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750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在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退浆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然后在大豆蛋白溶液中整理一定时间,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织物表面交联成膜,赋予织物真丝的手感,同时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面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
技术介绍
棉纤维作为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纤维素资源,它的可再生性、生物可降解性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Modal是由新一代的人造纤维,纤维的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经打浆、纺丝而成,原料100%是天然的,对人体无害,能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Modal与棉纤维经:纺纱一棉和Modal纱线染色一整经一衆纱一织造一还布检修一烧毛一退衆一定型一预缩工序混纺或交织成的面料,汲取了棉和Modal各个纤维的优点,提升了棉质面料的品质,使面料能保持柔软、滑爽,不仅仅穿着舒适,而且吸收透气性强。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面料不断涌现,消费者对面料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服用性能和审美性能是该面料不被市场淘汰的必经之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采用此工艺处理的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具有真丝的手感风格,与肌肤的亲和性佳,穿着更舒适,更加爽滑,悬垂性和尺寸稳定性更好,同时与真丝织物相比,折皱回复性能有所提高,易于打理,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环保、舒适性的要求,同时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它具有以下步骤: a.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在退浆工序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采用浓度为7-8g/L高碘酸盐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氧化整理,温度控制在50-60°C,进行保温处理1.5小时左右,PH值保持在5-6之间; b.将氧化过的面料放在浓度为7-15g/L大豆蛋白溶液中进行整理一定时间,同时采用浓度为15-25g/L聚氨酯为交联剂,调节pH值为近中性; c.大豆蛋白改性后的面料于95°C低温烘干2min,然后进行焙烘在165°C的条件下焙烘3min,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面料表面交联成膜; d.在定型工序之后,预缩工序之前增加轧光工序,车速45-55米/分钟,温度为常温,轧光压力为8吨。优选的,所述高碘酸盐为高碘酸钠。优选的,它具有以下步骤: a.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在退浆工序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采用浓度为7.5g/L高碘酸钠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氧化整理,温度控制在55°C,进行保温处理1.5小时左右,PH值保持在5-6之间; b.将氧化过的面料放在浓度为10g/L大豆蛋白溶液中进行整理一定时间,同时采用浓度为20g/L聚氨酯为交联剂,调节pH值为近中性; c.大豆蛋白改性后的面料于95°C低温烘干2min,然后进行焙烘在165°C的条件下焙烘3min,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面料表面交联成膜; d.在定型工序之后,预缩工序之前增加轧光工序,车速50米/分钟,温度为常温,乳光压力为8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改性工艺,在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退浆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然后在大豆蛋白溶液中整理一定时间,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织物表面交联成膜,赋予织物真丝的手感,同时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明显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它具有以下步骤: a.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在退浆工序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采用浓度为7.5g/L高碘酸钠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氧化整理,温度控制在55°C,进行保温处理1.5小时左右,PH值保持在5-6之间; b.将氧化过的面料放在浓度为10g/L大豆蛋白溶液中进行整理一定时间,同时采用浓度为20g/L聚氨酯为交联剂,调节pH值为近中性; c.大豆蛋白改性后的面料于95°C低温烘干2min,然后进行焙烘在165°C的条件下焙烘3min,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面料表面交联成膜; d.在定型工序之后,预缩工序之前增加轧光工序,车速50米/分钟,温度为常温,乳光压力为8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改性工艺,在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退浆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然后在大豆蛋白溶液中整理一定时间,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织物表面交联成膜,赋予织物真丝的手感,同时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明显提高。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改性工艺生产制造得到的面料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同类产品强力保留率一般在70%,改性后的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强力保留率大于80% ; 2.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蛋白改性后,面料更加滑爽,悬垂性和尺寸稳定性更好。经改性后的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能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1.强力保留率>80% 2.平整度>3.0级3.悬垂系数在25%左右4.抗弯刚度:经向1.2665cm纬向1.5330cm。【主权项】1.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步骤: 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在退浆工序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采用浓度为.7-8g/L高碘酸盐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氧化整理,温度控制在50-60°C,进行保温处理1.5小时左右,PH值保持在5-6之间; 将氧化过的面料放在浓度为7-15g/L大豆蛋白溶液中进行整理一定时间,同时采用浓度为15-25g/L聚氨酯为交联剂,调节pH值为近中性; 大豆蛋白改性后的面料于95°C低温烘干2min,然后进行焙烘在165°C的条件下焙烘.3min,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面料表面交联成膜; 在定型工序之后,预缩工序之前增加轧光工序,车速45-55米/分钟,温度为常温,乳光压力为8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碘酸盐为高碘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步骤: 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在退浆工序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采用浓度为.7.5g/L高碘酸钠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氧化整理,温度控制在55°C,进行保温处理1.5小时左右,PH值保持在5-6之间; 将氧化过的面料放在浓度为10g/L大豆蛋白溶液中进行整理一定时间,同时采用浓度为20g/L聚氨酯为交联剂,调节pH值为近中性; 大豆蛋白改性后的面料于95°C低温烘干2min,然后进行焙烘在165°C的条件下焙烘.3min,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面料表面交联成膜; 在定型工序之后,预缩工序之前增加轧光工序,车速50米/分钟,温度为常温,轧光压力为8吨。【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在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退浆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然后在大豆蛋白溶液中整理一定时间,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织物表面交联成膜,赋予织物真丝的手感,同时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明显提高。【IPC分类】D06M11/30, D06M15/564, D06M15/15, D06M101/06【公开号】CN105297432【申请号】CN201410350568【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的大豆蛋白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步骤: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在退浆工序后,先进行氧化,形成二醛基纤维素;采用浓度为7‑8g/L高碘酸盐对棉和Modal混纺色织面料进行氧化整理,温度控制在50‑60℃,进行保温处理1.5小时左右,PH值保持在5‑6之间;将氧化过的面料放在浓度为7‑15g/L大豆蛋白溶液中进行整理一定时间,同时采用浓度为15‑25g/L聚氨酯为交联剂,调节pH值为近中性;大豆蛋白改性后的面料于95℃低温烘干2min,然后进行焙烘在165℃的条件下焙烘3min,使得大豆蛋白分子在面料表面交联成膜;在定型工序之后,预缩工序之前增加轧光工序,车速45‑55米/分钟 ,温度为常温,轧光压力为8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薇许道礼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