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物件输送给对其进行装饰的机器和将其由该机器送走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575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物件(15)进行装饰的装置,物件由一物件支座携带着沿一输送轨道(18)通过装置的各个处理站输送,该装置包括:一进料站(72),在其中将待印刷的物件(18)装入物件支座(14)中,一取出站(88),在其中从物件支座中取出印刷过的物件;离开输送机轨道一间距的至少一个分离站(36、37),在其中从一料槽(32)中逐个取出堆垛的待印刷的物件;以及至少一个印刷过的物件的聚集站(92、94)。在分离站中在堆垛的上方设有一个可来回移动的第一提升装置。此外,设有一接收各个物件的第一输送装置(43),其向进料站(72)的方向输送分离的物件。在取出站(88)中设有一可来回移动的第二提升装置(42),其将取出的物件转到第二输送装置(90)上,后者向聚集站(92、94)的方向输送物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物件的供给和送走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US 6 082 256已知一种这样的装置,其公开一种用于印刷CD的装置。待印刷的CD在堆垛的料槽中被送入一分离站,在分离站排空相应处于那里的料槽,同时将各个CD分离。各个CD然后被连续送向接收站,在接收站中将其放入物件支座中,其沿一输送轨道输送物件通过印刷机的各个处理站。印刷过的物件在一在印刷机的输送轨道中设置的取出站中从物件支座中取出并向一聚集站的方向输送,然后在聚集站中各个物件被再次堆垛于在那里设置的料槽中。总机的生产率也取决于各个需要的装置的生产率,即为了分离待印刷的物件并输给印刷机以及再将印刷过的物件从印刷机中送走和聚集的装置。在已知的在这里所考察的型式的装置中一种状况是可能的,即其中不可能充分利用实际的印刷机的最大生产率,因为分离和向印刷机输送待印刷的物件以及从印刷机中送走印刷过的物件和其聚集以一生产率实现,该生产率可能低于实际的印刷机的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开头所述型式的装置,使得可以显著地改进装置的最大生产率。基本上力求缩短时间,即用于物件的分离和紧接着将其向印刷机的输送所需要的操作时间。相应地对于印刷过的物件的操作也是如此,其从机械中取出并必须输给一聚集站,在聚集站将其再次堆垛于一个料槽中。该目的通过采用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案构思来达到。该方案构思可以概括如下在上述的物件的操作中规定的步骤和措施被分离并借此这样简化,即,为规定的装置配置不多的功能,从而可以优化各个步骤和用于其实施所需要的装置及其协同操作。这特别适用于任何的运动过程,其中将物件升高并紧接着输向一间距的搭桥,该间距具有一水平的部件。如果升高一方面例如与物件的分离相结合,并且另一方面其紧接着的继续输送是分离的措施,则为此采用的各个装置可以比这在已知的装置的相应的装置的情况中更快速或以更高的循环数运行。由于这一事实,即在应用本专利技术时各个装置可以更好地匹配于其各自带来的功能,在采用的装置的较小的复杂性方面一更大的明显性和也许更简单的构造也都是可能的。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一重要方面在于,两运动过程,亦即物件的升高和分离及其紧接着的继续输送,在时间上可以相互部分的重叠并因此部分地同时实现,相反在按现有技术的装置中,这些运动过程在时间上是一个接一个的。在任何情况下,通过本专利技术可达到的操作系统的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可以完全利用实际的印刷机的生产率,而不必忍受装置和/或操作过程的显著的复杂化。事实上输送带的应用和由此决定的各个物件的直线输送有助于装置的总体明了性并同样有助于可接近性。输送带的应用还具有优点,即,其相应的长度或多或少可自由选择。因此有可能沿带的输送路线设置各个附加的站,在其中例如将物件根据任何检验的结果例如印刷图象品质从输送系统中排出。物件在输送系统中的操作以通常的方式采用吸头来进行,各吸头可连接于一负压源并且吸取相应的物件,同时保持输送和其他的操作并然后再将物件释放。吸头应用于这样的目的一般是已知的,如例如由US-PS 5,520,107得出。附图说明附图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一总装置的大大简化的俯视图,其包括一印刷机和用于将物件输向该总装置和由其中送走的装置;图2示出第一输送梁连同第一用于待印刷的物件的提升装置的按图1的线II-II截取的简化剖面图;图3示出按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剖面图;图4示出按图2的线IV-IV截取的剖面图;图5示出包括分离待印刷的物件的站的区域的局部剖面的俯视图;图6示出物件从第一输送梁输入印刷机的物件支座的区域的示意图;图7示出第二输送梁连同第二用于印刷过的物件的提升装置的按图1的线VII-VII截取的简化的纵剖面图;图8示出该第二输送梁的透视的侧视图;图9示出第二提升装置放大的透视图;图10按图9的线X-X截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一个区域A,其具有实际的印刷机10;还包括一个区域B,其具有用于将待印刷的物件输向印刷机和将印刷过的物件从印刷机输向后置的装置、亦即输送系统的装置(图1)。印刷机10用于印刷平面的物件,例如CD、信用卡等。其具有多个构成为小车的物件支座14,其每一个在上面设有一物件15用的凹槽16。物件支座14在箭头17的方向沿一连续的输送轨道18运动,输送轨道18包括两个彼此水平间隔开的直线部分20、21和两个大致半圆形部分23、24,其与两直线部分20、21相互连接。为两直线部分20、21的每一个配置一图中未示出的螺旋输送机,其实现物件支座14沿直线部分20、21的输送。为两半圆形部分23、24的每一个分别配置一在水平面内旋转的在图中只示出的驱动轮25,其可以连续地或断续地旋转。这样的一种机械的可能的构造描述和示出于US-PS 6,082,256中。该PS的公开内容纳入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为了将待印刷的物件15输向印刷机的物件支座14并且为了将印刷过物件从印刷机10中送走,在区域B内设置两个曲线运行的输送带29、30。在输送到这些输送带时物件以成堆形式设置于料槽32中,其以通常的方式设有垂直的支持与导向轴34,后者穿过全部形成相应的堆垛的CD的各中心孔。每一料槽在下面具有一盘式基座33包括上面的边缘40。这样的料槽一般是通用的并且关于其具体构造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由于各个物件15逐个放入物件支座14的凹槽16中,在沿其延伸的很大部分平行的两输送带29、30的每一个的区域内设置一分离站36、37(图2和5),其中可以分别定位一个料槽,该料槽设有一堆待印刷的CD。在两直接并列设置的分离站36、37的每一个中设置一两部分的抓手装置,其可共同上下移动的抓手部分39a、b适应于料槽基座33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在闭合位置从下面抓住基座33的凸出的上面的边缘40,然后由一未示出的可移动的挡块停住料槽,该挡块紧密地设置在相应的输送带29、30的上面。在将抓手装置闭合和抓住基座33之后将其升起,从而料槽不再与一般连续循环的相应的输送带29或30接触并且位于料槽中的CD堆对准于提升或取出装置42的一在料槽上方以离相应的输送带29或30的相应间距设置的提升部分42a或42b,提升或取出装置42设置在第一构成为输送梁的输送装置43的远离印刷机10的一端的附近(图2)。输送装置43在两分离站36、37与一转盘44之间延伸,转盘44设有四个用于相应的物件15的凹槽并且定位在离输送轨道18的最近的直线部分20的较短距离处(图6)。输送梁设有一支座46,其用于支承一在垂直平面内循环的输送带,其构成为齿形带。为此在输送梁43的每一端安装一驱动辊或转向辊48、49,由其引导齿形带47。由图2~4可看出,齿形带47的下面的部分47a封闭一在支座46的下面上纵向延伸的槽形凹部51,其连接于负压源。沿支座46的纵向延伸按图4的图在其下面的边界表面上分别设置一个与其贴紧的沿齿形带的下面的部分47a的边缘部分的带形密封件53,其从下面夹住相应的边缘部分。图3中未示出该两密封件53。槽形凹部51经由多个连接通道54连接于一沿输送梁43的支座46延伸的负压管道56,其由图8可看出,并表示为第二构成为输送梁的输送装置90。在齿形带47上沿其纵向延伸安装各个吸头,使它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对物件(15)进行装饰的装置,所述物件由物件支座(14)携带着沿一输送轨道(18)通过装置的各个处理站输送,该装置包括:一进料站(72),在其中将待印刷的物件(15)装入物件支座(14)中;一取出站(88),在其中从物件支座中取出印刷过的物件;离开输送轨道一间距的至少一个分离站(36、37),在其中从一料槽(32)中逐个取出堆垛的待印刷的各个物件;至少一个聚集站(92、94),向其输送经印刷的物件;以及至少一个输送元件,其向进料站(72)或聚集站(92、94)的方向输送物件,其特征在于,在分离站(36、37)中设置至少一个可来回移动的第一提升装置(42),其从堆垛中逐个取出各个物件,并且设有一从第一提升装置(42)接收各个物件的第一输送装置(43),其向进料站(72)的方向输送物件,以及在取出站(88)中在相应位于其中的物件支座(14)的上面设置至少一个可来回移动的第二提升装置(42),此外还设有一第二输送装置(90),其接收由第二提升装置从物件支座(14)中取出的物体(15)并向所述至少一个聚集站(92、94)的方向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斯特芬D罗德费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内卡曼机器制造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