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锦朝专利>正文

吊式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65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式输送装置,主要包含:至少一动力源;预定数目之输送单元,其上各架设有预定数目排列的轨道,及预定数目的转向机构;至少一链条,预定数目之转动机构。该链条系于轨道中行进,能藉各转向机构而传动改变链条的行进方向,而该链条上的各转动机构,亦能藉该转向机构而传动旋转所吊承工件预定角度,使所吊承工件能于该链条转向时,不会随而转动故能减少该各轨道间之距离,而大幅降低输送空间,达到节省空间之效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系与一种输送装置有关,更详而言之,系指一种能以最少的回转空间及能升降输送,以节省大幅操作输送空间的吊式输送装置。在家具业或板金业等工业中,涂装系统之应用已为必备之设施。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传统之涂装系统,其主要系由前处理装置(10),电著涂装装置(11),电著水洗装置(12),第一干燥装置(13),涂装装置(14),及第二干燥装置(15)等加工装置组成。而各装置之间,系籍一吊式输送装置(16)架设于连贯,以将工件依序输送至每一加工装置加工处理。公知的吊式输送装置(16)主要包含有迂回来回排列架设之轨槽(17),其内装设有循环之链条(18),链条(18)上间隔距离设吊钩(19)供吊挂工件(20)。如此,藉链条(18)于轨槽(17)中之循环迂回行进,即能吊运各工件依序经过各装置并逐步加工。然而,传统吊式输送装置(16)系利用由马达驱动的链轮(21)以刮拨之方式传动链条(18)前进,如图2所示,这种吊式输送通常系应用于较大型之工件上,诸如帷幕墙之墙板,其尺寸则平均为6m×1m×2mm,因此,在来回输送回转时,如图1所示,为避免工件间在180度回转时之碰撞,其来回二轨槽(17)间之距离,即至少要有6m之宽,由此可见所占空间之大。当然,这种吊式输送装置之装设系呈固定式。所以工厂须视其加工工件中之可能最大尺寸,装设安排输送轨槽及各装置。纵然不符合经济效益,浪费闲置大量空间,但对土地便宜的未开发国家而言尚能承受。而对土地昂贵的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言,如台湾,涂装业等厂商的经营成本自然相对不合理也无谓地提升,有些面积不够广大的厂商更因而限制了其可加工工件之尺寸,经营范围受到限制。其中,尤以涂装系统中的干燥装置,因其内工件之运送,系以传统的输送装置传送。故无论系以瓦斯、电热或蒸气等方式加热干燥,都因公知输送装置的过大回转空间所造成之大幅闲置空间,而浪费大量能源去加热工件以外的空间,小则徒增干燥成本,大则更浪费地球的能量资源。再者,直行式的公知输送装置,遇工件二面以上都需涂装喷漆时,因工件不能自动翻转,故只能安排一组以上之涂装装置,不仅凭添设备成本,也无故延长涂装时间及占用空间,不合效率生产原则。这种刮拨式之输送方式,驱动力量较小,故遇上升下降之爬坡运送时,就要增加额外的动力源以支援加强力量,刮动链条运送沉重的工件爬升上坡。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式输送装置,其回转空间小,大幅节省输送空间及热能源,而达到省时省事省空间的效益,而且其回转角度系可随意安排设定。本创作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式输送装置,使其具有自动转向机构,能将传至之工件翻转预定角度。本创作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式输送装置,其系以齿合推动传送,传动力量平均,也较平稳顺畅有力;并能充分利用流程空间。本创作的再一目的,传统吊式的干燥房因空间体积都相当大,所以大多数喷漆的工件都很怕空气中的灰尘,但在大空间不易作空气隔尘设备,而且隔尘效果要做好需很大的投资,以致本创作之最大特点除了以上之优点,并能因其相对甚小之体积,而可做无尘设备。为实现以上目的,依据本创作的一种吊式输送装置,主要包含至少一动力源;预定数目之输送单元,其上各架设有预定数目排列之轨道,及预定数目之转向机构该各转向机构系分别配置于对应二轨道的端接处之间;至少一链条,系来回循环延伸于该各轨道及该各转向机构上,并藉该对应动力源之传动而循环行进者;预定数目之转动机构,系间隔配置设于该链条上,并能供吊承工件,以随该链条之行进而输送位移者;该链条系于轨道中行进,能藉该各转向机构而传动改变该链条之行进方向,而该链条上之各转动机构,亦系能藉该转向机构而传动旋转所吊承工件预定角度,相对的,使所吊承工件能于该链条转向时,不会随而转动,而得保持相同方向位置,故能减少该各轨道间之距离,而大幅降低输送空间,达到节省空间及热能源之效益者。依据本创作之吊式输送装置,藉由转向机构(60)之设置,一方面以其作为链条(70)行进之驱动,力量平均有力;另一方面,能随心所欲地以相对甚窄之回转空间使链条(70)来回行进带动工件行进至预定的涂装加工装置。如此本创作之吊式输送装置能大幅节省输送空间,节省热能源,而达到省时省事省空间之效益,而且其回转角度可随意安排设定。再者,本创作之吊式输送装置又藉自动转角机构之设有,能将传至之工件翻转预定角度。此外,本创作之齿合推动的方式传送,传动力量平均,也较平稳顺畅有力,且能充分利用流程空间。就本创作与传统公知的吊式输送装置相比较,本创作最明显优越的就是其在节省能源及空间之效应。在处处出现能源短缺昂贵的今日,如何有效利用及节省能源,不仅能降低成本,也成为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设须予涂装或加工之工件宽度为1.5m,以须来回循环延伸轨道输送工件之干燥装置而言,(即如本创作之第一输送单元)。对传统公知之输送装置来说,其每一来回之二轨道间的宽度距离至少即须在1.5m。再设轨道之长度须为20m而言,其所占空间之平面面积乃达30平方米,反观本创作之转向机构的导轮体直径只须150mm,仅为传统回转所需空间的十分之一,相对以相同之轨道长度20m而言。本创作之每一来回二轨道间所占空间的平面面积只有3平方米,易言之,传统输送装置的每一来回轨道间距离,对本创作而言,却可容纳达10组之来回轨道,可见本创作能大幅的节省输送空间。若所须加工之工件为帷幕墙板,其宽度更达6.5m,相对每一来回轨道之间须有6.5m之宽度,而依据本创作之构造,其来回轨道间宽度却仍可为导轮体之宽度150mm,比传统者少更达40倍以上。由此可知,所须加工之工件体积愈大,本创作能节省之输送空间就更多更可观。此外,相同的轨道长度只能输送相同数目之工件,在干燥装置中,传统的输送装置就需要很大的体积,亦即要对很大的容积一并加热。而本创作所需之体积却比传统者小数十倍的容积,故只要对相对甚小的容积加热,即能对相同数目的工件予以干燥,所能节省的燃料能源即也能节省数十倍,不仅厂商在能源成本上可节省非常多,就地球的能源节省上,亦具绝对肯定性的帮助,避免最无价值,也最无必要的能源浪费。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于后。图1是公知吊式输送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公知吊式输送装置的驱动方式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创作一具体实施例正视示意图,显示不同输送单元之可能配装方式。图4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之顶视图,显示链条的行进路线,各转向机构之配置位置以及动力源之驱动方式。图5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之链条部份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之动力源部分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其中一转向机构底视示意图。图8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图,显示第一输送单元之180度转向部位。图9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立体示意图,显示第一输送单元之转向动作。图10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正视示意图,显示第二输送单元与第三输送单元之轨道衔接部位。图11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立体图,显示第三输送单元之直角转向部位。图12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正视图,显示第三输送单元之限位机构部位。图13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立体图,显示第三输送单元之另一直角转向部位及动作。图14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顶视图,显示链条紧度控制机构部位。图15是本创作上述实施例另一局部正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至少一动力源;预定数目之输送单元,其上各架设有预定数目排列之轨道,及预定数目的转向机构;该各转向机构系分别配置于对应二轨道的端接处之间;至少一链条,系来回循环延伸于该各轨道及该各转向机构上, 并藉该对应动力源之传动而循环行进者;预定数目之转动机构,系间隔配置设于该链条上,并能供吊承工件,以随该链条之行进而输送位移者;该链条系于轨道中行进,能藉该各转向机构而传动改变该链条的行进方向,而该链条上之各转动机构,亦系能藉该转向机 构而传动旋转所吊承工件预定角度,相对的,使所吊承工件能于该链条转向时,不会随而转动,而得保持相同方向位置,以减少该各轨道间的距离,而大幅降低输送空间,达到节省空间之效益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锦朝
申请(专利权)人:侯锦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