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夹套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型水夹套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炉生产中主要有三大余热资源,分别是红焦显热,焦炉荒煤气显热和焦炉烟气余热,其中荒煤气余热占到了焦炉余热资源的30%以上,但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外焦炉都是将碳化室干馏产生的高温荒煤气通过上升管,桥管将其导入集气管,并在荒煤气进入集气管前喷洒氨水,将荒煤气温度降到80°C以下,再通过管道送入化产回收系统,温度升高的氨水靠自然冷却和换热进行降温,大量清洁而高效的热能未得到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从焦炉碳化室出来进入上升管的荒煤气约700 - 800°C之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企业采用上升管汽化冷却装置回收热量,该装置由外筒和内筒组成水夹套,并相应设有进水口,出汽口和排污口,在水夹套与荒煤气换热的内壁衬耐火砖。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0910230821.3,名称为新型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其由串联而成的多段利用装置组成,每段余热利用装置由外筒和内筒组成环形空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型水夹套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包括一上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换热器进一步包括上升管内筒、上升管外筒、异型水夹套和水夹套隔板,其中,所述上升管内筒内侧呈中空状,用于荒煤气的流通;所述上升管外筒套设在所述上升管内筒的外侧;所述异型水夹套环绕设置于所述上升管内筒与上升管外筒之间,通过所述水夹套隔板分隔成若干组垂直通道水夹套,每组所述垂直通道水夹套呈N型布置;若干组所述垂直通道水夹套首尾相连,其内部容置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每组所述垂直通道水夹套中上下来回形成N个行程,并通过所述上升管内筒与所述上升管内筒内部的荒煤气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先常,程乐意,刘咏梅,张嘉陵,陈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