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肠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肽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300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肠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多肽,其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预防和治疗肠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多肽与EspB蛋白的亲和力高于对照蛋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肠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多肽能够抑制EPEC与HEp‑2细胞的粘附,阻断EspB的功能,从而减少EPEC对上皮细胞的吸附,为EPEC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研发预防和治疗EPEC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设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肠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 多肤。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治疗均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无特异性针对该类细 菌的抑制剂。采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使耐药变异菌在人体内聚集,给W后的感 染治疗带来困难。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阳C)是引起全球婴幼儿腹 泻和成人散发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研究表明EPEC主要通过黏附和脱落损伤 (attachingandeffacingin化;ry,A/Einjury,即A/E损伤)导致肠粘膜损伤。肠致病 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的特点是病原菌能本能性粘附到宿主细胞膜,破坏细胞微绒毛,并 在粘附细菌下诱导由细胞支架蛋白形成杯样基底膜,运种现象称之为"粘附与脱落损伤"。 EPEC的粘附与脱落效应特征是依赖Es地、EspD和EspA转运蛋白构成了对宿主细胞的紧密 粘附,并在粘附细胞下清除细胞微绒毛,积累纤维肌动蛋白。Es地蛋白可与EspD蛋白相互 作用而插入宿主细胞膜形成微孔,使得EPEC毒力因子可通过细胞膜上形成的微孔直接进 入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肠致病大肠杆菌感染的多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启文余治健陈重程航邓向斌李多云郑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