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卫星专利>正文

用于输送线体中跨多行线体的三位移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31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用于输送线体中跨多行线体的三位移行机,是由一个气缸推动三个移行支撑板,将三位移行板顶出线体面,将托盘顶起,驱动电机再带动移行板上安装的棍子,将托盘任意移行;移行机构,用于三行或多行线体的移行装置;安装在线体工位处,移行机其中的一个位置也是操作平台。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输送工件在本专机中可任意换线移行,达到到各个不同行的线体,同时也可给过本线体的下一工件让开输送通道,这样的作用既可移行到加工位置加工,又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下一待加工工件在本工位来不及处理的情况下,到达位于同行线体中下一个相同工位进行处理。可在一条线上安排多个相同工位处理工件,避开采用多个线体。提高了输送效率,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输送线体中为不同工件分流输送而起分行作用的三位移行机,属于物流输送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送线体的工位操作处理中,采用的是单输出单输入式的工位操作方式,即待加工工件到达工位,工位操作人员(或自动化)操作,加工完成后成品工件输出物流方式。它存在的不足之处为①当工位加工时间较长,待加件易滞留,影响效率。不易安排多个相同工位的同时加快效。②不容易将不同工件分离,如混线生产的产品,或者需分开不合格和合格的产品。而现阶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为采用多条输送线并行输送,设置多个在不同线体上的加工点提高效率;不合格品或者直接下线,或者采用多线方式输送,大大的提高了成本和占用的场地,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在两并行的输送线体中采用可使输送工件任意换线移行的横跨线体的三位移行机,这样的作用既可使工件移行到加工位置加工,又可让开原来的输送通道,让下一待加工工件在本工位来不及处理的情况下,到达位于同行线体中下一个相同工位进行处理。这样,在配置工位时可在一条线上安排多个相同工位处理工件,而避开了采用多个线体(每线体配置一个工位)的传统模式。而在工位上将操作工件立刻也可靠移行机分线输送,也避免了传统的分线操作后合线,再分线的输送模式,节约了资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由一个气缸推动三个移行支撑板,将三位移行板顶出线体面,将托盘顶起,驱动电机再带动移行板上安装的棍子,将托盘任意移行;移行机构,用于三行或多行线体的移行装置;安装在线体工位处,移行机其中的一个位置也是操作平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顶升气缸安装在顶升气缸安装架上,再通过与三位连接装置相接,从而带动三个移行位支撑板升降。工作时三位连接装置将三个移行位支撑板顶出,移行驱动装置直接转动移行棍子组,移行托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①以较小的机构解决了输送工件滞留问题,提高了效率。②实现了及时分流的作用,避免了线体的浪费。③节省时间,节省了资源。附图说明附图1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三位移行流程举例说明定义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1#托盘到达一号位置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2#托盘将在1#托盘入二号位置后,达到一号位置等待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2#托盘在一号位置上读写完毕,按b流程到达二号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1#托盘到达一号位置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2#托盘移行到位后,移行机下降,定位销定位2#托盘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2#托盘进入II号位置完成后,气缸拉回II工位定位架,将2#带工件的随行夹具从II号位置移动到I号位置,1#空随行夹具从III号位置移动到II号位置,等待填药完成的1#工件回随行夹具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机械手伸出,将1#工件放回托盘,机械手完成动作后,专机发出信号,②号读写器将把从填药专机传递过来的工件是否合格的信息写入载码体。完成后,发出信号给气缸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附图10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当1#工件返回托盘后,机械手缩回,气缸接到信号后,推动(或者拉回)II工位定位架,2#带空工件的随行夹具从I位置(或III位置)到达II号位置,而已完成的1#工件则从II运行到III位置(或I位置)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1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中气缸推动到位后,给出信号,机械手伸出,夹取2#空工件。抓取完成后,气缸拉回(或伸出)II工位定位架,机械手转动,将2#工件送入螺旋添料站,,气缸动作完成后,发出信号给移行机,移行机顶升移行时的状态示意1中的1是移行位支撑板,2是移行棍子组,3是移行驱动装置,4是三位连接装置,5是顶升气缸安装架,6是顶升气缸。图2中的7是机械手,8是待料区III号位置,9是待料区II号位置,10是待料区I号位置,11是工件定位架,12是推动气缸,13是2号停止器,14是1号停止器,15是三位移行机,16是3号停止器,17是未装料输送线,18是已装料输送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顶升气缸6安装在顶升气缸安装架5上,再通过与三位连接装置4相接,从而带动三个移行位支撑板1升降。工作时三位连接装置4将三个移行位支撑板1顶出,移行驱动装置3直接转动移行棍子组2,移行托盘。实施例,由一个气缸推动三个移行支撑板,将三位移行板顶出线体面,将托盘顶起,驱动电机再带动移行板上安装的棍子,将托盘任意移行;移行机构,用于三行或多行线体的移行装置;安装在线体工位处,移行机其中的一个位置也是操作平台。下面以三位移行机进行螺旋装药工位流程说明移行装置,包括一台连动式三位顶升移行机,其功能是实现待料区位置、未装料输送线、已装料输送线三行线体的移行输送。装置位于待料区,气缸推动II工位定位架在滑槽中往复运动,实现托盘在待料区I,II,III位置相互移动。并准确定位。分步动作依次如附图4-附图11。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a.1#随行夹具带着空工件到达一号位置,检测开关判断工件是否为本螺旋装药所需的工件,若不是,且前方站点没满位,则停止器放行通过(若是,1号停止器放行)。b.工件达到二号位置后,2号停止器止挡,移行装置顶升移行,将工件送入II号位置。而2#托盘达到一号位置等待(1号停止器止挡),如图4。c.移行到II号位置后,移行机下降,检测开关发出信号后,2#托盘按b流程到达二号位置,如图5。d.机械手抓取1#工件,缩回。e.机械手缩回后,气缸推动II工位定位架在滑槽中运动,使1#空随行夹具从II号位置移动到III号位置,而机械手旋转到螺旋压装专机压装。移行装置再将二号位置的2#托盘移行到II号位置,如图6f.2#托盘移行到位后,移行机下降,定位销定位2#托盘,如图7。g.气缸拉回II工位定位架,将2#带工件的随行夹具从II号位置移动到I号位置,1#空随行夹具从III号位置移动到II号位置,如图8。h.机械手添料完成后,夹取已完成工件旋转到位。i.机械手伸出,将1#工件放回托盘,读写器将把从填药专机传递过来的工件是否合格的信息写入载码体。完成后,发出信号给气缸,如图9。j.1#工件返回托盘后,机械手缩回,气缸推动(或者拉回)II工位定位架,2#带空工件的随行夹具从I位置到达II号位置,而已完成的1#工件则从II运行到III位置,如图10。k.气缸推动到位后,给出信号,机械手伸出,夹取2#空工件。l.气缸拉回II工位定位架,机械手转动,将2#工件送入螺旋添料站,移行机顶升移行。如图11m.顶升移行机将完成好的1#工件移行到1号位置,工件随线体输送走。权利要求1.用于输送线体中跨多行线体的三位移行机,其特征是由一个气缸推动三个移行支撑板,将三位移行板顶出线体面,将托盘顶起,驱动电机再带动移行板上安装的棍子,将托盘任意移行;移行机构,用于三行或多行线体的移行装置;安装在线体工位处,移行机其中的一个位置也是操作平台。2.用于输送线体中跨多行线体的三位移行机,其特征是顶升气缸(6)安装在顶升气缸安装架(5)上,再通过与三位连接装置(4)相接,从而带动三个移行位支撑板(1)升降;工作时三位连接装置(4)将三个移行位支撑板(1)顶出,移行驱动装置(3)直接转动移行棍子组(2),移行托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输送线体中跨多行线体的三位移行机,其特征是由一个气缸推动三个移行支撑板,将三位移行板顶出线体面,将托盘顶起,驱动电机再带动移行板上安装的棍子,将托盘任意移行;移行机构,用于三行或多行线体的移行装置;安装在线体工位处,移行机其中的一个位置也是操作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星鲁浬邰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郑卫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