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体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624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状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绕挂在在板状体输送方向上隔着间隔配置的旋转体上而能够被驱动的无接头的带状体或绳状体,以及,向与该带状体或绳状体的板状体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隔着间隔安装且可在输送侧对板状体进行支持的支持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状体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基板、采用玻璃基板的液晶板、太阳电池板等薄板状体的输送,以往使用的是带式输送机、辊式输送机、轮式输送机等输送装置,采用轮式输送机输送玻璃基板等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的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示于图9~附图说明图13。如图12所示,输送装置,从俯视角度看过去,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朝向平行方向具备有多组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向垂直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多列的轮式输送机a。如图9~图11所示,各轮式输送机a具有,框体b、以及、在该框体b上向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平行的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宽度较窄的多个水平配置的转轮c,转轮c虽未图示,但在现有众所周知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以同一圆周速度转动。如图12所示,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位于上游侧的多列的轮式输送机a的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下游端的转轮c、与、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位于下游侧的多列的轮式输送机a的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上游端的转轮c,是彼此在中心线方向上相邻地配置在同一中心线上的,这是为了使薄板状体e在输送时能够从上游侧轮式输送机a圆滑地转移到下游侧轮式输送机a上。在输送薄板状体e的场合,轮式输送机a的转轮c全部受到驱动而旋转。因此,被移送到上游侧轮式输送机a上的薄板状体e,在上游侧轮式输送机a上移动而被移送到下游侧轮式输送机a上,由下游侧轮式输送机a进一步进行输送。作为输送薄板状体的其它输送装置的例子,有日本特开平9-278181号公报所示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有对薄板状体的沿输送方向的两端附近进行支持的同时将薄板状体向下游方向输送的水平辊。但是,作为图9~图13所示的输送装置,当薄板状体e的前端部向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移动而处于尚未得到转轮c支持的单端支持状态时,将因自重而向下挠曲,因此,在薄板状体e的前端要转移到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下游侧的下一个转轮c上时,将与转轮c的外周面抵触而产生振动,其结果,有可能对薄板状体e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薄板状体e的前端转移到下游侧转轮c上时若与该转轮c抵触,则薄板状体e将受到下游侧转轮c的力的作用,其结果,有可能导致薄板状体e位置偏移而曲折前进,因此,现有的输送装置需要安装防止曲折前进的侧导向器。再有,若转轮c的外周面上附着尘埃,则尘埃也有可能附着到薄板状体e上。日本特开平9-278181号公报所示的输送装置,在左右的辊之间配置有位于给气板的上方的多孔质部件,从多孔质部件向薄板状体的下表面供给空气以防止尘埃附着到薄板状体的下表面上。但是,在薄板状体的前端要转移到下游侧辊上时,与图9~图13所示的输送装置同样,将与辊的外周面抵触。因此,与图9~图13的输送装置是同样,存在诸如薄板状体因振动而受到不良影响,或有可能曲折前进而为防止曲折前进需要安装侧导向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薄板状体在输送时的振动并能够防止其曲折前进,并且不必担心尘埃会附着到薄板状体上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具有绕挂在在板状体输送方向上隔着间隔配置的旋转体上而能够被驱动的无接头的带状体或绳状体,以及,向与该带状体或绳状体的板状体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隔着间隔安装且可在输送侧对板状体进行支持的支持体。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还可将所说带状体或绳状体从俯视角度看过去相对于板状体输送方向向垂直方向配置多列。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还可将所说带状体或绳状体从俯视角度看过去相对于板状体输送方向向平行方向配置多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还可将上游侧的带状体或绳状体的板状体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部分、与、下游侧的带状体或绳状体的板状体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从侧视角度看过去相重叠地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还可将所说旋转体及带状体或绳状体以被覆体进行覆盖,使得安装在该带状体或绳状体上的支持体的位于输送侧的顶部向上方突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还可设置对所说被覆体内进行排气的排气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能够减轻输送时板状体的振动,而且能够防止其曲折前进,因此,不会因进行输送而对板状体产生不良影响,能够使其质量保持完好,并且由于不需要侧导向器,因而能够降低设备费用,另外,由于利用排气机构对框体内部进行排气,因此,能够减少尘埃附着到安装在带状体或绳状体上的板状体支持体上的可能性,其结果,尘埃附着到板状体上的可能性减少从而影响其质量的可能性减少。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板状体输送装置中的输送装置本体的剖视侧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向视图。图4是图3的IV-IV向视图。图5是图1的V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图,该实施例中,从平面角度看过去,将输送装置本体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配置多列,并在薄板状体输送方向上配置多组。图7是图6的VII-VII向视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向视图。图9是应用于现有板状体输送装置中的轮式输送机的侧视图。图10是图9的X-X向视图。图11是图9的XI-XI向视图。图12是现有板状体输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该例中,从平面角度看过去,将轮式输送机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配置多列,并在薄板状体输送方向上配置多组。图13是图12的XIII-XIII向视图。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图4中,1是输送装置本体,输送装置本体1具有向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框体2。框体2,呈底面和两个侧面以及前后面被板状被覆体覆盖的长方体形成,其上表面形成有相对于长度方向横跨大约整个长度的开口2a。在框体2内的、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的上游端及下游端附近,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带轮3、4,在带轮3、4上绕挂有无接头且宽度较窄的带5。在带5的表面上,安装有突起状支持体7,该突起状支持体7的顶部在输送侧从开口2a向上方突出少许而能够对被输送的薄板状体6的下表面进行支持。突起状支持体7例如由树脂制造,其顶部如图5所示呈半圆形形成。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薄板状体6的被支持部位被划伤或附着尘埃。带轮3、4外嵌、固定其上的轴8、9,受到例如设置在框体2的外侧部位上的轴承的支持而能够自由旋转,轴8或9,是在现有众所周知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的。通过对轴8或9进行驱动,经带轮3、4带动带5转动,可使突起状支持体7随着带5的转动而移动。图1中,10是用来排放框体2内的空气的排风机等排气机构。如图6所示,从俯视角度看过去,上述输送装置本体1,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向垂直方向以既定间隔配置有多列,多列的输送装置本体1在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上配置有多组,所有输送装置本体1的突起状支持体7的上端在同一平面上。而相对于薄板状体输送方向D位于上游侧的输送装置本体1的下游侧端部、与、位于下游侧的输送装置本体1的上游侧端部,如图6所示,是彼此在宽度方向上相邻而呈嵌套状配置的,使得上游侧输送装置本体1的前端的带轮3与下游侧输送装置本体1的后端的带轮4的中心线在一条线上。从侧视角度看过去,上游侧输送装置本体1的前端的带轮3与下游侧输送装置本体1的后端的带轮4、带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智彦和田芳幸大野俊孝
申请(专利权)人: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