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867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观察装置,主要用于气力管道输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由盖体(1)、筒体(2)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2)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孔,在筒体(2)的一个侧面上还有一个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长孔,盖体(1)上有一个可以装入上述长孔的凸台,该凸台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弧面,盖体(1)与筒体(2)通过装配联接,形成一个内部为圆柱的筒体,既可以使输送容器在管道内通过,又可以观察输送容器的运行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出现卡堵等意外事故后,分段打开观察装置,可快速便捷的找到故障点,有利于系统的维护维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观察装置应用于气力容器式管道输送系统。 背录技术在气力容器式管道输送系统中,通常使用的大管道都埋地铺设,由于输送 线路长,环境复杂,易发生容器卡堵现象,因其隐蔽性强,给设备故障的排除 和检修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观察装置,解决了容器在输送管道中运行 时,出现卡堵等意外事故后,査找故障点困难、维修不便的问题。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所述观察装置包括盖体、筒体,在筒体上有 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孔,在一个侧面上还有一个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长孔,盖 体上有一个可以装入长孔的凸台,该凸台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弧面,通过 装配联接,形成一个内部为圆柱的筒体,既可以使输送容器在管道内通过,又 可以观察输送容器的运行状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出现卡堵等意外事故后,分段打开观察装 置,可快速便捷的找到故障点,有利于系统的维护维修。附图说明附图1是观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2、筒体 具体实據方式 本技术观察装置由盖体(1)、筒体(2)组成,在筒体(2)上有一个 沿纵向贯通的圆孔,在筒体(2)的一个侧面上还有一个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长 孔,盖体(1)上有一个可以装入上述长孔的凸台,该凸台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 的圆弧面,盖体(1)与筒体(2)通过装配联接,形成一个内部为圆柱的筒体, 既可以使输送容器在管道内通过,又可以观察输送容器的运行状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出现卡堵等意外事故后,分段打开观察装 置,可快速便捷的找到故障点,有利于系统的维护维修。权利要求1、一种观察装置,其特征是在筒体(2)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孔,在筒体(2)的一个侧面上还有一个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长孔,盖体(1)上有一个可以装入上述长孔的凸台,该凸台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弧面,盖体(1)与筒体(2)装配联接,形成一个内部为圆柱的筒体。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观察装置,其特征是盖体(1)与筒体(2)可以采用裸栓联接方式,也可以采用铰接联接方式。专利摘要一种观察装置,主要用于气力管道输送
,所述装置由盖体(1)、筒体(2)组成,其特征是在筒体(2)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孔,在筒体(2)的一个侧面上还有一个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长孔,盖体(1)上有一个可以装入上述长孔的凸台,该凸台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弧面,盖体(1)与筒体(2)通过装配联接,形成一个内部为圆柱的筒体,既可以使输送容器在管道内通过,又可以观察输送容器的运行状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出现卡堵等意外事故后,分段打开观察装置,可快速便捷的找到故障点,有利于系统的维护维修。文档编号B65G51/00GK201002889SQ200620149698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利 刘, 刘振东, 新 张, 张建寿, 鹏 王, 苏伟慧, 胜 赵 申请人:银川东方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察装置,其特征是:在筒体(2)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孔,在筒体(2)的一个侧面上还有一个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长孔,盖体(1)上有一个可以装入上述长孔的凸台,该凸台上有一个沿纵向贯通的圆弧面,盖体(1)与筒体(2)装配联接,形成一个内部为圆柱的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慧刘利赵胜张新王鹏张建寿刘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东方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