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修复层及修复轧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352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轧辊修复层及修复轧辊的方法,轧辊修复层,从基体表面往外依次热喷涂为金属层、金属-陶瓷复合层和陶瓷层;修复轧辊的方法,包括对基体进行清洗、除油、除锈和表面粗化的步骤,在基体表面采用热喷涂方法逐层涂制金属层、金属-陶瓷复合层、陶瓷层的步骤和对修复层进行磨削加工至轧辊精度的步骤。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修复层对轧辊进行修复,具有综合成本较低、制备简单、效果显著、适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堆焊工艺,显著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同时该技术还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制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辊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轧辊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其中轧材占85%-90%左右。轧辊是使(轧材)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通常使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轧辊是轧机必不可少的配件,也是影响轧钢生产成本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轧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轧辊的消耗量和生产成本。随着轧辊投入使用的时间推移,磨损在所难免,磨损改变了工作辊的初始辊形,恶化了辊面质量,给产品的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轧辊的工作环境分析:冷轧辊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轧制应力,加上轧件的焊缝、夹杂、边裂等问题,容易导致瞬间高温,使冷轧辊受到强烈热冲击造成划伤、裂纹、粘辊、剥落甚至轧辊断裂等;热轧辊由于处在一个较高的轧制温度,且工作时存在较大的挤压冲击力,冷热交替产生热疲劳裂纹等,主要的失效形式有热龟裂和剥落、辊身表面磨损、轧辊断裂、过回火和蠕变、缠辊,失效面几乎覆盖整个工作层面。冷、热轧辊最普遍的失效形式都是辊面剥落和磨损,其中磨损比例更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辊修复层,其特征在于,将特定的材料逐层热喷涂到轧辊基体表面制备而成,从基体表面往外依次热喷涂金属层、金属‑陶瓷复合层和陶瓷层;金属层:由金属材料热喷涂到基体表面而成,该金属材料为NiCr、NiCrBSi、NiAl、NiCrAl、316L、NiCrBSiFe、NiCrBSiMoFe中的任意一种;陶瓷层:由陶瓷材料热喷涂到金属‑陶瓷复合层表面而成,该陶瓷材料为Cr3C2、WC、Cr2O3、Al2O3、ZrO2、TiO2中的任意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层:由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物热喷涂到金属层表面而成,该混合物是由使用的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按照预设比例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修复层,其特征在于,将特定的材料逐层热喷涂到轧辊基体表面制备而成,从基体表面往外依次热喷涂金属层、金属-陶瓷复合层和陶瓷层;
金属层:由金属材料热喷涂到基体表面而成,该金属材料为NiCr、NiCrBSi、NiAl、NiCrAl、316L、NiCrBSiFe、NiCrBSiMoFe中的任意一种;
陶瓷层:由陶瓷材料热喷涂到金属-陶瓷复合层表面而成,该陶瓷材料为Cr3C2、WC、Cr2O3、Al2O3、ZrO2、TiO2中的任意一种;
金属-陶瓷复合层:由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物热喷涂到金属层表面而成,该混合物是由使用的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按照预设比例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的质量比为10~30: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00μm~300μm,金属-陶瓷复合层的厚度为1000μm~3000μm,陶瓷层的厚度为200μm~400μm。
4.一种利用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轧辊修复层修复轧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基体进行清洗、除油、除锈和表面粗化;
步骤2):在经步骤1)处理的基体表面采用热喷涂方法制备金属层;
步骤3):在步骤2)得到的金属层表面采用热喷涂方法制备金属-陶瓷复合层;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金属-陶瓷复合层表面采用热喷涂方法制备陶瓷层;
步骤5):对修复层进行磨削加工至轧辊精度;
步骤1)与步骤2)之间、步骤2)与步骤3)之间以及步骤3)与步骤4)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超过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轧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喷涂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辉李华黄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斯普瑞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