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088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搅拌装置和滴加管,搅拌装置置于反应釜内部,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滴加孔,滴加管穿过滴加孔使滴加管的出口位于反应釜内部的底部,使得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直接加至反应釜内部的物料中。将添加剂原料加至聚醚大单体与水的混合物的内部,添加剂原料从混合物的内部向外分散混合,混合均匀。且,添加剂原料能够与物料迅速混合,保证添加剂原料充分发挥其在该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不给其不正常消耗的机会,添加剂原料的实际配方与理论配方一致,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质量好,稳定。进一步在滴加管的出口端设置止回装置,防止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向流入滴加管内,降低了原料的加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用设备
,尤其是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水以外的第五种重要组成部分。聚羧酸作为新一代减水剂,具有掺量低、保坍性能好、混凝土收缩率低、分子结构可调性强、生产工艺简单和对环境的友好等优点。被公认为是混凝土外加剂今后的发展方向。聚羧酸减水剂是将包括聚醚大单体与水、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等主要成分混合后搅拌反应制备得到的。具体地是首先将聚醚大单体与水先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再将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即可。现有的反应釜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釜01、搅拌器02和滴加管03,所述搅拌器02置于反应釜01内部,所述反应釜01的顶部开设滴加孔,所述滴加管03的出口连接在所述滴加孔内;所述滴加管03的个数不限,可以依据加入原料的种类多少设置多个滴加管03,例如,设置2个滴加管03。因此,采用现有的反应釜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时,都是将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等加至聚醚大单体与水的混合物的表面,很容易出现物料搅拌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导致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等不能与釜内物料迅速混合,导致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等原料不正常消耗(其有效成分的挥发,特别是丙烯酸的自聚),从而导致实际配方与理论配方有差异,产品质量较差或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解决采用现有反应釜制备聚羧酸减水剂时,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等不能与釜内物料迅速混合,导致实际配方与理论配方有差异,产品质量较差或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搅拌装置和滴加管,所述搅拌装置置于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滴加孔,所述滴加管穿过所述滴加孔使所述滴加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底部,使得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直接加至反应釜内部的物料中。进一步地,所述滴加管的个数为多个。以方便多种原料同时加入。进一步地,所述滴加管的个数为两个。将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原料分为两类进行加入,即能保证搅拌均匀,又能减少反应釜的加工程序。进一步地,所述滴加管的出口位于与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相同水平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滴加管的出口端设置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保证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加入反应爸内的同时,能够防止反应爸内的物料反向流入滴加管内。具体地,所述止回装置采用单向阀。本技术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将滴加管的出口端延长至反应釜内部,保证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直接加至反应釜内部的物料中。即将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等添加剂原料加至聚醚大单体与水的混合物的内部,然后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添加剂原料从混合物的内部向外分散混合,混合均匀。而且,添加剂原料能够与反应釜内聚醚大单体与水的混合物物料迅速混合,保证添加剂原料充分发挥其在该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不给其不正常消耗的机会,尤其是能够防止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这类添加剂的自聚行为,进而保证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等添加剂原料的实际配方与理论配方一致,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质量好,稳定。进一步在在滴加管的出口端设置止回装置(单向阀),防止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向流入滴加管内,降低了原料的加入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反应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2和图3所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搅拌装置2和2个滴加管3,所述搅拌装置2置于反应釜1内部,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开设滴加孔11,所述滴加管3穿过所述滴加孔11使所述滴加管3的出口 31位于所述反应釜1内部的底部,使得经滴加管3加入的原料直接加至反应釜1内部的物料中。所述滴加管3的设置个数可以为多个,是不限制的,依据实际生产中需要的原料种类设定即可。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中设置了 2个滴加管3(分别记为A管和B管),将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等分为两组加入反应釜1内,其中引发剂和链转移剂作为一组从A管加入,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从B管加入。进一步为了保证搅拌效果,将滴加管3的出口 31设置在位于与所述搅拌装置2的搅拌叶片21的相同水平位置处。使得经滴加管3加入的原料进入反应釜的物料内部后即在搅拌叶片的带动下,迅速被搅拌分散至物料中,混合均匀。由于滴加管3的出口 31是开放式的,在滴加管3的出口 31伸入至物料内部时,反应釜1内的物料会流入滴加管3内至与反应釜1内的物料相持平。当然,在引发剂、链转移剂和丙烯酸(或其他活性小单体)等添加剂原料经滴加管3向反应釜内加入时,一定具有一定的压力,能够将滴加管3内的物料压出滴加管3,并将添加剂原料加入反应釜内部的物料中。但是这无形中增加了加入难度,因此,本技术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滴加管3的出口 31端连接设置止回装置4,所述止回装置保证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加入反应釜内的同时,能够防止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向流入滴加管内。具体地,采用单向阀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搅拌装置和滴加管,所述搅拌装置置于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滴加孔,所述滴加管穿过所述滴加孔使所述滴加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底部,使得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直接加至反应釜内部的物料中;所述滴加管的出口位于与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相同水平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加管的个数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加管的个数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加管的出口端设置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保证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加入反应釜内的同时,能够防止反应爸内的物料反向流入滴加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采用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搅拌装置和滴加管,所述搅拌装置置于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开设滴加孔,所述滴加管穿过所述滴加孔使所述滴加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底部,使得经滴加管加入的原料直接加至反应釜内部的物料中;所述滴加管的出口位于与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相同水平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伦但维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友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