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包括:风速采集器、烟雾采集器和温度采集器,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分别设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油烟排放口处;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连接;云服务器,其通过物联网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及监控单元,其通过以太网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餐饮企业的油烟处理设备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来统一实现对其运行的监控,使得餐饮油烟能够正常排放,且这样不仅比日常在线监控设备节省成本,并且还可提高效率,增加油烟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从2012年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检测标准以来,空气质量进入了一个可视化的时代。现在人们几乎“谈PM2.5色变”,但殊不知PM2.5 一个重要排放源就在我们身边,即餐饮油烟。餐饮油烟废气和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被视为城市的三大“污染杀手”。2012年,国家环保部在《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中要求全国74个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 “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并要求公布监测结果。随着国家环保部在对PM2.5整治的力度与决心,容易被人忽视的城市餐饮业油烟排放的废气也在这次行动中被纳入整治。经专家研究,在烹饪过程中,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热分解或裂解,形成一种气态、液态和固态3种有机物形态的混合体,即油烟。根据形态不同,液态和固态颗粒物的混合体称为油雾,粒径在0.010?10 μ m之间;气态部分则作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在餐饮油烟中,可检测出的VOCs达300多种。餐饮油烟多属于低空排放,对PM2.5等大气颗粒物的贡献颇多,油雾排出后可直接形PM2.5,而VOCs通过在空气中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形成PM2.5。研究人员还发现,餐饮油烟排放的有机气溶胶(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是一次有机气溶胶中最重要的组分,控制这类排放源对降低大气细粒子PM1污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M1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颗粒物。它包含在PM2.5中,其质量浓度约占PM2.5的60%?80%。相对于PM2.5和PM10,PM1由于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更长,并更容易进入人体肺部深处,对气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在一些大城市中,油烟在PM2.5中的比例甚至高达13%到15%。因此,餐饮油烟排放控制刻不容缓,具体如下:在控制餐饮油烟污染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对于餐饮油烟排放都有明确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经净化处理后必须达到浓度标准,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然而实际上,我国餐饮油烟治理方面仍有诸多问题。已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部分饮食服务企业在日常的运行方面并不给力,有的不按要求定期清洗维护,有的擅自拆卸、停运设施,只有在检查的时候才会把设备打开装装样子,油烟净化设施形同虚设,在监管部门难以对餐馆的油烟设备进行监管,使得餐饮油烟的排放无法得到控制。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从而克服难以监控油烟设备是否按要求排放油烟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包括:风速采集器、烟雾采集器和温度采集器,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分别设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油烟排放口处,用于采集油烟排放口处的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云服务器,其通过物联网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传输至所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以及监控单元,其通过以太网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云服务器存储的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速采集器为风速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烟雾采集器为烟雾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采集器为温度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数据存储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监控单元为计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餐饮企业的油烟处理设备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来统一实现对其运行的监控,使得餐饮油烟能够正常排放,且这样不仅比日常在线监控设备节省成本,并且还可提高效率,增加油烟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包括:风速采集器1、烟雾采集器2、温度采集器3、控制器4、数据存储器5、云服务器6以及监控单元7 ;风速采集器1、烟雾采集器2和温度采集器3分别设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油烟排放口处,用于采集油烟排放口处的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数据,在该实施例中,风速采集器1为风速传感器,烟雾采集器2为烟雾传感器,温度采集器3为温度传感器;数据存储器5与控制器4连接,控制器4分别与风速采集器1、烟雾采集器2和温度采集器3连接,用于接收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数据,并将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数据存储于数据存储器4中;云服务器6通过物联网模块与控制器4连接,用于控制器4利用物联网将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传输至云服务器6进行存储;监控单元7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云服务器6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获取云服务器6存储的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优选地,监控单元7为计算机。使用时,餐馆的油烟净化设备运行后,风速采集器1、烟雾采集器2、温度采集器3采集油烟净化设备排出油烟的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数据,并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传送至云服务器6,监控单元7可通过云服务器6获取上述数据,根据上述所得,即可判断餐馆的油烟净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以达到监管餐馆油烟排放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通过在餐馆的油烟处理设备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来统一实现对其运行的监控,是的餐馆油烟能够正常排放,且这样不仅比日常在线监控设备节省成本,并且还可提高效率,增加油烟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率。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主权项】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速采集器、烟雾采集器和温度采集器,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分别设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油烟排放口处,用于采集油烟排放口处的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 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油烟净化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速采集器、烟雾采集器和温度采集器,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分别设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油烟排放口处,用于采集油烟排放口处的油烟风速、烟雾浓度以及油烟温度;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风速采集器、所述烟雾采集器和所述温度采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云服务器,其通过物联网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传输至所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以及监控单元,其通过以太网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云服务器存储的所述油烟风速、所述烟雾浓度以及所述油烟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鑫强,胡志超,蔡春林,张健,莫兴伟,李谷,吴东强,易新,陈宇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超科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