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584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承载输送装置,包括:一伸缩臂、一传动带及一夹合装置。传动带与伸缩臂机械连接,并控制伸缩臂的水平位移,且传动带具有一传动面。夹合装置包括:一导引体、一上夹合主体及一下夹合主体。导引体具有第一导引端、第二导引端以及中央导引部。上夹合主体,具有第一夹合面。下夹合主体位于上夹合主体的下方,具有导引接触端以及第二夹合面,导引接触端沿着导引体表面运动,第二夹合面朝向第一夹合面,第一夹合面与第二夹合面分别位于传动带的传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上下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输送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夹合装置的承载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的制作工艺中,所有组件的制造、搬运及组装都会影响制作工艺合格率的好坏。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两基板对组而后将液晶灌注至两基板间。而基板一般置放于卡匣上,并利用承载输送装置进行搬运及装载的动作。请参照图1,图1所描绘的是伸缩臂与卡匣碰撞示意图。承载输送装置100具有伸缩臂103用以搬运卡匣101。如图1所示,卡匣101置放于机台105上,当承载输送装置100的伸缩臂103超过或不足机台105的标准高度107时,伸缩臂103便会与机台105或卡匣101发生碰撞。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承载输送装置100的操作人员未确实将承载输送装置100的伸缩臂103提升至机台105的高度即伸出或收回伸缩臂103而使伸缩臂103与机台105或卡匣101产生碰撞。如此会造成承载输送装置100、机台105、卡匣101甚至是卡匣101内的基板产生损坏。因而提高制作工艺上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合格率,进而减少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配置夹合装置的承载输送装置,迫使操作人员欲搬运及承载卡匣时必须将伸缩臂提高至适当高度才能进行手臂伸缩动作,方能对卡匣进行搬运或承载,以避免伸缩臂与卡匣或机台产生碰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承载输送装置,承载输送装置包括一伸缩臂、一传动带及一夹合装置。传动带与伸缩臂连接,并控制伸缩臂的水平位移,且传动带具有一传动面。夹合装置包括一导引体、一上夹合主体及一下夹合主体。导引体具有第一导引端、第二导引端以及中央导引部。上夹合主体具有第一夹合面。下夹合主体位于上夹合主体的下方,具有导引接触端以及第二夹合面,导引接触端沿着导引体表面运动,第二夹合面朝向第一夹合面,第一夹合面与第二夹合面分别位于传动带的传动面的至少一部份的上下两侧。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描绘的是伸缩臂与卡匣碰撞示意图。图2A所描绘的是伸缩臂及机台关系配置示意图。图2B所描绘的是伸缩臂位于第一位置示意图。图2C所描绘的是伸缩臂位于第二位置示意图。图2D所描绘的是导引接触端位于中央导引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承载输送装置101卡匣103、203伸缩臂105、205机台107标准高度200承载输送装置201卡匣202夹合装置203伸缩臂204传动带207a第一位置207b第二位置208上夹合主体209导引体209a第一导引端 209b第二导引端209c中央导引部211导引接触端213弹性组件214第一夹合面215枢轴点217下夹合主体219第二夹合面θ夹角L1第一导引端及第二导引端209b的位置L2第一导引端及第二导引端209a的位置L3伸缩臂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A,图2A所描绘的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伸缩臂及机台关系配置示意图。承载输送装置200具有夹合装置(未示于图2A中)、伸缩臂203及传动带(未示于图2A中)。承载输送装置200用以搬运及承载卡匣201。当将承载输送装置200定位于机台205时,承载输送装置200的伸缩臂203便可做升降的动作用以置放卡匣201于机台205上或将置放于机台205的卡匣201移动至他处。请参照图2B,图2B所描绘的是伸缩臂位于第一位置示意图。如图2B所示,伸缩臂203位于承载输送装置200上,用以搬运及承载卡匣。在承载输送装置200内部还配置一夹合装置202,用来控制伸缩臂203进行伸缩的位置。夹合装置202包括上夹合主体208、下夹合主体217、导引体209及弹性组件213。传动带204配置于伸缩臂203的下方,用以带动伸缩臂203进行伸缩。导引体209包括第一导引端209a、第二导引端209b及中央导引部209c。传动带204、上夹合主体208及下夹合主体217与伸缩臂203同时进行升降。导引体209固接于承载输送装置200内,当上夹合主体208及下夹合主体217与伸缩臂203一起升降时,上夹合主体208及下夹合主体217便沿着导引体209滚动或滑动。其中,导引接触端211例如是一滚轮或为一滑块,而弹性组件213例如为一弹簧。上夹合主体208位于伸缩臂203的下方并具有第一夹合面214。下夹合主体217位于上夹合主体208的下方。下夹合主体217具有导引接触端211以及第二夹合面219。导引接触端211沿着导引体209表面运动,第二夹合面219朝向第一夹合面214,第一夹合面214与第二夹合面219分别位于传动带204的传动面的至少一部份的上下两侧。导引体209的第一导引端209a与第二导引端209b为凹口部,导引体209的中央导引部209c为一平面。当下夹合主体217的导引接触端211位于导引体209的中央导引部209c时,下夹合主体217的第二夹合面219与传动带204的传动面接触,并与第一夹合面214夹合传动带204的传动面。在本实施例中,下夹合主体217大体上呈一L型体,当然并不以此形状为限制。此一L型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夹合面219,而于此一L型体的另一端则具有一导引接触端211,两端交接于此一L型体的转角处,并交接于一枢轴点215,下夹合主体217以枢轴点215为中心摆动。当伸缩臂203升降时,导引接触端211于导引体209的第一导引端209a及第二导引端209b间滚动。L型体的下夹合主体217具有一夹角θ,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夹角θ为一定值。而下夹合主体217的摆动幅度由下夹合主体217的导引接触端211沿着导引体209的表面所控制。当承载输送装置200欲将承载的卡匣搬运至一机台上时,其伸缩臂203必须先升至与机台高度相当的位置(如图2B所示的第一位置207a),方可将伸缩臂203伸出而不会使承载的卡匣碰撞机台。如图2B所示,当伸缩臂203升至第一位置207a时,导引接触端211位于第一导引端209a上,导引接触端211位于第一导引端209a的位置。由于第一导引端209a为一凹口部,因此下夹合主体217绕着枢轴点215旋转而倾斜。使第二夹合面219脱离传动带204。传动带204便可继续做传动的动作,间接使伸缩臂203可进行伸缩的动作。而同时两端分别固定于下夹合主体217及承载输送装置200上的弹性组件213则提供一抵靠力于下夹合主体217,使导引接触端211可持续抵住导引体209的第一导引端209a。其中,图2B~图2D所示的L1及L2分别代表第一导引端209a及第二导引端209b至地面的距离。请参照图2C,图2C所描绘的是伸缩臂位于第二位置示意图。欲将空的承载输送装置200承载位于一机台上的卡匣时,伸缩臂203必须先降至第二位置207b方可将伸缩臂203伸出而不会使伸缩臂203碰撞机台。因为此时,导引接触端211位于第二导引端209b上,第二夹合面219亦未卡合传动带204,弹性组件213亦提供一抵靠力于下夹合主体217,使导引接触端211可持续抵住导引体209的第二导引端209b。同时,第二夹合面219及下夹合主体217的夹角θ仍维持不变。请参照图2D,图2D所描绘的是导引接触端位于导引体中央导引部示意图。当下夹合主体217的导引接触端211位于导引体209的第一导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输送装置,包括:一伸缩臂;一传动带,与所述伸缩臂机械连接,并控制所述伸缩臂的水平位移,具有一传动面;以及一夹合装置,包括;一导引体,具有一第一导引端、一第二导引端以及一中央导引部;一上夹合主体,具有一第一夹合 面;以及一下夹合主体,位于所述上夹合主体的下方,具有一导引接触端以及一第二夹合面,所述导引接触端沿着所述导引体表面运动,所述第二夹合面朝向所述第一夹合面,所述第一夹合面与所述第二夹合面分别位于所述传动带的所述传动面的至少一部份的上下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和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