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宝云专利>正文

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5 阅读:5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由下种管、拉杆、鸭嘴播种口、拉簧组成,所述下种管的底端一体的形成有一鸭嘴播种口,鸭嘴播种口上设有鸭嘴开合轴,所述鸭嘴播种口上连接有带拉簧的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为拉杆手柄,在拉杆手柄下部设有拉杆限位板,拉杆限位板固定在下种管的侧壁上,拉杆限位板上部的下种管侧壁上设有主手柄,在所述鸭嘴播种口的背面的外壁上设有深度定位板和横向限位杆。采用上述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可以有效的替代用铲种植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
技术介绍
马铃薯作物已归属于第四大粮食作物,并拿入粮食安全的范畴。众所周知,马铃薯生产的用种要经历原原——微型薯、原种、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等环节。而原原种到一、二级种的繁殖,都要在隔离严格的防虫网室或高海拔山区进行,尤其是微型薯的种植,目前国内尚无专用播种机,生产上主要采用人工用铲种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般一个工日仅种0.3—0.5亩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播种马铃薯微型薯的时候,能够降低劳动强度的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由下种管、拉杆、鸭嘴播种口、拉簧组成,所述下种管的底端一体的形成有一鸭嘴播种口,鸭嘴播种口上设有鸭嘴开合轴,所述鸭嘴播种口上连接有带拉簧的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为拉杆手柄,在拉杆手柄下部设有拉杆限位板,拉杆限位板固定在下种管的侧壁上,拉杆限位板上部的下种管侧壁上设有主手柄,在所述鸭嘴播种口的背面的外壁上设有深度定位板和横向限位杆。采用上述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可以有效的替代用铲种植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的下种管1的底端一体的形成有一鸭嘴播种口8,鸭嘴播种口8上设有鸭嘴开合轴7,所述鸭嘴播种口8上连接有带拉簧6的拉杆5,所述拉杆5的顶端为拉杆手柄3,在拉杆手柄3下部设有拉杆限位板4,拉杆限位板4固定在下种管1的侧壁上,拉杆限位板4上部的下种管1侧壁上设有主手柄2,在所述鸭嘴播种口8的背面的外壁上设有深度定位板10和横向限位杆9。使用时,先调节深度限位板10和横向限位杆9到要求的位置,然后到已准备好的田间播种,播种时每人拿一把该播种器,并斜跨肩背一个可装微型薯的敞口包,一手握住主手柄2和拉杆手柄3,将播种器插入要播种的位置,另一手从包中拿出微型薯并向下种管1中放入一粒微型薯,然后握住主手柄2和拉杆手柄3的手用力收合,至使鸭嘴播种口8开张,然后将播种器拿出第一个播种位置,下种管1底部的微型薯便掉出鸭嘴播种口8落入第一个播种位置,这时,拿出播种器后的播种口土壤部分下滑,在已播的微型薯上面盖上覆土,完成一个播种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由下种管、拉杆、鸭嘴播种口、拉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管(1)的底端一体的形成有一鸭嘴播种口(8),鸭嘴播种口(8)上设有鸭嘴开合轴(7),所述鸭嘴播种口(8)上连接有带拉簧(6)的拉杆(5),所述拉杆(5)的顶端为拉杆手柄(3),在拉杆手柄(3)下部设有拉杆限位板(4),拉杆限位板(4)固定在下种管(1)的侧壁上,拉杆限位板(4)上部的下种管(1)侧壁上设有主手柄(2),在所述鸭嘴播种口(8)的背面的外壁上设有深度定位板(10)和横向限位杆(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微型薯播种器,由下种管、拉杆、鸭嘴播种口、拉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管(1)的底端一体的形成有一鸭嘴播种口(8),鸭嘴播种口(8)上设有鸭嘴开合轴(7),所述鸭嘴播种口(8)上连接有带拉簧(6)的拉杆(5),所述拉杆(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蒂沈宝云张俊莲方子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宝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