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7402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主要是将以下组分混匀制备而得:无机肥、有机肥、杀虫植物提取物、填料、植物调节剂;所述杀虫植物提取物是由包括以下植物原料:蓖麻、雷公藤、鱼藤根、苦参、川楝子、藿香蓟、花椒粉、柑桔皮,经水提取工艺制成的提取液,再经浓缩、干燥、粉碎、过筛、混匀制备而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肥料中添加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源提取物,能有效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危害;将基肥与杀虫组分混合使用,起到肥、药双重功效,同时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且制备工艺简单,一定程度减轻了本发明专利技术肥料的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蔗、花生、玉米、红薯和蔬菜等是南方尤其是广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但是由于农作物种植受土地的制约、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而在土壤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易滋生地下害虫,近年来的蔬菜、玉米、薯类种植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日益严重,白萝卜“花皮”卖不出,红薯出现“黑心”产量减半,这些都是因为地下害虫的为害所造成的,有些地方农作物甚至减产或绝收。地下害虫不仅影响农业的产业发展,也影响农作物增产增收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开展农作物地下害虫防控研究迫在眉睫。地下害虫种类比较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等10多类,发生在春秋两季,为害农作物的种子、根、茎叶等,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严重则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农作物减产。因为地下害虫以幼虫为害,成虫、幼(若)虫均可为害,长期生活在土内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昼伏夜出在近土面处为害;地上地下均可为害的特点,防治比较困难。而目前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学防治农药辛硫磷、毒死蜱等化学农药土施为主。例如下面摘录的现有技术:1、中国专利(200910209738.8)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A和B两种活性物质,其中A为七氟菊酯,B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中的一种。A和B的质量比为60∶1-1∶8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有效成分用量和减少施药次数,用于防治农业上多种害虫,尤其适用于防治金龟子幼虫、跳甲幼虫、根结线虫。2、中国专利(201110372231.1)公开了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甘蔗肥及生产方法,它的原料包括无机肥、有机肥、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粘结剂;其各组分占甘蔗肥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无机肥45%-92%,有机肥7-50%,药剂0.25%-3.5%,植物调节剂0.04%-0.05%,粘结剂0.075%-3.0%;所述药剂为辛硫磷、毒死蜱与吡虫啉或呋虫胺的组合,组分间的重量配比: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或呋虫胺为1-2:1:0.1-4.5;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复硝酚钠。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既全面满足了甘蔗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同时它起到防治甘蔗害虫螟虫、蔗龟、蛴螬、兼治棉蚜、天牛等害虫的功效,提高了产量和含糖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3、中国专利(201510336514.9)公开了一种防治地下害虫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有效成分是丙硫克百威和氯溴虫腈,丙硫克百威和氯溴虫腈的重量比是1-40︰1-40,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0%,组合物按照农药剂型加工方法加工的剂型包括颗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悬浮剂。本专利技术有效成分氯溴虫腈和丙硫克百威经复配后,具有双重作用机制,防治地下害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和持续防治效果,不仅扩大了杀虫谱,对线虫、蛴螬等地下害虫都可以防治,还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用于玉米、蔬菜等作物,并且减少了药的用量。但由于长期单一施用,导致地下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同时对土壤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土壤板结、流失跟贫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同时也危害到了人体健康。因此,寻求绿色环保的防治地下害虫的肥料,更好地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危害,保护农田的生态平衡同时帮助农作物增产是当前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制备得的肥料既能有效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危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又能有效保护农田生态平衡,防止土壤板结、流失跟贫瘠等问题的发生。具体的,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植物原料:蓖麻4-10份、雷公藤4-10份、鱼藤根4-10份、苦参2-6份、川楝子2-6份、藿香蓟2-6份、花椒粉1-5份、柑桔皮1-5份,经粉碎、过40-60目筛,混匀,得植物原料混合料;加入植物原料混合料总重量8-12倍的水,于60-80℃煎煮3-6h,过滤去除滤渣,得水提取液;将水提取液减压浓缩成膏状,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混匀,得杀虫植物提取物;(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肥料组分:无机肥40-60份、有机肥30-50份、杀虫植物提取物5-15份、填料10-50份、植物调节剂0.05-0.1份,混匀,即得所述肥料。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无机肥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N6-20%、P2O58-20%、K2O5-15%。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有机肥是将甘蔗渣、木薯渣、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按1-2:1-2:1-2:1-2的比例混配,然后进行翻拌发酵而得;所述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30%。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填料为包括硅藻土、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植物调节剂为复硝酚钠。复硝酚钠,本身无生物活性,但与某种农药、肥料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药效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复硝酚钠作为植物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快植株生长发育、促根壮苗、保花保果、提高产量、增强抗逆能力等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显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肥料中添加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源提取物,能有效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危害,避免因使用化学防治农药辛硫磷、毒死蜱等防治地下害虫而导致土壤板结、流失跟贫瘠等问题的发生。(2)本专利技术将基肥与杀虫组分混合使用,起到肥、药双重功效,能省工、省时、省钱,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次数。添加的有机肥同时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保护土壤生态环境。(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且制备工艺简单,一定程度减轻了本专利技术肥料的制备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作更清楚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植物原料:蓖麻4份、雷公藤10份、鱼藤根7份、苦参2份、川楝子6份、藿香蓟4份、花椒粉1份、柑桔皮5份,经粉碎、过50目筛,混匀,得植物原料混合料;加入植物原料混合料总重量10倍的水,于70℃煎煮4.5h,过滤去除滤渣,得水提取液;将水提取液减压浓缩成膏状,干燥,粉碎,过80目筛,混匀,得杀虫植物提取物;(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肥料组分:无机肥(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N6-20%、P2O58-20%、K2O5-15%)5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植物原料:蓖麻4‑10份、雷公藤4‑10份、鱼藤根4‑10份、苦参2‑6份、川楝子2‑6份、藿香蓟2‑6份、花椒粉1‑5份、柑桔皮1‑5份,经粉碎、过40‑60目筛,混匀,得植物原料混合料;加入植物原料混合料总重量8‑12倍的水,于60‑80℃煎煮3‑6h,过滤去除滤渣,得水提取液;将水提取液减压浓缩成膏状,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混匀,得杀虫植物提取物;(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肥料组分:无机肥40‑60份、有机肥30‑50份、杀虫植物提取物5‑15份、填料10‑50份、植物调节剂0.05‑0.1份,混匀,即得所述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具有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功效的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植物原料:蓖麻4-10份、雷公藤4-10份、鱼藤根4-10份、苦参2-6份、川楝子2-6份、藿香蓟2-6份、花椒粉1-5份、柑桔皮1-5份,经粉碎、过40-60目筛,混匀,得植物原料混合料;加入植物原料混合料总重量8-12倍的水,于60-80℃煎煮3-6h,过滤去除滤渣,得水提取液;将水提取液减压浓缩成膏状,干燥,粉碎,过60-100目筛,混匀,得杀虫植物提取物;
(2)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肥料组分:无机肥40-60份、有机肥30-50份、杀虫植物提取物5-15份、填料10-50份、植物调节剂0.05-0.1份,混匀,即得所述肥料。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钰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