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耀平专利>正文

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480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仓的缓冲布料装置,是在筒仓内固定一根中心柱,在中心柱上盘旋有一条或多条螺旋滑道,螺旋滑道入口连通筒仓进料口;筒仓上部设置有一个环绕中心柱作回转运动的回转桥,可升降的布料回转桥通过钢丝绳悬垂在回转桥的下方,一个上端连接有环形导料斜槽的封料筒活动套装在螺旋滑道的外面,并将环形导料斜槽与布料回转桥固定连接,使封料筒可以随布料回转桥一同升降、回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可以使物料通过螺旋滑道以滑落的方式到达布料回转桥,再以最小的落差自由落体到筒仓内的物料层表面。这种布料方式可有效防止块状物料由进料口直接落下造成的物料破碎,特别适合于块状物料的布料,物料破碎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存储固体物料的筒仓,特别是涉及筒仓的布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筒仓布料装置适合于块状固体物料的布料。
技术介绍
筒仓是一种用于存储并能够方便卸出散装物料的大型装置,广泛应用于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和粮食等工业系统。CN 1724318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落地平底先进先出式筒仓,该筒仓在筒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环形回转室和环形回转桥,环形回转室与落料环槽连通,卸料时,筒仓内内倾角以上的物料可以直接自然流入落料环槽内,内倾角以下的物料则通过环形回转室和环形回转桥的回转,从底部开始,一层层地输送到落料环槽中,从而使筒仓内整体实现了先进先出的卸料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筒仓底部物料存储很长时间无法出料的问题以及物料在卸料口上方结拱的现象。但是,上述筒仓装置采用了一种比较传统和简单的布料方式,将物料从位于筒仓顶部的进料口直接送入筒仓内存储,物料由进料口至到达存储物料表面为一段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进料方式用于存储粉状物料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对于块状物料,如洗精煤、玉米等,则会大大增加物料的破碎率,这是物料存储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大型筒仓提供一种缓冲布料装置,以解决因直接进料而造成块状物料破碎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包括有一根中心柱,垂直固定在筒仓的中心位置;一条或多条盘旋在中心柱上的螺旋滑道,螺旋滑道的入口与筒仓进料口连通;一个回转中心,连接在筒仓顶部,并套在中心柱和螺旋滑道的外边;一个或多个回转桥,其外端放置在筒仓壁上的环形轨道上,内端与回转中心固定连接,呈水平状态,由驱动装置驱动,与回转中心一起环绕中心柱作回转运动;与回转桥相对应的布料回转桥,通过钢丝绳悬垂在回转桥的下方,由升降驱动器控制其的升降,并随回转桥一同回转,布料回转桥上安装有布料装置;一个封料筒,活动套装在螺旋滑道的外面,其上端连接有环形导料斜槽,在环形导料斜槽的最低处设有出料口,环形导料斜槽的出料口处固定连接在布料回转桥上,使封料筒随布料回转桥一同升降、回转。所述的螺旋滑道可以自上而下均盘旋在中心柱的外边,然而,这样的结构势必会导致套装在中心柱和螺旋滑道外部的回转中心直径和体积过大。因此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将中心柱设计为中空结构,将螺旋滑道分离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包覆在回转中心的上半部分可以设置在中心柱的内部,下半部分盘旋在中心柱的外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回转中心的体积。其中,螺旋滑道的螺旋角以20°~70°为宜,与之相适应,封料筒上端连接的环形导料斜槽的倾斜度应在10°~80°之间。安装在布料回转桥上的布料装置,可以是皮带机、螺旋机、刮板机等结构输送机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通过螺旋滑道、封料筒、回转桥、布料回转桥之间的合理配合,可以使块状物料从进料口基本上以滑落的方式到达布料回转桥,最后仅以最小的自由落体落差从布料回转桥上落到筒仓内的物料层表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块状物料由进料口直接落下造成的物料破碎率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筒仓缓冲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筒仓缓冲布料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中心柱10、螺旋滑道9、回转中心7、回转桥5、布料回转桥14、布料装置15、封料筒12和环形导料斜槽11。中心柱10垂直固定在筒仓的中心位置;螺旋滑道9设置在中心柱10上,其入口与筒仓进料口8连通,出口直接到达筒仓底部。在筒仓壁1上部的周边设置有一圈环形轨道3,筒仓中部设置有一个回转中心7,该回转中心7套装在中心柱10和螺旋滑道9的外部;回转桥5的一端放置在环形轨道3上,另一端与回转中心7固定连接,呈水平状态横亘在筒仓内,由固定在回转桥外端上的驱动装置4驱动,带动回转中心7,一起环绕中心柱10作回转运动。在回转桥5的下方,通过钢丝绳2连接有布料回转桥14,并由固定安装在回转桥5内端上的升降驱动器6控制布料回转桥14的升降,布料回转桥14可以随回转桥5一同回转。在布料回转桥14上还安装有布料装置15。中心柱10为中空结构,螺旋滑道9分两部分设置在中心柱上,其中包覆在回转中心7内的部分设置在中心柱10的内部,下部则盘旋在中心柱10的外部。在螺旋滑道9的外面活动套装有一个封料筒12,其上端连接一个环形导料斜槽11,环形导料斜槽11的最低处设有出料口13,环形导料斜槽11通过出料口14与布料回转桥14固定连接,从而,封料筒12可以跟随布料回转桥l4一同升降、回转。本专利技术筒仓缓冲布料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开始进料前,将连接在回转桥下面的布料回转桥调整到最低处,使与其连接的封料筒底部与筒仓底部留有一定的间隙。块状物料由筒仓进料口进入筒仓内,经由螺旋滑道滑落到筒仓底部,从封料筒与筒仓底部的间隙中流出,在筒仓底部自然堆积。当堆积的物料将封料筒下面与筒仓底部的间隙掩埋后,会自然在封料筒内囤积,将封料筒内填满,然后经由封料筒上端连接的环形导料斜槽滑落到布料回转桥上。此时开启回转桥,使回转桥带动布料回转桥作回转运动,同时布料回转桥上的布料装置开始工作,将物料输送分布到筒仓底部的各个平面上,使筒仓内的物料层表面布平。待物料层表面逐渐升高,达到布料回转桥的高度后,启动升降驱动器,通过钢丝绳将布料回转桥提升一定的高度,再重复上述布料过程,均匀回转布平一层新的物料。如此反复,逐渐上升,始终保证块状物料以最小的落料距离到达筒仓内物料层表面,最大限度地将破碎率降到最低。权利要求1.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包括有一根中心柱(10),垂直固定在筒仓的中心位置;一条或多条盘旋在中心柱(10)上的螺旋滑道(9),螺旋滑道(9)的入口与筒仓进料口(8)连通;一个回转中心(7),连接在筒仓顶部,并套在中心柱(10)和螺旋滑道(9)的外边;一个或多个回转桥(5),其外端放置在筒仓壁(1)上的环形轨道(3)上,内端与回转中心(7)固定连接,呈水平状态,由驱动装置(4)驱动,与回转中心(7)一起环绕中心柱(10)作回转运动;与回转桥(5)相对应的布料回转桥(14),通过钢丝绳(2)悬垂在回转桥(5)的下方,由升降驱动器(6)控制其的升降,并随回转桥(5)一同回转,布料回转桥(14)上安装有布料装置(15);一个封料筒(12),活动套装在螺旋滑道(9)的外面,其上端连接有环形导料斜槽(11),在环形导料斜槽(11)的最低处设有出料口(13),环形导料斜槽(11)的出料口(13)处固定连接在布料回转桥(14)上,使封料筒(12)随布料回转桥(14)一同升降、回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其特征是中心柱(10)为中空结构,螺旋滑道(9)包覆在回转中心(7)的部分可以设置在中心柱(10)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其特征是螺旋滑道(9)的螺旋角为2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其特征是环形导料斜槽(11)的倾斜度为10~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布料装置(15)可以是皮带机、螺旋机、刮板机中的一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仓的缓冲布料装置,是在筒仓内固定一根中心柱,在中心柱上盘旋有一条或多条螺旋滑道,螺旋滑道入口连通筒仓进料口;筒仓上部设置有一个环绕中心柱作回转运动的回转桥,可升降的布料回转桥通过钢丝绳悬垂在回转桥的下方,一个上端连接有环形导料斜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筒仓缓冲布料装置,包括有:一根中心柱(10),垂直固定在筒仓的中心位置;一条或多条盘旋在中心柱(10)上的螺旋滑道(9),螺旋滑道(9)的入口与筒仓进料口(8)连通;一个回转中心(7),连接在筒仓顶部,并套在中心柱( 10)和螺旋滑道(9)的外边;一个或多个回转桥(5),其外端放置在筒仓壁(1)上的环形轨道(3)上,内端与回转中心(7)固定连接,呈水平状态,由驱动装置(4)驱动,与回转中心(7)一起环绕中心柱(10)作回转运动;与回转桥( 5)相对应的布料回转桥(14),通过钢丝绳(2)悬垂在回转桥(5)的下方,由升降驱动器(6)控制其的升降,并随回转桥(5)一同回转,布料回转桥(14)上安装有布料装置(15);一个封料筒(12),活动套装在螺旋滑道(9)的外面,其上 端连接有环形导料斜槽(11),在环形导料斜槽(11)的最低处设有出料口(13),环形导料斜槽(11)的出料口(13)处固定连接在布料回转桥(14)上,使封料筒(12)随布料回转桥(14)一同升降、回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平
申请(专利权)人:朱耀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