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带器及其刮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25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刮板构成了可从直线变成弓形的刮刀,并被夹持器的夹持槽夹持。夹持槽由大体平行的横条状夹持壁形成,从皮带两端向中心延伸并逐渐远离皮带横轴。刮板包括插入夹持槽的腿部,从夹持槽中伸出并与皮带表面接触的竖立部分以及通过在皮带回行方向上使竖立部分的厚度大于腿部而形成的顶端部分,其中伸出腿部一侧的颚板部分由顶端部分的下部形成,并覆盖一个夹持壁的上边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面安装有刮板的扫带器,通过刮板,运输材料,例如焦炭在传送带表面上的残留物在皮带回行运动期间被清除掉。以现有技术制造的用于传送带的清理器在美国专利No.3841470中被公开,其中传送带包括多个清理装置,这些装置顺着传送带横向安置于皮带回行面。每个清理器装置都有用于接触皮带表面的刮除部分,同时所有刮除部分被安排在同一直线上。更具体地说,刮板在其最顶部有包括刀片构件的刮除部分,该刮板被变形的弹性构件支撑,这样刮除部分在弹性构件的弹性产生的压力下保持与皮带表面接触。众所周知,安装在主动滑轮和从动滑轮之间以循环运行的环式传送带由成“M”形设置的多个导辊其运输面上进行支撑,以使其横截面为弓形从而以稳定的方式来运载运输材料。换句话说,将其上面的材料向前运输的运行皮带在它的运输面上被支撑,从而使其纵向伸展的中间区域能够呈弓形地向下偏移。运输材料通常处在皮带的中间区域而被连续地运输,这将导致在皮带表面的中间区域而不是皮带表面的两边区域产生剧烈磨损。由于皮带偏移的趋势(通常称作“M”状趋势),皮带在其两侧边中间的一点处向上倾斜,这样就使得皮带回行面的横截面呈拱形,回行面在皮带卸下运输材料后朝着与其运输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行。在所述清理器的这种设计中,以直线方式设置的清理器的刮除部分在紧密接触皮带表面时未能与皮带表面相匹配。更具体地说,在所述清理器的直线设置的刮除部分与皮带的中间区域之间有间隙。当皮带表面中间区域的磨损程度增加时,该间隙将变大。结果,皮带表面中间区域的材料残留物不能被清理器刮除部分确实地刮掉。由于粘结在皮带上的材料残留物在皮带纵向伸展的中间区域的数量比皮带两侧多得多,所以部分安置在中间位置的刮除部分与被刮掉材料数量成比例地被剧烈地磨损。这使得安装在中间的刮除部分与皮带表面间的间隙逐渐变大。每个清理器装置上都有被变形的弹性构件支撑,因此可各自独立偏置的刮板。当刮板中的一个向侧面倾斜时,大量的被刮掉的材料卡在该刮板和与其相邻的刮板之间。这使得邻近的刮板不能进行独立地偏置,因而将导致刮板刮除部分的回行运动停止,该运动是从刮板的偏置位置到其与皮带表面相接触的静止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改进型的扫带器被Nippon Tsusho KabushikiKaisha开发出来,并且现在以“U-型清理器”的产品名销售,它取得了欧洲专利权NOs.028965 9B1和0338118B1(以下分别称为第一欧洲专利和第二欧洲专利)。在第一欧洲专利的用于传送带的清理器中,刮板被可调地支撑以便绕沿皮带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并且其上有用于接触皮带表面的刮除部分,而且,该刮板在皮带两侧边中间的一点处从公共轴线向外最大程度地偏移。这样,当刮板绕轴线向上翻转到其竖直位置时,其刮除部分将拱起它的中间区域,如同被上单一样。这使得即使皮带横截面呈M形状或者皮带表面纵向延伸的中间区域磨损了,刮板的刮除部分都可与皮带表面保持无间隙的紧密接触,因而皮带表面上的残留物将以最佳方式被清除掉。然而按照第二欧洲专利,刮板用弹性板制成皮带状,支撑构件被成列地埋入弹性板中,所述弹性板包括一个在成列的支撑构件上面整体地延伸并且覆盖支撑构件表面的外罩,一个柔性地把每两个相邻的支撑构件相互连接起来的铰链部分,这种连接用于使刮板能弯成弧线状但又不使支撑构件彼此分离。夹持器提供了夹持装置,它通过所述铰链部分夹持呈弧线形状的所述刮板,自皮带横向轴线向外偏移直至在皮带两侧边中间的一点处达到最大值,刮板通过弹性板的所述外罩被夹持装置弹性地夹持着。刮板是柔性的,从而能够与支持器上夹持装置的弧状外形相配合。因而对于刮板来说,它不需要具有与夹持装置的弧状外形相对应的形状,这方便了它的制造。然而,按照第二欧洲专利所公开的扫带器,当刮板刮除传送带上的材料残留物时,刮掉的材料残留物不断地掉在刮板和夹持器上面并积聚起来。这样,由于沉积物塞满了夹持器的夹持装置并且固结,刮板和夹持器被牢固地互连在一起。于是,每次更换因长时间使用而被磨损的刮板时,将刮板从夹持器中取出都很费力。而且,按照第二欧洲专利的刮板,支撑构件的下部被夹持器的夹持装置夹持,其上部相对夹持装置竖立着并且其上端的刮除部分与运行的传送带相接触。因此,支撑部件受到皮带回行方向的力矩。支撑构件被牢固地连接到可弯曲变形的弹性板上,并且通过弹性板来抵抗力矩。但是,因为弹性板可被支撑构件压缩并且变形,所以最终支撑构件会从竖立位置被压到向皮带回行方向倾斜的位置。这样,刮除部分受到偏向的磨损。另外, 由于传送带并不总是匀速而是伴有颤动地非匀速运行, 因此弹性板反复受压。结果,支撑构件在竖立位置和倾斜位置间振动,从而使刮除部分的偏向磨损变得十分严重。更进一步,当弹性构件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振动并伴有弹性板的反复受压时,弹性板很快会出现疲劳问题,以致于存在弹性板中出现裂纹的危险。尤其是,裂纹很容易在相邻的互相独立振动的支撑部件之间的铰链部分处产生。当铰链部分被这样的裂纹弄断时,在相邻的支撑构件的刮除部分间出现了间隙,以致于存在着被刮掉的材料残留物塞满其间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扫带器及其刮板。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带器,用于在传送带回行运动期间清除粘在传送带表面上的材料残留物,它包括一沿皮带横截方向设置的刮板和用来夹持该刮板的夹持器,其中所述夹持器包括由基本平行的横条状夹持壁构成的夹持槽,该夹持壁以这样一种方式弯曲当夹持壁从皮带两侧边向其中心延伸时,它们同时逐渐远离沿皮带横截方向延伸的轴线A,并且所述刮板包括一可弯曲变形的刮刀,它能从直线形状弯成弓状。该刮板插入夹持器的夹持槽并被其夹持,而且保持在弯成弓状的状态下。所述刀刃状的刮板包括插入夹持器的夹持槽中的腿部,从夹持槽中伸出来以便与皮带表面保持接触的竖立部分以及一顶端部分,该顶端部分通过在朝着皮带回行方向R上使所述竖立部分的厚度大于腿部的厚度而形成,其中伸出腿部一侧表面的颚板部分由所述顶端部分下部形成。因此,在刮板插入夹持器的夹持槽中并被其夹持的状态下,该颚板部分就与夹持器的一个横条状夹持壁的上沿接触并将其覆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刮板包括具有能接触皮带表面的刮除部分的多个支撑构件,用于将多个支撑构件连接成列的大体为带状的弹性构件,以及在刮除部分附近固定到多个支撑构件上的橡胶薄板。所述的弹性薄板构件包括插入夹持器的夹持槽中的腿部,从夹持槽中伸出以便与皮带表面相接触的竖立部分以及一顶端部分,该顶端部分是在朝着皮带回行方向R上由上至下逐渐加宽所述竖立部分而形成的,其中伸出腿部一侧表面的颚板部分是由所述顶端部分的下部形成的,而一个横条状夹持壁的上沿被所述颚板部分覆盖。所述橡胶薄板包括由其上沿部分形成的粘接部分,该部分被粘接到位于所述顶端部分背面的支撑构件上,以及从所述粘接部分向下延伸的裙板部分,其中裙板部分覆盖住夹持器另一横条状夹持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扫带器装有一对用以支撑支架轴末端的托架,其中支架轴从夹持器两端伸出并可以绕轴线A自由旋转,该扫带器还装有用来带动上述支架轴绕轴线A旋转的张紧装置和用来驱动该张紧装置的驱动装置以及用来限制所述支架轴转动范围的限位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具有一内套筒,用来可拆卸地夹持支架轴;一外套筒,与上述内套筒相隔一定间隙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带器,用来在皮带回行运动期间清除粘在传送带表面上的材料残留物,它包括: 一安置于皮带横截方向上的刮板(2)和用来夹持该刮板的夹持器(5); 该夹持器(5)包括由基本平行的横条状夹持壁(10,11)构成的夹持槽(5a),夹持壁(10,11)以这样一种方式弯曲:当夹持壁(10,11)从皮带两边向其中心延伸时,它们逐渐远离在皮带横截方向上延伸的轴线(A),所述刮板(2)包括一可弯曲变形的刮刀以便能从直线形状弯成弓状,并且该刮板(2)插进夹持器(5)的夹持槽(5a)并被其夹持,以将该刮板(2)保持弓状,其中; 所述刀刃状刮板(2)包括插入夹持器(5)的夹持槽(5a)中的腿部(44),从夹持槽(5a)中伸出以便与皮带表面相接触的竖立部分(45)以及在朝着皮带回行方向R上使所述竖立部分的厚度比腿部的厚度大而形成的顶端部分(46),其中伸出腿部(44)一侧表面的颚板部分(47)由所述顶端部分(46)的下部形成,这样该颚板部分(47)就覆盖夹持器(5)的其中一个横条状夹持壁的上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迫景义当安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通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