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耗低、糖度稳定的自动连续溶糖装置。该溶糖装置包括:供糖单元;接收从供糖单元供给的糖的溶糖单元;固液分离单元,该固液分离单元的入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溶糖单元连接,第二出口与第一流路切换部连接,该第一流路切换部与出糖口连接;以及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的出口与溶糖单元连接,入口与第二流路切换部连接,该第二流路切换部与工艺水供给口及第一流路切换部连接。第一流路切换部和第二流路切换部被设置成在第一流路状态与第二流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流路状态是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二出口与出糖口连通且工艺水供给口与加热单元的入口连通的状态,第二流路状态是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二出口与加热单元的入口连通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连续溶糖装置。
技术介绍
溶糖是大部分饮料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生产环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企业往往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或原料消耗,而溶糖装置是饮料企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大户。传统的溶糖方式有以下几类:1.间歇式低温溶糖:间歇式低温溶糖是将砂糖直接在常温水中溶解,在室温下通过搅拌使其溶解的方法。低温溶糖可以省去加热和冷却的过程,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口感好,但是缺点是溶解时间长,必须有严格卫生保护措施,糖浆不易储藏,需在短时间内生产使用完。2.间歇式热溶糖:间歇式热溶糖是通过将砂糖溶解在热水中,在溶解过程中保证一定的温度的方法。此方法是目前饮料企业应用最广泛的溶解方法。热溶糖得到的糖浆质量好,糖度高。但是缺点是糖浆和热水需要加热,能量消耗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溶糖效果好、糖度稳定、并且操作方便的自动连续溶糖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自动连续溶糖装置,包括:供糖单元;溶糖单元,该溶糖单元接收从所述供糖单元供给的糖;固液分离单元,该固液分离单元的入口通过初级糖浆供给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该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回流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该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二出口通过糖浆供给管与第一流路切换部连接,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通过出糖管与出糖口连接;以及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的出口通过热水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该加热单元的入口与第二流路切换部连接,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与工艺水供给口及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连接,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和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被设置成在第一流路状态与第二流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流路状态是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二出口经由所述糖浆供给管、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以及所述出糖管与所述出糖口连通,且所述工艺水供给口经由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入口连通的状态,所述第二流路状态是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二出口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以及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入口连通的状态。采用上述结构,在第一流路状态下,由于能够利用固液分离单元不断地将初级糖浆分离成已溶解糖浆和未溶解糖,将已溶解糖浆经由糖浆供给管、第一流路切换部、以及出糖管送出到出糖口,将未溶解糖经由第一回流管送回到溶糖罐,因此,注入溶糖单元的工艺水只要被加热到例如45-65°C左右即可,与现有的间歇式热溶糖相比,无需为了将砂糖完全溶解而将工艺水加热到80°C,并且与现有的间歇式冷溶糖相比,无需在溶糖单元中设置搅拌棒或振动装置并对其进行驱动,由此能够降低溶糖装置整体的能耗。并且,在例如溶糖装置被暂时停机而导致固液分离单元中的被分离出的已溶解糖浆冷却时,能够在第二流路状态下,将固液分离单元中的冷却了的已溶解糖浆输送到加热单元进行预热,由此能够避免溶糖装置所述输出糖浆的糖度因糖浆温度变化而不稳定。并且,上述预热是通过正常工作状态下对工艺水进行加热用的加热单元实现的,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另外,较佳的是,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是流量调节阀,该流量调节阀的入口通过所述糖浆供给管与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二出口连接,该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出口通过所述出糖管与所述出糖口连接,该流量调节阀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回流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所述工艺水供给口通过工艺水管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流管上的第一阀;设置在所述工艺水管上的第二阀;以及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一阀的上游侧与所述第二阀的下游侧的管路上的第三阀,在所述第一流路状态下,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二出口还经由所述糖浆供给管、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以及所述第二回流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在第一流路状态下,能够将规定量的已溶解糖浆送出到出糖口,将多余的已溶解糖浆送回到溶糖单元。因此,能够以合适的流量将糖浆从溶糖装置送出。并且,第一流路切换部为流量调节阀,该流量调节阀可以同时起到流路切换和出糖量调节的作用。因此,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另外,较佳的是,在所述出糖管上设有出糖流量计,该出糖流量计与所述流量调节阀联锁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设置在出糖管上的出糖流量计的测量结果对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出口的开度进行反馈控制,由此能够使出糖量稳定。另外,较佳的是,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旋风分离器,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流管连接,构成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一出口,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入口分别与所述初级糖浆供给管连接,构成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入口,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出口分别与所述糖浆供给管连接,构成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二出口。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初级糖浆良好地分离成已溶解糖浆和未溶解糖,能够提高溶糖质量。另外,较佳的是,所述初级糖浆供给管上设有离心栗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离心栗的上游侧。由此,能够避免杂质进入离心栗而造成离心栗的损坏,并且能够降低下游侧的固液分离单元的负担。另外,较佳的是,所述供糖单元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包括:倒糖料斗、第一出料阀、螺旋输送机、以及第二出料阀;所述第一出料阀设置在所述倒糖料斗的下方,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下端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阀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料阀设置在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上端出口的下方,所述溶糖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阀的下方。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设有螺旋输送机构,因此无需将倒糖料斗布置在溶糖单元的上方,将其布置在较低的位置即可,由此,操作人员的操作更加方便,溶糖装置整体也可以实现小型化。另外,较佳的是,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有改变该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速度的变频器,所述糖浆供给管上设有糖度测量仪,所述糖度测量仪与所述变频器联锁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设置在糖浆供给管上的糖度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对设置在螺旋输送机上的变频器进行反馈控制,由此,能够根据糖度的变化实时改变螺旋输送机的供糖速度,能够维持糖度的稳定。另外,较佳的是,所述加热单元具有管式换热器,该管式换热器通过蒸汽管与蒸汽供给口连接,在该蒸汽管上设有蒸汽调节阀,在所述热水管上设有热水温度传感器、热水流量计以及热水调节阀,所述热水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蒸汽调节阀联锁连接,所述热水流量计与所述热水调节阀联锁连接。由此,可以利用设置在热水管上的热水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对设置在蒸汽管上的蒸汽调节阀进行反馈控制,能够及时地利用蒸汽调节阀调节蒸汽供给量,进而维持工艺水的加热温度稳定,确保溶糖单元中的溶糖效果。并且,可以利用设置在热水管上的热水流量计对热水流量阀进行反馈控制,由此能够维持加热后的工艺水的供给量稳定,进而确保糖度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连续溶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符号说明:I供糖单元11倒糖料斗12第一出料阀13螺旋输送机131变频器14第二出料阀15操作台2溶糖单元21溶糖罐22喷射阀23温度传感器24工艺水注入口3固液分离单元31初级糖浆供给管311、332 离心栗32第一回流管33糖浆供给管331糖度测量仪34A?34D旋风分离器34IA?34ID旋风分离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连续溶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糖单元;溶糖单元,该溶糖单元接收从所述供糖单元供给的糖;固液分离单元,该固液分离单元的入口通过初级糖浆供给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该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回流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该固液分离单元的第二出口通过糖浆供给管与第一流路切换部连接,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通过出糖管与出糖口连接;以及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的出口通过热水管与所述溶糖单元连接,该加热单元的入口与第二流路切换部连接,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与工艺水供给口及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连接,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和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被设置成在第一流路状态与第二流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流路状态是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二出口经由所述糖浆供给管、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以及所述出糖管与所述出糖口连通,且所述工艺水供给口经由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入口连通的状态,所述第二流路状态是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所述第二出口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切换部、以及所述第二流路切换部与所述加热单元的入口连通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粤宁,殷红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