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8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属于液氮储存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氮气排放造成浪费的问题,包括液氮储罐本体,液氮储罐本体包括内罐、外罐、真空保温腔、颈管、压力表、氮气导出机构;内罐与外罐之间设置真空保温腔,真空保温腔中设置绝热材料;储罐本体顶部左侧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与内罐连通;内罐顶部连通有颈管;储罐本体顶部右侧设置有氮气导出机构,氮气导出机构一端与内罐连通,另一端安装有不锈钢管;不锈钢管连通有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循环水池连接,第二分支与第二氮气储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氮气储罐使用安全性,避免了将氮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资源浪费,且可以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被冻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氮储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
技术介绍
空分生产制造都会有剩余的液氮,生产现场都会配备相应的液氮储存罐来存放,以便应急时使用,温度达到-196℃。但是,现有的氮气存储罐结构简单,液氮通过注氮口注入到存储罐内后进行保存,现有的氮气存储罐中氮气气化后导致压力较高,使用安全性能不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储存时产生的气态氮要放空部分,以达到液氮储存罐压力稳定而不影响生产工况。然而,将氮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人员接触到时容易被冻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缺点,为了提高氮气储罐使用安全性,避免将氮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资源浪费,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被冻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包括液氮储罐本体,所述液氮储罐本体包括内罐、外罐、真空保温腔、颈管、压力表、氮气导出机构;所述内罐与所述外罐之间设置真空保温腔,真空保温腔中设置绝热材料;所述储罐本体顶部左侧设置有所述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内罐连通;所述内罐顶部连通有颈管;所述储罐本体顶部右侧设置有氮气导出机构,所述氮气导出机构一端与内罐连通,另一端安装有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连通有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循环水池连接,第二分支与第二氮气储罐连接;所述第二氮气储罐设置有螺旋冷凝管,且所述螺旋冷凝管位于内罐上部近第二储罐颈管处。所述储罐本体与第二氮气储罐为双层保温结构,内罐与外罐的夹层中为真空,内罐与外罐的夹层壁上均涂有绝热材料。所述储罐本体左侧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氮口,所述存储罐本体右侧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氮口,所述进氮口与所述排氮口都与所述内罐连通,且进氮口与排氮口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与阀门。所述氮气导出机构包括不锈钢导气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气管上的阀门。所述第二氮气储罐顶部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方设有气体流量调节阀门;所述第二氮气储罐右侧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螺旋冷凝管两端与内罐固定连接且延伸至外罐外侧,螺旋管两端分别为制冷液进口和制冷液出口。所述循环水池设有气体流量调节阀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该液氮储罐可有效检测存储罐内液氮气化后形成的压力,通过阀门将气体排出,提高了存储罐的使用安全性,且该存储罐具有隔热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存储罐的安全性能。(2)将氮气排放到循环水池中,增加循环水中氮含量,减少氧含量,起到防止细菌、藻类滋生,降低水温,利于设备低温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且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3)过剩的氮气通过螺旋冷凝管使得氮气液化,储存在备用液氮储罐中,节省氮气资源。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液氮储罐本体;2-内罐;3-外罐;4-真空保温腔;5-颈管;6-压力表;7-氮气导出机构;8-绝热材料;9-不锈钢管;10-循环水池;11-第二氮气储罐;12-螺旋冷凝管;13-进氮口;14-排氮口;15-阀门;16-阀门;17-阀门;18-进气口;19-第二储罐颈管;20-排液口;21-制冷液进口;22-制冷液出口;24-气体流量调节阀;25-第二储罐内罐;26-第二储罐外罐;28-气体流量调节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包括液氮储罐本体1,所述液氮储罐本体1包括内罐2、外罐3、真空保温腔4、颈管5、压力表6、氮气导出机构7;所述内罐2与所述外罐3之间设置真空保温腔4,真空保温腔4中设置绝热材料8;所述储罐本体1顶部左侧设置有所述压力表6,所述压力表6与内罐2连通;所述内罐顶部连通有颈管8;所述储罐本体顶部右侧设置有氮气导出机构7,所述氮气导出机构7一端与内罐2连通,另一端安装有不锈钢管9;所述不锈钢管连通有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循环水池10连接,第二分支与第二氮气储罐11连接;所述第二氮气储罐11设置有螺旋冷凝管12,且所述螺旋冷凝管12位于内罐2上部近第二储罐颈管19处。所述储罐本体1与第二氮气储罐11为双层保温结构,内罐2与外罐3的夹层中为真空,内罐与外罐的夹层壁上均涂有绝热材料8。所述储罐本体1左侧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氮口13,所述存储罐本体1右侧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氮口14,所述进氮口13与所述排氮口14都与所述内罐2连通,且进氮口13与排氮口14上分别设置有阀门15与阀门16。所述氮气导出机构7包括不锈钢导气管9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气管9上的阀门17。所述第二氮气储罐11顶部设置进气口18;所述进气口18上方设有气体流量调节阀门24;所述第二氮气储罐11右侧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液口20;所述排液口上设置有阀门27;所述螺旋冷凝管12两端与第二储罐内罐25固定连接且延伸至第二储罐外罐26外侧,螺旋管两端分别为制冷液进口21和制冷液出口22。所述循环水池10设有气体流量调节阀门28。使用时,当液氮长时间保存以后,液氮一部分气化形成氮气,当内罐2中的氮气较多时,内罐2的压力增大,压力表显示内罐的压力。打开氮气导出机构7上的阀门17,同时打开阀门28,低温氮气通过不锈钢导气管9进入到循环水池10中。若循环水池10氮气量充足,则关闭阀门28,同时打开阀门24,低温氮气进入第二氮气储罐11中。制冷液从制冷液进口21注入,制冷液进入螺旋管12内以后将氮气冷凝液化形成液氮,储存在第二氮气储罐11中。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包括液氮储罐本体(1),所述液氮储罐本体(1)包括内罐(2)、外罐(3)、真空保温腔(4)、颈管(5)、压力表(6)、氮气导出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2)与所述外罐(3)之间设置真空保温腔(4),真空保温腔(4)中设置绝热材料(8);所述储罐本体(1)顶部左侧设置有所述压力表(6),所述压力表(6)与内罐(2)连通;所述内罐顶部连通有颈管(8);所述储罐本体顶部右侧设置有氮气导出机构(7),所述氮气导出机构(7)一端与内罐(2)连通,另一端安装有不锈钢管(9);所述不锈钢管连通有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循环水池(10)连接,第二分支与第二氮气储罐(11)连接;所述第二氮气储罐(11)设置有螺旋冷凝管(12),且所述螺旋冷凝管(12)位于内罐(2)上部近第二储罐颈管(19)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包括液氮储罐本体(1),所述液氮储罐本体(1)包括内罐(2)、外罐(3)、真空保温腔(4)、颈管(5)、压力表(6)、氮气导出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2)与所述外罐(3)之间设置真空保温腔(4),真空保温腔(4)中设置绝热材料(8);所述储罐本体(1)顶部左侧设置有所述压力表(6),所述压力表(6)与内罐(2)连通;所述内罐顶部连通有颈管(8);所述储罐本体顶部右侧设置有氮气导出机构(7),所述氮气导出机构(7)一端与内罐(2)连通,另一端安装有不锈钢管(9);所述不锈钢管连通有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循环水池(10)连接,第二分支与第二氮气储罐(11)连接;所述第二氮气储罐(11)设置有螺旋冷凝管(12),且所述螺旋冷凝管(12)位于内罐(2)上部近第二储罐颈管(19)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低温液氮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本体(1)与第二氮气储罐(11)为双层保温结构,内罐(2)与外罐(3)的夹层中为真空,内罐与外罐的夹层壁上均涂有绝热材料(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宋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赛尔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