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该装置主要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1)、偏振分光棱镜b(16)、四分之一波片a(9)、四分之一波片b(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5)、二分之一波片b(8)、二分之一波片c(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实现信号光与本振光相干混频。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属于光通信
技术介绍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具有灵敏度高,通信容量大,可采用多种调制方式应用更加灵活。相干激光通信作为一种星际间高速率信息极具潜力的技术手段,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光混频器作为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地位更显其重要。混频器目前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中,并且技术相对成熟。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中的空间光混频器由于其特殊性,不同于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中的光混频器,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国内没有成型产品。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利用晶体双折射现象实现信号光与本振光的相干混频。与一种90度相移光混频器(CN201320783503)相比,分光原理及结构形式不同。与一种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用光混频器(CN201110022398)相比,分光原理及结构形式不同。本专利技术利用晶体消光比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空间相干接收系统的信噪比。并且结构简单,利于轻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该装置能够将信号光与本振光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⑴、偏振分光棱镜b (16)、四分之一波片a (9)、四分之一波片b (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 (5)、二分之一波片b (8)、二分之一波片c (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上述的第一晶体(7)和第二晶体(12)为两块材料相同的单轴晶体,且两块晶体的主平面安放位置在同一平面内。上述的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b(10)左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与四分之一波片b (10)左端面之间留有空气间隙。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积极效果是:1、实现了信号光与本振光相干混频。2、光路结构紧凑利于体积小型化设计。 3、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为系统提供可靠的空间光混频器件。【附图说明】附图为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偏振分光棱镜a ;2-等腰直角棱镜a ;3_输出的相干光;4-输出的相干光;5_ 二分之一波片a ;6-信号光;7_第一晶体;8_ 二分之一波片b ;9-四分之一波片a ;10-四分之一波片b ;11_ 二分之一波片c ;12-第二晶体;13_四分之一波片c ;14- 二分之一波片d ; 15-输出的相干光;16-偏振分光棱镜b ; 17-输出的相干光;18_等腰直角棱镜b ;19-本振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 (1)、偏振分光棱镜b (16)、四分之一波片a (9)、四分之一波片b (10)、四分之一波片c (13)、二分之一波片a (5)、二分之一波片b (8)、二分之一波片c (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经过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后,由(3)、(4)、(15)和(17)四个端口输出。第一晶体(7)左端面中间位置与二分之一波片a (5)右端面粘接在一起,二分之一波片a (5)左端面粘接到偏振分光棱镜a (1)右端面,偏振分光棱镜a (1)左端面粘接到等腰直角棱镜a(2)右端直角面。第一晶体(7)右端面与二分之一波片b (8)左端面、四分之一波片a(9)左端面和二分之一波片c (11)左端面粘接在一起。二分之一波片b(8)右端面、四分之一波片b(10)右端面和二分之一波片c (11)右端面与第二晶体(12)左端面粘接到一起。四分之一波片a (9)右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b (10)左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与四分之一波片b (10)左端面之间留有空气间隙。第二晶体(12)右端面后边三分之一处位置与四分之一波片c (13)左端面粘接到一起。第二晶体(12)右端面中间位置与二分之一波片d(14)左端面粘接到一起。二分之一波片d(14)右端面粘接到偏振分光棱镜b (16)左端面,偏振分光棱镜b (16)右端面粘接到等腰直角棱镜b (18)左端直角面。【主权项】1.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l)、偏振分光棱镜b (16)、四分之一波片a (9)、四分之一波片b (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5)、二分之一波片b(8)、二分之一波片c(ll)、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晶体(7)和第二晶体(12)为两块材料相同的单轴晶体,且两块晶体的主平面安放位置在同一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镀有反射膜和四分之一波片b (10)左端面镀有反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光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该装置主要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1)、偏振分光棱镜b(16)、四分之一波片a(9)、四分之一波片b(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5)、二分之一波片b(8)、二分之一波片c(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本技术主要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IPC分类】G02B27/28【公开号】CN205003378【申请号】CN201520673716【专利技术人】郑阳, 郑建平 【申请人】长春理工大学【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申请日】2015年9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1)、偏振分光棱镜b(16)、四分之一波片a(9)、四分之一波片b(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5)、二分之一波片b(8)、二分之一波片c(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阳,郑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