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背光模组曲面超薄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曲面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曲面液晶面板提供显示光源,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PCB板上,所述PCB板设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导光板匀光,所述PCB板、导光板以及曲面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曲度。采用上和/或下侧入光,能够解决由于曲面弯度弧度造成的入光误差对显示器亮度均匀度较差的问题,使客户使用视觉色彩更感艳丽,色彩更加平衡;其中,若从上侧入光或下侧入光可以大大减少灯珠的数量,降低背光模组功率,从而实现一级能效与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全新背光模组曲面超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众多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液晶显示器因其具有高空间利用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和低电磁干扰等优点,而成为市场的主流。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具备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必须将背光模组配置于液晶面板侧部,以提供光源给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借此光源显示影像。近年来,市场上陆续推出了曲面的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朝用户方向呈包围的弧形设计,能提供宽阔的全景影像效果,不论是在屏幕中央还是边缘,都能带来相同的视觉享受。并且曲面的屏幕能使用户的观赏距离拉长,达到更好的观赏体验。现有的曲面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不同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光线经扩散板均匀化后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设于液晶面板侧部,光线从导光板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其中,直下式的背光模组光线利用率高,但是占用空间大。侧入式的背光模组可分为左右双侧入光和单侧入光,其优点是占用空间小,但光线利用率不高。如果采取左右双侧入光形式,便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两串灯条,相同亮度下却增加了产品功率,使显示器很难达到能效一级,或者节能一级的要求。如果采取单侧入光模组,又很难使背光模组亮度一致性达到要求。再者,上述两种入光方式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由于曲面弯曲弧度误差所造成的产品良品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减少由于曲面弯曲弧度造成的入光误差的全新背光模组曲面超薄液晶显示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新背光模组曲面超薄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曲面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曲面液晶面板提供显示光源,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PCB板上,所述PCB板设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导光板匀光,所述PCB板、导光板以及曲面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曲度。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下部设有一对凸起件,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凸起件卡紧于所述背板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背板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PCB板的凸板。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设有用于覆盖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前框,所述前框安装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曲面液晶面板四周的缘边。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光板,所述反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之后,所述反光板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曲度。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上,所述偏光片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曲度。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前框之间,所述滤光片与所述曲面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曲度。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光源是贴片LED灯组。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背板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前框由刚性材料制作而成。对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和/或下侧入光,能够解决由于曲面弯度弧度造成的入光误差对显示器亮度均匀度较差的问题,使客户使用视觉色彩更感艳丽,色彩更加平衡;其中,若从上侧入光或下侧入光可以大大减少灯珠的数量,降低背光模组功率,从而实现一级能效与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背板、PCB板和光源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背板、PCB板、光源和导光板的组合立体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揭示的是一种全新背光模组曲面超薄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10、曲面液晶面板20、背板30和前框40。其中,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曲面液晶面板20提供显示光源。所述背板30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比如不锈钢。所述前框40由刚性材料制作而成,如金属材料,用于覆盖所述曲面液晶面板20,所述前框40安装于所述背光模组10和所述曲面液晶面板20四周的缘边。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光源11和导光板13。所述光源11设于PCB板12上,所述PCB板12设于所述导光板13的底部,但不限于设于底部,还可以设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新背光模组曲面超薄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曲面液晶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曲面液晶面板提供显示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PCB板上,所述PCB板设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导光板匀光,所述PCB板、导光板以及曲面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曲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军,严国华,赵学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