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涂膜的制造方法、硬涂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7360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损害膜的表面硬度、可抑制卷曲和起皱的发生、即使在湿热环境中也不发生由渗出等而导致的白浊问题、且即使透明支撑体的厚度为25μm以下也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硬涂膜、偏振片及液晶图像显示装置。该硬涂膜的制造方法为在透明支撑体的至少一面具有硬涂层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至少具有将含有下述a)~d)的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硬涂层的工序,在将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含有10~40质量%的a)、40~89.8质量%的b)、0.1~10质量%的c)、和0.1~10质量%的d)。a)是分子内具有1个脂环式环氧基和1个烯键式不饱和双键性基团、且分子量为300以下的化合物,b)是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c)是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是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涂膜的制造方法、硬涂膜、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阴极管显示装置(CRT)、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荧光显示显示器(VFD)、场发射显示器(FED)、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防止显示面受到损伤,优选设置在透明支撑体上具有硬涂层的硬涂膜。由于硬涂膜被用于显示器的最表面,因此要求高的膜硬度。另一方面,图像显示装置正在进行薄型化,强烈要求硬涂膜的薄层化。为了使硬涂膜薄层化,透明支撑体的薄层化是必要的,但如果使透明支撑体薄层化,则膜的硬度降低或透明支撑体变得不能耐受硬涂层的固化收缩,膜的起皱或卷曲恶化,产生了在硬涂膜的制造、加工时的操作性变得困难、或在操作中膜产生裂纹、或在粘贴后发生剥离现象的问题。另外,随着透明支撑体的薄层化,透湿度上升,也产生了偏振片的湿热耐久性恶化等问题。为了改善该问题,提出了使用环氧系化合物(专利文献1、2)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使用分子内具有脂环式环氧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光盘用外涂层从而抑制了反翘曲的例子。另外,出于防止由紫外线导致的显示装置等的劣化的目的,存在赋予了紫外线削减功能(紫外线阻断功能)的硬涂膜。迄今为止,对透明支撑体赋予紫外线削减功能是普遍的,但随着透明支撑体的薄膜化,透明支撑体的紫外线阻断功能降低,对于硬涂层也要求紫外线削减功能。在此,硬涂层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但如果对硬涂层赋予紫外线削减功能,则硬涂层的固化所需的紫外线也被削减,从而硬度降低。针对该问题,专利文献4中通过使用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改善了硬度和卷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74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07377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4-23621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2040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2记载的专利技术中,虽然能够看出卷曲改良效果,但膜的表面硬度降低,兼顾表面硬度和这些性质是困难的。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那样将丙烯酸系化合物与环氧系化合物混合时,除了上述问题以外,还新发现在高温高湿下时环氧系化合物渗出,膜白化。在使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固化性组合物作为硬涂膜的情况下,硬度不充分,且卷曲抑制效果也不能认为是充分的。另外,对于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当在厚度25μm以下的薄的透明支撑体上设置硬涂层时,卷曲改良效果不充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损害膜的表面硬度、可抑制卷曲和起皱的发生、即使在湿热环境中也不发生由渗出等而导致的白浊问题的硬涂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上述性能,而且即使透明支撑体的厚度为25μm以下,也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硬涂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硬涂膜、操作性优异、不发生由卷曲或起皱而导致的显示品质的损害、可减少湿热试验时的漏光的偏振片及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可通过作为下述手段的本专利技术来解决。<1>一种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在透明支撑体的至少一面具有硬涂层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至少具有将含有下述a)~d)的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上述硬涂层的工序,在将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含有:10~40质量%的下述a)、40~89.8质量%的下述b)、0.1~10质量%的下述c)、和0.1~10质量%的下述d),a)是分子内具有1个脂环式环氧基和1个烯键式不饱和双键性基团、且分子量为300以下的化合物,b)是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c)是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是阳离子聚合引发剂。<2>根据<1>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进一步含有在将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为5~40质量%的e)具有与环氧基或烯键式不饱和双键性基团进行反应的反应性的无机微粒。<3>根据<1>或<2>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进一步含有f)紫外线吸收剂。<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透明支撑体的厚度tT与上述硬涂层的厚度tH的比tH/tT为0.2以上且0.7以下。<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a)为(甲基)丙烯酸环氧环己基甲酯。<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透明支撑体为纤维素酰化物膜,上述透明支撑体的厚度为25μm以下。<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透明支撑体为丙烯酸系树脂膜,上述透明支撑体的厚度为40μm以下。<8>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透明支撑体为纤维素酰化物膜,且至少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通式I中,R1、R3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或芳香族基,该烷基、环烷基、链烯基及芳香族基可以具有取代基,其中,R1、R3及R5中的任1个为被具有环结构的基团取代了的烷基或环烷基,且存在于R1、R3及R5中的环结构总计为3个以上。<9>一种硬涂膜,其是通过<1>~<8>中任一项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制造的。<10>一种偏振片,其包含至少一片的、起偏器和作为上述起偏器的保护膜的<9>所述的硬涂膜。<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液晶单元和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的<10>所述的偏振片,且上述硬涂膜配置于最表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不损害膜的表面硬度、可抑制卷曲和起皱的发生、即使在湿热环境中也不发生由渗出等而导致的白浊问题的硬涂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在透明支撑体的至少一面具有硬涂层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至少具有将含有下述a)~d)的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所述硬涂层的工序,在将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含有:10~40质量%的下述a)、40~89.8质量%的下述b)、0.1~10质量%的下述c)、和0.1~10质量%的下述d),a)是分子内具有1个脂环式环氧基和1个烯键式不饱和双键性基团、且分子量为300以下的化合物,b)是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c)是自由基聚合引发剂,d)是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26 JP 2014-131942;2014.09.25 JP 2014-195641.一种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在透明支撑体的至少一面具有硬涂层
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至少具有将含有下述a)~d)的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所述硬
涂层的工序,
在将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所
述硬涂层形成组合物含有:
10~40质量%的下述a)、
40~89.8质量%的下述b)、
0.1~10质量%的下述c)、和
0.1~10质量%的下述d),
a)是分子内具有1个脂环式环氧基和1个烯键式不饱和双键性基团、
且分子量为300以下的化合物,
b)是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烯键式不饱和双键基团的化合物,
c)是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d)是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涂层形成
组合物进一步含有在将硬涂层形成组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
的情况下为5~40质量%的e)具有与环氧基或烯键式不饱和双键性基团进
行反应的反应性的无机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硬涂层形成
组合物进一步含有f)紫外线吸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雅明植木启吾大谷健人高田胜之中村亮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