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雅达专利>正文

用来卸货的装置和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37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和方法用来从货仓区域特别是从船舶货舱中卸下散装货物,必要情况下也用来装货。它有一个龙门架,它支承一悬梁,其另一端有一个抓斗翻转系统,回转悬梁固定抓斗翻转系统。在抓斗工作区有一个贮料仓。一垂直框架刚性地与贮料仓悬臂相连。贮料仓悬臂可垂直旋转地与悬梁相连。一导轨平行于悬梁并保持一定距离地延伸。导轨可垂直旋转地与垂直框架相连及可垂直旋转地与支承基架相连。(*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从货仓、特别是船舶的货舱内卸散装货物的装置,它具有一个带一个悬梁的龙门架,在悬梁背向龙门架一端的区域内设有一个抓斗翻转系统,它固定一个高度位置可以确定的抓斗,并在抓斗的工作区域内装有一个贮料仓,它把散装货物送给至少一个传送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来从货仓,特别是船舶货舱区域内卸散装货物的方法,在货仓上方抓斗翻转系统由一个悬梁将它定位,该系统固定一个可以在垂直方向定位的抓斗,由抓斗将散装货物送给贮料仓,它将散装货物传送到沿悬梁方向延伸的传送装置。由DE-AS1110081已经知道一种从货仓区域卸散装货物的装置。在悬梁的区域装一台起重机,它通过抓斗将散装货物从船舶货舱区域卸下来。散装货物送入一个漏斗,它将散装货物传到输送带区域。抓斗装在可旋转的杆上,该杆一方面将抓斗定位在悬梁末端前的一个位置上,以便可以沉入船舶货舱,另一方面可将抓斗固定在漏斗上方的另一个位置上。这种结构的卸货装置此外具有以下缺点a)漏斗并不是始终直立的,因此通过装在可旋转的杆上的抓斗移交货物变得困难;b)抓斗和杆的运动要求复杂的绳索系统以及控制系统;c)在翻转过程中抓斗翻转系统的重心在垂直方向有很大的变化,这导致额外的能耗。DE-PS 618 848中叙述了另一种船舶卸货装置,它具有一个带抓斗的起重机,它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悬梁装在卸货码头区域。在悬梁区域装有一个漏斗状贮料仓,它将从抓斗卸下来的散装货物送给输送带。在这个装置中器械的主悬梁不回转。因此它一方面一直保持直立,但是另一方面为能够卸掉船舶最高部位的货,装货桥必须做得非常高。这不仅导致较大的器械重量,抓斗的行程也比较大。此外装在装货桥上的可移动抓斗翻转起重机需要自己的平衡重,这会大大影响器械支柱的安全性。旋转翻转系统连同它的平衡重和它的可移动的桥式支架的移动也会引起装货桥内严重的载荷波动。此外这种结构时翻转过程中抓斗翻转系统的重心在垂直方向也是变化的,这导致非预期的能耗。在DE-AS 15 56 147中同样叙述了一种用于船舱卸货的带抓斗的起重机式卸货装置。起重机装在一个可移动的龙门架上。这种卸货装置也具有很大的结构和一个很大的抓斗行程。此外它有一个很大的变动载荷。在DE-AS 12 53 159中叙述了另一种可以沿码头移动的卸货装置。卸货起重机可以相对于可移动的龙门架旋转。这里也存在比较大的结构和行程以及严重的载荷波动。此外这里移动路程更长。这种结构中复杂的绳索系统导致昂贵的结构和备件(费用)。因为抓斗必须将传送货物从船舱中送给在码头上方的贮料仓,无法排除码头的严重污染。来自现有技术水平的已知装置无法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同样好地、同时满足对于廉价的制造、简单和可靠地运行以及将散装货物准确地送给传送装置的要求。此外既难以排除散装货物从抓斗中掉到船上,也难以排除导致货物在悬梁和贮料仓周围的堆积。特别在与湿气结合而形成的泥浆状物料的散装货物时,这种工作方法不合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这样地设计开头所述的那种装置,使得可以在小的结构重量下达到准确的货物输送。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这样来解决回转悬梁的垂直框架和一个支承贮料仓的悬臂刚性连接,使贮料仓悬臂可垂直旋转地与悬梁相连,同时一个平行导轨基本上平行于悬梁并与悬梁保持一定距离地延伸,它可垂直回转地与垂直框架相连,并且在它的背向垂直框架的一端可垂直回转地与一个支承基架相连。按照本专利技术抓斗翻转系统这样地设计,使抓斗在翻转过程中它的高度位置不变,并且抓斗翻转系统的调整元件在翻转过程中只需承受摩擦力和由于抓斗翻转系统的加速而引起的力。翻转系统对于自重本身(不包含平衡重)是平衡的,使得调整元件几乎不承受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这样地给出开头所述这种方法,使得通过共同作用的构件相互之间更好的定位来改善散装货物的处理。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这样来解决,贮料仓由一个贮料仓悬臂固定,它相对于悬梁在垂直方向可以作旋转运动,贮料仓悬臂通过平行导轨这样地与悬梁的一个框架连接,使悬梁作垂直回转运动时贮料仓保持预先确定的空间方位。在有关的船舱上方进行卸货过程时回转悬梁确定抓斗翻转系统的位置,并由此缩短抓斗的行程。贮料仓和抓斗翻转系统一起装在船舱上方,并把卸下的散装货物传给传送装置。由此避免了造成进行卸货过程中不必要的空程时间的抓斗主要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由抓斗翻转系统实现比较短的水平翻转运动,这使抓斗能位于贮料仓上方进行卸货,并能在悬梁的那一边定位,以便可以下降、抓货。特别地设想,抓斗翻转系统通过悬梁的翻转运动来定位。由此使运动过程进一步简化。通过将抓斗翻转系统设置在一个单独的贮料仓悬臂上和贮料仓和回转体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式的连接,可使悬梁在作翻转运动时贮料仓的开口保持准确的定位。特别是考虑到,保持一个基本上对准水平方向的进料口。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一条纵臂由悬梁本身构成,使得仅仅需要装一个附加的平行于悬梁并与悬梁相隔一定距离的平行导轨。与回转体的连接由支承基架承担,并照预到与悬梁的相应间距。为了使得有可能在进行卸货过程时作翻转运动建议,悬梁可以绕一个悬梁翻转铰链垂直回转地装在回转体上。可这样来达到定位可能性的改善,即悬梁可以绕一个框架形回转铰链水平回转地安装。为了在悬梁进行翻转运动时可以保持贮料仓的位置建议支承基架在垂直方向相对于回转体刚性安装。建议在悬梁进行翻转运动时,由悬梁、平行导轨、垂直框架以及支承基架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一种用来保持贮料仓取向的机械方面特别简单的结构形式在于由液压实现悬梁的翻转运动。同样为了保证高的可靠性设想,传送装置做成至少一条传送带。可以这样来达到进一步提高结构可能性,传送装置由一个悬伸传送器和一个料仓式出料传送器组成。通过平行四边形结构达到小的结构重量下的高的稳定性。这样来提供比较简单的翻转驱动装置,设置一个油缸型的调节装置以操纵翻转系统。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设想,既配备进行装货过程的装置,也配备进行卸货过程的装置。为了支持船舶的装货过程设想,为了进行装货程序在龙门架上方装一个装货漏斗,并在龙门架和滑行带小车(schleifenwagen)之间装一个连接杆。在图中示意地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一个由在待卸货船舶上方的悬梁定位的抓斗悬臂连同贮料仓的平行四边形定位装置的侧视图,图2按图1中II-II剖面线的水平剖视图,图3按图1中III-III剖面线的垂直剖视图,图4按图1中IX-IX剖面线的横截面,图5按图1中V-V剖面线的横截面,图6按图1中VI-VI剖面线的横截面,图7另一个由在待卸货船舶上方的悬梁定位的抓斗悬臂以及用来进行装、卸货过程的附加装置的侧视图,图8按图7中VIII-VIII剖面线的横截面,图9按图7中IX-IX剖面线的横截面,图10按图7中X-X剖面线的垂直剖视图,图11按图7中XI方向的向视图,图12用来说明装货定位以及卸货定位的原理图,和图13用来说明一方面在装货位置,另一方面在卸货位置的一个下传送带以及一个上传送带定位的另一个原理图。按照图1中的结构形式为了船舶1的卸货在卸货码头2区域设有一个龙门架(Portal)3,它带一个悬梁4,它延伸到船舶1上方区域。悬梁4通过一个贮料仓回转轴承5与贮料仓悬梁6连接,它带有一个漏斗形贮料仓7,它也可以用来作为货物缓冲器。贮料仓悬臂6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来以货仓,特别是船舶货舱内卸散装货物的装置,它具有一个支承悬梁的龙门架,悬梁在其背向龙门架一端的区域内设有一个抓斗翻转系统,其上固定有高度位置可确定的抓斗,在抓斗的工作区内装有一个贮料仓,它将散装货物输送给至少一个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抓斗翻转系统(8)的垂直框架(10)与支承贮料仓(7)的贮料仓悬臂(6)刚性连接,贮料仓悬臂(6)可垂直回转地与悬梁(4)相连,一个平行导轨(23)基本上平行于悬梁(4)并与它保持一定距离地延伸,它与垂直框架(10)可垂直回转地相连,并且在其背向垂直框架(10)一端的区域可垂直回转地与一个支承基架(2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雅达
申请(专利权)人:黄雅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