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1034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设置量子棒取向层(2)对量子棒层(3)进行平行配向,配向好的量子棒层(3)能够取代传统的下偏光板。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采用倾斜蒸镀工艺制备出量子棒取向层(2),所述量子棒取向层(2)上形成有多条平行排列且延伸方向与上偏光板(7)的穿透轴方向垂直的沟槽(21),再于所述量子棒取向层(2)上制备量子棒层(3),制得的量子棒层(3)中的多个量子棒(31)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沟槽(21)的延伸方向平行,即量子棒层(3)平行配向,该配向好的量子棒层(3)能够取代传统的下偏光板,从而能够提高光线穿透率及背光利用率,增加显示亮度,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在平板显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发光,需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包括:阵列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贴合设置的彩膜基板及设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上贴附有下偏光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贴附有上偏光板。偏光板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作用是将不具偏振性的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实现光路的穿透与阻挡,以达到显示的目的。针对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上、下两层偏光板对背光源的透光度理论上仅能达50%以下,光线再经过液晶面板的电极层、彩色滤光片、液晶层及玻璃基板等结构后,使用者实际可见的显示亮度,则仅剩下背光源所发出光线亮度的10%以下,光线的穿透率及背光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及设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下方的背光源(20);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下基板(1)、设于所述下基板(1)上的量子棒取向层(2)、设于所述量子棒取向层(2)上的量子棒层(3)、与所述下基板(1)相对设置的上基板(6)、设于所述上基板(6)远离所述下基板(1)一侧的上偏光板(7)、于所述下基板(1)靠近所述上基板(6)一侧设于所述量子棒层(3)上的第一液晶配向层(41)、设于所述上基板(6)靠近所述下基板(1)一侧的第二液晶配向层(42)、及夹设于所述第一液晶配向层(41)与第二液晶配向层(42)之间的液晶层(5);所述量子棒取向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宏权王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