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025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包括混合罐、支撑在混合罐底部四周的固定架体、从混合罐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的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固定在步进电机转动轴上的凸轮位于凸轮上方的平底移动从动杆;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从混合罐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引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气体摇匀混合装置,将电机的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可将混合罐内的气体上下混合,避免气体因密度差别上下分层,其能对两种气体进行有效混合,混合时间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气体配制完成后,由于混合气体的组分差异,钢瓶内的混合气体不借助外力仅靠自由扩散作用很难达到均匀状态,容易造成钢瓶内不同位置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同,在使用中产生误差。为此,需要开发气体混合摇匀装置以保证气体混合均匀;在现有技术中有一些气体混合摇匀装置,但是其混合效果不佳,混合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本技术更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包括混合罐、支撑在混合罐底部四周的固定架体、从混合罐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的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固定在步进电机转动轴上的凸轮位于凸轮上方的平底移动从动杆;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从混合罐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引流块。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气体摇匀混合装置,将电机的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可将混合罐内的气体上下混合,避免气体因密度差别上下分层,其能对两种气体进行有效混合,混合时间短,效率高。作为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引流块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所述引流块为圆锥形。作为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平底移动从动杆在上移和下将中的混合效果相当,若干个所述引流块分别开口朝下和开口插上的间隔分布。作为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改善本装置的混合效果,提尚混合效率,所述引流块上均勾分布有引流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例,所述混合罐的罐底在与平底移动从动杆的周圈设定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为了对两种气体在进入的时候进行初步的对流混合,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置有两根相对的进气管,每个进气管的端部为喇叭状。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采用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有效地对气体进行混合,结构简单省力,混合时间短,效率尚ο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引流块地结构示意图。图中:10、混合罐;20、固定架体;30、步进电机;40、凸轮;50、平底移动从动杆;60、引流块;61、引流孔;11、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摇匀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10、支撑在混合罐10底部四周的固定架体20、从混合罐10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的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步进电机30、固定在步进电机30转动轴上的凸轮40位于凸轮40上方的平底移动从动杆50 ;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50从混合罐10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50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引流块60。所述引流块60为圆锥形。6个所述引流块60分别开口朝下和开口插上的间隔分布。所述引流块60上均匀分布有引流孔61。所述混合罐10的罐底在与平底移动从动杆50的周圈设定有密封圈。所述混合罐10的顶部设置有两根相对的进气管11,每个进气管11的端部为喇叭状。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0)、支撑在混合罐(10)底部四周的固定架体(20)、从混合罐(10)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的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步进电机(30)、固定在步进电机(30)转动轴上的凸轮(40)位于凸轮(40)上方的平底移动从动杆(50);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50)从混合罐(10)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50)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引流块(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块¢0)为圆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引流块(60)分别开口朝下和开口插上的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块(60)上均匀分布有引流孔(6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0)的罐底在与平底移动从动杆(50)的周圈设定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0)的顶部设置有两根相对的进气管(11),每个进气管(11)的端部为喇叭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包括混合罐、支撑在混合罐底部四周的固定架体、从混合罐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的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固定在步进电机转动轴上的凸轮位于凸轮上方的平底移动从动杆;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从混合罐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引流块。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气体摇匀混合装置,将电机的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可将混合罐内的气体上下混合,避免气体因密度差别上下分层,其能对两种气体进行有效混合,混合时间短,效率高。【IPC分类】B01F13/00, B01F3/02【公开号】CN204996381【申请号】CN201520624619【专利技术人】宋亮 【申请人】天津市华赛尔气体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混合摇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0)、支撑在混合罐(10)底部四周的固定架体(20)、从混合罐(10)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的摇匀装置、所述摇匀装置包括步进电机(30)、固定在步进电机(30)转动轴上的凸轮(40)位于凸轮(40)上方的平底移动从动杆(50);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50)从混合罐(10)的底部深入到罐体内;所述平底移动从动杆(50)上垂直固定有若干个引流块(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赛尔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