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收纳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510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实现提高运送能力的物品收纳设备。控制装置在以不同的收纳部(1)为收纳对象,指令多个物品入库的情况下,为了使多个物品运送用移动体(4)的各自所具备的多个物品转载装置(12)位于与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由多个物品转载装置(12)进行将物品从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接收的接收用转载,接着,使多个物品运送用移动体(4)的各自所具备的多个物品转载装置(12)位于与要收纳接收了的物品的收纳部(1)相对应的架侧的物品转载装置上,将接收了的物品转载,以收纳在收纳部(1)中,进行控制多个物品运送用移动体(4)的水平移动、多个物品转载装置(12)的升降运动以及多个物品转载装置(12)的转载运动的同时入库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物品收纳架和在该物品收纳架和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之间运送物品的堆装起重机等移动体的物品收纳设备。在这种物品收纳设备中,为了缩短入库及出库的作业时间,希望提高运送能力。
技术介绍
因此,在以往的收纳设备中,设有可相对于物品运送用移动体自由升降的升降台,在该升降台上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二个物品转载装置的收纳设备(例如参照JP2000-229708)。在该第1种公知构造中,由于能够通过水平移动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及升降驱动升降台,由二个物品转载装置分别转载物品,能够由一台物品运送用装置同时运送二个物品,提高了运送能力。此外,在其他以往的物品收纳设备中,也有作为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在以同一轨道上水平移动的状态下设置二台,作为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以设置于收纳架两侧肋的状态下设置二个,在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中,一方的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在一方的入出库用物品支持部与物品收纳架之间进行物品运送,另一方的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在另一方的入出库用物品支持部与物品收纳架之间进行物品运送的收纳设备(例如参照JP2002-175117)。在该第2种公知结构中,在水平方向上,在物品收纳架的中央部分设有共有范围,在该共有范围的两端设有单独范围。对于共有范围,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的任一个均可进入,但限制在共用范围内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同时地进入,以防止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发生相互冲突。并且,在二个单独范围内,能够由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同时地进行物品运送,可提高运送能力。在上述的第1种公知构造中,由于在升降台上沿水平方向并列地具有二个物品转载装置,在将物品收纳架的多个收纳部中的不同收纳部作为收纳对象,指令二个物品入库的情况下,或在将物品收纳架的多个收纳部中的不同收纳部作为取出对象,指令二个物品出库的情况下,要对不同的收纳部一个个地转载物品。即,在二个物品向不同的收纳部入库的情况下,在将二个物品收纳在不同的收纳部地转载时,首先,使二个物品转载装置中一方的物品转载装置位于与要收纳的收纳部相对应的架子一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以收纳在收纳部中的状态转载,并收纳一个物品。此后,使另一方的物品转载装置位于与要收纳的收纳部相对应的架子一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以收纳在收纳部中的状态转载,并收纳剩余的一个物品。因而,虽然在一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上具有二个物品转载装置,但对于相对收纳部的转载只能得到一个物品转载装置的运送能力,具有不能实现提高运送能力的问题。在上述第2种公知构造中,虽然设置了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但由于对于物品收纳架的共有范围,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不能同时地进入,在该共有范围内,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不能同时地进行物品运送。因而,在对共有范围的物品收纳架的一部进行的物品运送中,只能得到一物品运送用移动体的运送能力,具有不能实现提高运送能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的技术问题,其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有效提高运送能力的物品收纳设备。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物品收纳设备包括具备排列为水平的多行和上下方向的多列的多个收纳部的物品收纳架;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地设置,对前述物品收纳架入出库用的多个物品支持部;用于在前述收纳部和前述物品支持部之间运送物品,可在单一的轨道上水平移动的多个移动体;前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可升降、用于在前述收纳部或前述物品支持部与前述移动体之间转载物品的转载装置;用于控制前述移动体和转载装置的运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前述多个移动体能够设置于与前述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对与前述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物品同时地转载物品,前述控制装置为了将前述转载装置移动到与前述多个收纳部的分别相对应的架侧的物品转载装置及与前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装置上,控制前述移动体的水平移动及前述转载装置的升降运动,并且,为了前述转载装置在前述架侧的物品转载装置及前述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对前述收纳部及前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进行物品转载,控制前述转载装置的转载运动,在以前述物品收纳架的多个收纳部中的不同收纳部作为收纳对象,指令多个物品入库的情况下,为了使前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的多个前述转载装置位于与前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由该多个转载装置将物品从前述入出库用物品支持部接收,使前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的多个前述转载装置位于与前述物品收纳架的要收纳接受了的物品的收纳部相对应的架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将接收了的物品转载,以收纳在收纳部中,进行控制前述多个移动体的水平移动、前述多个转载装置的升降运动以及前述多个转载装置的转载运动的多个入库处理。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在以前述物品收纳架的多个收纳部中的不同收纳部作为取出对象,指令多个物品出库的情况下,为了使前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的多个前述转载装置位于与前述物品收纳架的要取出的收纳部相对应的架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由该多个转载装置进行将物品从前述收纳部取出的取出用转载,使前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的多个前述转载装置位于与前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将取出了的物品向前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中转载,进行控制前述多个移动体的水平移动、前述多个转载装置的升降运动以及前述多个转载装置的转载运动的多个出库处理。从而,通过有效地利用多个移动体,使物品的入库及出库更加高效。其他实施例的物品收纳设备包括具备排列为水平的多行和上下方向的多列的多个收纳部的物品收纳架;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地设置,对前述物品收纳架入出库用的多个物品支持部;用于在前述收纳部和前述物品支持部之间运送物品,可在单一的轨道上水平移动的第1移动体和第2移动体,前述第1移动体具备第1升降支柱,前述第2移动体具备第2升降支柱;可沿前述第1升降支柱升降,用于在前述收纳部或前述物品支持部与前述第1移动体之间转载物品的第1转载装置;可沿前述第2升降支柱升降,用于在前述收纳部或前述物品支持部与前述第2移动体之间转载物品的第2转载装置, 其特征为,前述第1移动体在从接近前述第2移动体一方的端部向实质上离开水平方向的区域中,具有单一的前述第1升降支柱,前述第2移动体在从接近前述第1移动体一方的端部向实质上离开水平方向的区域中,具有单一的前述第2升降支柱。在这种结构中,为了导引转载装置的升降,仅在移动体上直立设置单一的升降支柱即可,如此可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并且,由于直立设置一方的移动体的升降支柱的场所为从接近另一方的移动体一方的端部实质性地离开水平方向的区域,升降支柱不会成为障碍,在水平移动方向上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可位于尽可能接近的位置上。因而,能够在使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位于在与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收纳部的各自相对应的架的物品转载装置上的同时,由二台物品运送用移动体运送多个物品,由此可进行高效的物品运送。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物品收纳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堆装起重机的侧视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物品收纳设备的框图。图4为示出同时入库处理(多个入库处理)的堆装起重机的动作图。图5为示出第一单独入库处理的堆装起重机的动作图。图6为示出第二单独入库处理的堆装起重机的动作图。图7为示出同时出库处理(多个入库处理)的堆装起重机的动作图。图8为示出第一单独出库处理的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品收纳设备,包括:具备排列为水平的多行和上下方向的多列的多个收纳部的物品收纳架;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地设置,相对所述物品收纳架入出库用的多个物品支持部;用于在所述收纳部和所述物品支持部之间运送物品,可在单一的轨道上水平移动的多个移动体;所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可升降、用于在所述收纳部或所述物品支持部与所述移动体之间转载物品的转载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移动体和转载装置的运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多个移动体能够设置于与所述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对与所述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物品同时地转载物品,所述控制装置为了将所述转载装置移动到与所述多个收纳部的分别相对应的架侧的物品转载装置及与所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装置上,控制所述移动体的水平移动及所述转载装置的升降运动,并且,为了所述转载装置在所述架侧的物品转载装置及所述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对所述收纳部及所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进行物品转载,控制所述转载装置的转载运动,在以所述物品收纳架的多个收纳部中的不同收纳部作为收纳对象,指令多个物品入库的情况下,为了使所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的多个所述转载装置位于与所述入出库用的物品支持部相对应的入出库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由该多个转载装置将物品从所述入出库用物品支持部接收,使所述多个移动体的各自上所具备的多个所述转载装置位于与所述物品收纳架的要收纳接受了的物品的收纳部相对应的架侧的物品转载位置上,将接收了的物品转载,以收纳在收纳部中,进行控制所述多个移动体的水平移动、所述多个转载装置的升降运动以及所述多个转载装置的转载运动的多个入库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本和史上田雄一塚本邦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