭杂草是目前农户较为头疼的问题,也是规模种植有机水稻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无任何农药或除草剂的帮助下,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真正做到无毒无害而又实用的对水稻生长过程中杂草的防控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在稻秧移栽后的7-10天,向秧田灌水,实施深水控草,控草水位保持在稻秧高度的55%-65%,连续8-10昼夜保持水位在这个高度,在稻秧移栽到搁田这段时间内,田间保持水位不能露土,让杂草和杂草种子,在缺少氧气和缺少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抑制其生长或死亡。更具体的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其特征是:(1)修高稻田的田埂:把原本不高的田埂,修高至高出田上表面30至40cm,宽55-65cm,要求田埂结实牢固、不漏水;(2)灌深水:稻秧移栽7-10天后,开始实施,这时的稻秧已经完全成活,水位灌溉至稻秧高度55%-65%,连续8-10昼夜水位灌至秧苗高度的55%-65%,随着稻秧的生长,水位高度每天需增高,而确定灌水量;(3)稻田进行连续8-10昼夜灌水浸泡后,水位降至正常,同时再进行人工除去顽固大杂草,稻秧移栽后一直到搁田,田间水位不能露土;(4)随着稻秧分蘖,长势茂盛,加上前期的深水控草和人工除草,草害得到了有效防治的同时浅水管理至搁田。所述的稻秧移栽其:行距为20-30cm,株距为12-14cm,每丛为4-6本苗。根据上述方案实施的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由于在稻秧移栽7-10天后,稻秧已经成活,在杂草生长的早期,杂草容易灭杀,也不需要用过多的水,因此,实施的成本低,对草害的防控效果好,对水稻在后期的生长十分有利。该方法的专利技术解决了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一直渴望解决而未成解决的问题,它对于有机水稻的种植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稻秧移栽后的7-10天,向秧田灌水,实施深水控草,控草水位保持在稻秧高度的55%-65%,连续8-10昼夜保持水位在这个高度,在稻秧移栽到搁田这段时间内,田间保持水位不能露土,让杂草和杂草种子,在缺少氧气和缺少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抑制其生长或死亡。更具体的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1)修高稻田的田埂:把原本不高的田埂,修高至田面高30至40cm,宽55-65cm,要求田埂结实牢固不漏水;(2)灌深水:稻秧移栽(插秧)7-10天后,开始实施,这时的稻秧已经完全成活,水位灌溉至稻秧高度55%-65%,连续8-10昼夜水位灌至秧苗高度的55%-65%,随着稻秧的生长,水位高度每天需增高,而确定灌水量;(3)稻田进行连续8-10昼夜灌水浸泡后,水位降至正常(浅水),同时再进行人工除去顽固大杂草,通过深水控草,70%的草害被控制,除草工时和成本大大的减少,但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稻秧移栽后一直到搁田,田间水位不能露土;(4)随着稻秧分蘖,长势茂盛,加上前期的深水控草和人工除草,草害得到了有效防治的同时,浅水管理至搁田;(5)在实施8-10昼夜深水控草的同时,会影响了水稻正常的有效分蘖和发育,造成田间稻头数量的不足,导致水稻的减产,为了弥补这一情况,水稻在移栽(插秧)时,必须要增加稻秧的田间的密度,比如机插秧一般行距为30cm,株距为16-18cm,每丛为3-5本苗,而现在实施栽培的密度为行距20-30cm,株距是12-14cm,每丛为4-6本苗,以弥补深水控草造成分蘖的不足,更好的促使有机水稻的丰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其特征是:其特征是在稻秧移栽后的7‑10天,向秧田灌水,实施深水控草,控草水位保持在稻秧高度的55%‑65%,连续8‑10昼夜保持水位在这个高度,在稻秧移栽到搁田这段时间内,田间保持水位不能露土,让杂草和杂草种子,在缺少氧气和缺少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抑制其生长或死亡。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其特征是:其特征是在稻秧移栽
后的7-10天,向秧田灌水,实施深水控草,控草水位保持在稻秧高度的55%-65
%,连续8-10昼夜保持水位在这个高度,在稻秧移栽到搁田这段时间内,田间
保持水位不能露土,让杂草和杂草种子,在缺少氧气和缺少阳光照射的条件下,
抑制其生长或死亡。
2.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草害防控方法,其特征是:
(1)修高稻田的田埂:把原本不高的田埂,修高至高出田上表面30至40cm,
宽55-65cm,要求田埂结实牢固、不漏水;
(2)灌深水:稻秧移栽7-10天后,开始实施,这时的稻秧已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元荣袁骄艳袁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猿人有机水稻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