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物流运输
,特别涉及了一种冷链运输车的温湿度监控及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第一果蔬生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果蔬产业重视育种、采前栽培、病虫害的防治等,却忽视了采后的运输和贮藏工作,导致果蔬在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甚至出现地区性大宗果蔬产品滞销、价格大幅下滑等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腐烂的果蔬约有8000万吨,总值近750亿人民币。果蔬腐烂损耗率居高不下,其中水果达30%,蔬菜达40%-5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损失率一般都控制到5%以下,其中美国在蔬菜加工、运输环节的损耗率最低约为1%_2%。据统计,如我国果蔬损耗降低3%-5%,全国每年可减少水果损耗200万吨、蔬菜损耗1000多万吨。可见,降低果蔬在物流中的损耗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冷链物流开始逐步兴起,主要的冷链物流对象是肉、禽和水产品类。为保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季与全国计划调运,国内主要产地与大城市兴建大型冷库,并由铁路冷藏车和水运冷藏船相连。在我国先进的全程冷藏控温运行管理系统还处在建立中,各个环节上的信息阻塞使易腐制品运输途中经常发生无谓延误,增加了易腐品腐败的风险。目前,我国果蔬运输保鲜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存在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落后,专用运输车量少,低温库、冷藏库短缺,标准化发展缓慢,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通,流通环节多、效率低,流通交易方式单一,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差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车的温湿度监控及定位系统,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对冷链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链运输车的温湿度监控及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定位模块、RFID读写器、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显示模块,还包括设置在运输车车厢内不同位置的数个温湿度监控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包括子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器和无线通信子模块,各子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子模块与前述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连接,所述各子节点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湿度信号并通过无线连接将温湿度信号传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湿度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回传给相应的子节点,从而控制温湿度调节器工作;运输车内的货物分装在包装箱内,每个包装箱的表面均贴有存储有该包装箱内货物信息的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各包装箱上RFID标签内的货物信息并传送给主控制器,所述定位模块采集运输车的位置信息并传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货物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上传给监控端,监控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生成相应的指令信息,并将该指令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指令信息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卢晓东,顾培培,蒋平,李严,程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