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的转载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92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送料机或滑槽S卸下之矿石等搬送物转载于皮带输送机时,用缓冲装置2来缓冲其落下的冲击。在皮带B之滑动支持板3上面沿皮带搬送方向形成有多个沟部,以减少与皮带面之接触面积和降低摩擦热,并使沟部发生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气流来冷却。滑槽与转载装置之间隙用摩擦阻力小之裙板依其自重自动降下的方式封锁,以防止搬送物漏出外面。在皮带回程侧,用八字形滚轮组来矫正皮带弯曲度,以防止皮带之蛇行,以期延长皮带之寿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它配置在将矿石及采石等散装输送物料由送料机或滑槽转移至皮带输送机的进料负荷位置上。即为有关改良该转载装置,以谋求延长其输送皮带之使用寿命。矿石、块煤与碎石等物料经由送料机及滑槽输送至皮带输送机进料部荷载时,因输送物料之形状与粒度之不同,容易使皮带损伤,因此,为保持皮带寿命,目前上述送料机及滑槽均有设法尽量缓和输送物料之落下动能的设施。例如如附图说明图11所示,在滑槽S之内部加设梯板或料箱L以减小与皮带表面间的直接落差距离,又不使输送物料在前进托轮C等的转动体与皮带B之间被咬住。如图12所示,将滑槽S改造予以缩窄,并予装设防止被咬住用的刮板S、C等等机构。至于,图中R为回程滚轮。可是,因为相当于转载部的皮带荷载面系由隔有一定间隔的前进托轮来支持的缘故,皮带很容易被落到皮带上之输送物料反弹,或被咬住,或被冲突等情况而被损伤。为此,如图13所示目前尚有在托轮C之外面有橡皮衬圈的耐冲击性滚轮(Roller),并在该滚轮下部加装橡皮垫板RL,及将托轮台T装设卷绕弹簧或气垫SP等等来支持的缓冲支持装置等提案。惟上述设施均不能缓和在托轮C-C间所落下之冲击,并且,该项冲击吸收结构存在规模很大等等的诸多难题。因此,已有人提出如图14所示之支持结构(日本实开昭60-137711)。其中,与皮带输送机B之接触面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滑板P,并借助中间使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制成之弹性体R固定于支架上,期使皮带输送机B有很好的滑动面来支持,同时并利用弹性体来缓和并吸收冲击。可是,无论使用表面光滑性如何出色的材料来作成与皮带接触的支持面也因其摩擦面比过去之滚轮支持面为大,并且,其材料自身系为高分子材料等等的原因,基于被摩擦所起的发热作用导致磨损厉害,即该制品存在有不耐久使用的难题。而且,与皮带输送机的滑动面形成圆弧状时,可减少矿石等输送物料由皮带上面反弹飞出皮带外面,但是,表面光滑的衬板,因为其材质的硬度很高之故,如需保持某一程度之厚度时,很难予加工弯曲形成为圆弧形,因此,如图14所示势将需要分割皮带之承受面,以致其相接处J之附近,特别是皮带弯曲部之损伤会很厉害,加之,皮带蛇行时将进入相接处J,以致会发生皮带损伤及装置被破损等诸原因引起之难题。又,无论如何使用弹性体来缓和吸收冲击,因为其缓和程度有限,且所落下之搬送物料粉尘会在滑槽与皮带宽度方向之两端间的间隙喷出外侧,以致造成周边环境之恶化,因此,上述间隙需要予以封闭,惟使用橡胶材料等之裙板封锁时,会磨耗并在其间隙上咬住矿石等,即,无法避免皮带之切损及局部磨耗等诸情况之发生。再者,因为转载部之皮带受输送物料落下位置会时时有异的影响,荷重不能在皮带负载面上均匀负担,以致容易发生皮带蛇行搬运,而发生皮带的偏面磨耗。为防止该皮带蛇行,目前尚有将皮带输送机装成环形形状并用张紧滚轮来解除皮带输送机之构弛情况,惟仅靠该张紧滚轮来调节皮带拉力以防止皮带输送机之蛇行尚有困难的特殊环境目前仍为存在。因此,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有三大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为解除输送物料落下造成的皮带损伤;提高皮带输送机之耐久性;构成为不设滚轮方式的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俾以提高皮带及与其滑动的表面光滑板的耐久性等等。本专利技术之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裙板结构,在上述转载装置当中,在防止在滑槽与皮带间之间隙喷出的粉尘时,不致损伤皮带。至于本专利技术之第三目的为提供一种在上述转载装置当中之可防止皮带输送机蛇行的回程滚轮装置。本专利技术因为不设托轮的关系,在表面光滑面实现面接触的滑动支持板之表面上,设有沿搬送方向延伸之沟部并在皮带宽度方向上排列。这时1)可减少与皮带内面之接触面积,故可减少摩擦热之发生;2)同时,随皮带之滑动,上述沟部会形成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的气流以冷却滑动支持板,故可进一步提高支持板之使用寿命;3)借助沟部,可将滑动支持板形成为沿皮带宽度方向之圆弧状弯曲,并以无接缝的方式支持皮带内面,故可提高皮带之使用寿命。以上三项为本案之着眼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由支持架和设置于该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落到输送皮带上之搬送物之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可滑动地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所构成,并将其配置在相当于送料机或滑槽卸料转载部的皮带输送机进料负荷位置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支持板之滑动面上设有多个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并在皮带之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沟部,借助该沟部来减少滑动支持板与皮带内面间之接触面积;并且,可在沟部产生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空气流。至于上述之支持架沿皮带宽度方向呈圆弧形,并向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装设方式有好处,即,将该沿皮带宽度呈圆弧形之部件作为沿皮带搬送方向相隔有一定间隔结合的壳体时,就可安装在原已设有之托轮支柱上。而且,将上述缓冲装置予以构成为具有可缓和承受落到皮带输送机上之搬送物料落下冲击的机能为好。即,在支持架上面随其圆弧形,使用能沿皮带宽度方向弯曲安装之橡皮板来构成较有好处。此时,上述相隔一定间隔所配设的部件之间,由于被连续的冲击,橡皮板会有发生疲劳而垂下的倾向,故最好在构成上述壳体而在隔有一定间隔所配设之部材上面加予布设网状部材,以防止橡皮板垂直,并防止缓冲机能之劣化。上述滑动支持板系采用耐热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板,例如特氟隆树脂,超高分子聚乙烯树脂(商品名Newlight),特别耐热性尼龙树脂(商品名MC尼龙;日本ポリペンコ株式会社制)比较好。上列树脂在有一定的厚度时,因有刚性难予加工成为有一定曲率的弯曲面。可是,在上述树脂板之表面予以成形加工,或切削加工以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沟口时,可很容易使该支持板从沟部沿宽度方向弯曲,如此,也可很容易的配设在上述构成为缓冲装置之橡皮板弯曲面上。经加工有沟之树脂板可直接用来作为滑动支持板。惟,如图10所示,可在该沟部装设固定不能从本体30之沟部31之上方脱离,但可向皮带搬送方向拔出和插入之表面光滑之棒状部材35,由该棒状部材之向上方凸出面来构成与皮带内面滑动的滑动支持面,即,该滑动支持面磨耗时,尚可换新棒状部材为本案之好处。再者,后者之情况可将仅构成为滑动面的棒状部材采用如上列之耐热性出色的合成树脂材料来制造,故可减低制品之制造成本。再者,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系由支持架与设在该支持架上缓和承受落到输送皮带上之搬运物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可滑动地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构件所组成,并配设在相当于送料机或滑槽卸料转载部的皮带输送机进料负荷位置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滑槽等之下部与在上述滑动支持板上滑动之输送机皮带上部之间形成的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间隔,装设有一对在其皮带宽度之两侧上闭锁的裙板。该裙板也采用表面光滑的材料来制造,并在皮带搬送方向之上游端以能上、下活动的方式支持,依其自重来向上述皮带表面滑动。在本专利技术中,制造裙板所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可采用与上述制造滑动支持板同样的合成树脂板,例如超高分子聚乙烯树脂(商品名Newlight),特氟隆树脂,而特别使用耐热性尼龙树脂(商品名MC尼龙;日本ポリペンコ株式会社制)板较为良好。该项裙板系在皮带搬送方向之上游端支持住,并为可上下活动的机构而依其自重来保持向上述皮带表面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由支持架,位于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落到输送机皮带上之搬送物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以滑动方式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构件所构成,并将其配置在送料机或滑槽向皮带输送机转载的转载部的进料负荷位置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支持板之滑动面上设有多个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并在皮带之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沟部,借助该沟部可减少滑动支持板与皮带内面间之接触面积,并且该沟部尚会产生向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滨秀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洋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