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货物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4287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堆叠货物的载荷固定装置,其包括具有接触面的主体部件,所述接触面适合于接合一对堆叠货物中的每一个的侧部。柔性部件、例如带的一端被连接至主体部件。柔性部件延伸通过位于堆叠物品之间建立出来的空间,且其另一端被固定至支承堆叠物品的承载部件。最佳地是,当预期作用力施加至堆叠物品的两侧时,有载荷固定装置放置于堆叠物品的任一侧,以便将在运输堆叠物品期间所产生的作用力限制在两个方向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叠货物固定装置,并特别涉及一种被设计成与 堆叠货物的部分接触以抵抗在运输期间施加至货物的作用力的装置, 特别是抵抗横向力。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拉紧的柔性部件将被运输的载荷固定至承载 部件上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比如货盘或其他支承结构、平板车。当 运输木材、管路等类似物是尤其如此的。在这些装置中,将一根或多 根带捆住载荷,或是位于堆叠载荷之间。通常,其一端首先被连接至 承载部件,另一端随后被固定。然后,带被适当地拉紧,以使载荷保 持固定。图1示出了用于固定堆叠货物的一种典型的装置,其中载荷 对1、 3、和5堆叠在支承结构或承载部件9的表面7上。带11位于载 荷3和5之间,且带13的端部以传统方式在绞盘机构15处被固定至 承载部件。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承载部件9的另一侧以同样 的方式固定。虽然在图中未示出,额外的带应跨过载荷对5的顶部。在运输多垛或堆叠物品时,将出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由于运输 期间产生的加速力,物品之间容易出现相互移动。这样的移动可能导 致堆叠物品不能被固定,并且从承载部件上跌落。如图1所示,对于 两个或多个物品的一叠中的中间堆垛来说,这一问题尤其严重。尽管 现有的固定方法增加了中间物品的稳定性,但是这些物品只是在边缘 部位通过与位于其上或其下的物品之间的摩擦接触来进行固定,使得当固定物品的车辆急转弯,或者是固定物品的船只遇到风浪时,物品 仍然容易响应由此产生的横向加速力而产生横向位移。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装置及方法,以在运输期间更好地固 定载荷。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载荷固定装置,满足了这一需求,所述 载荷固定装置有效地抵抗在堆叠物品运输期间产生的负荷,特别是横 向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运输期间固定堆叠物品的改 进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荷固定装置,其用于与堆叠载 荷或物品的侧部接合,并且抵抗载荷或物品运输期间可能产生的作用 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一组或多组堆叠载荷或物品 的方法,在载荷运输期间,提供有在堆叠载荷侧部将其固定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荷固定装置的组合,其中所述 装置与现有的环和带或索带一起使用。随着阅读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固定堆叠物品至承载部件的方法,所 述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提供至少第一和第二载荷,第一载荷位于 承载部件表面,第二载荷叠置位于第一载荷之上,在第一和第二载荷 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第一载荷抵抗部件定位为倚靠各载荷的一侧, 并且利用第一柔性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一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 第一载荷抵抗部件,另一端被固定至承载部件,第一柔性部件穿过所述空间。根据第一和第二载荷的位置,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可以定位于各载 荷的另一侧,并且通过第二柔性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二柔性部件的 一端被连接至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另一端固定至承载部件,第二柔性 部件穿过所述空间。利用第一或第一和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多个第一和第二载荷可以 放置位于承载体上用于固定。另外,更多的载荷对可以置于承载体上, 载荷抵抗部件用于将相邻的载荷固定在一起。根据载荷和承载部件的 结构形式,载荷抵抗部件可以定位于载荷的一侧或两侧,或定位于其 端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载荷固定组件,其使用了载荷抵抗部 件和柔性部件。在此实施例中,载荷抵抗部件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 有一对载荷承载表面,柔性部件的一端被固定至载荷抵抗部件的主体 的中心部分。通常,主体的中心部分与一对载荷承载表面之间的间隔 对齐。柔性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允许将其固定至承载部件以及 随后被拉紧。主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伸长的肋板,所述肋板穿越主体的纵轴 方向延伸和/或沿主体的长度延伸,载荷承载表面通常垂直于肋板所处 的平面。环或其他的固定装置可以连接至柔性部件的一端,主体中心 部分适合于将所述环保持在其上。主体的中心部分可以具有凹口,由 此,在拉紧柔性部件期间,环适合于与凹口接合。柔性部件可以是各 种类型,且优选的类型包括带子、缆线、链条及类似物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需要将载荷抵抗部件形成为主体,所述主体具有载荷承 载表面,其分别在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分上延伸。可以采用一块或多块 加强肋板,它们沿主体长度和/或穿越主体长度。纵向延伸的肋板(一块或多块)可以在大致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分的载荷承载表面平行的 方向上延伸。载荷抵抗部件包括凹口,其形成于第一和第二主体部分 之间,凹口适合于与环接合,以便所述环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 间被固定至主体,所述环适合于连接至柔性部件的一端,以利用载荷 承载表面固定载荷。凹口可以被定位成将主体分开,使得第一主体部 分的长度大于主体长度的一半。主体可以是细长形,且第一主体部分的载荷承载表面的宽度小于 第二部分的载荷承载表面的宽度。与第一部分对齐的肋板的第一段的 宽度可以小于与第二部分对齐的肋板的第二段的宽度,宽度差形成了 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止动件,允许环在第一部分和第一段上滑动并 到达凹口,止动件限制了环的转动。第一和第二部分和/或肋板中可以 包括开口,且载荷承载表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用以当接触货 物时,增加表面的抓持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在使用期间利用安全机构来将环保持在 凹口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包括沿主体长度滑动的壳体。在 开启位置,壳体使凹口暴露,以便将环连接或移去。在锁定位置,壳 体的一部分覆盖住环,以将其保持在凹口内。也可采用在使用期间将 环保持在凹口内的其他机构,如枢转臂或类似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固定堆叠货物的现有技术的透视图2和3示出了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堆叠货物的透视图4示出图2中放大局部视图5a和5b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6为具有环和带的载荷固定装置的放大的透视图; 图7是另一种载荷固定装置的载荷抵抗部件的透视图8a和8b是图7中的载荷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安全锁 销的操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明显改善了运输承载体(例如卡车或其他的车辆)上的堆 叠货物的能力,或者例如适合用于车辆的支承结构的中转承载体(如 货盘及类似物)上的运输能力。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在堆叠物品的 顶部施加限制力,并且对横向力的阻抗作用最小。本专利技术与此不同, 其允许阻抗力施加至堆叠物品的侧部。在物品运输期间,这种结构对 于堆叠物品来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图2-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特别参照图5a-6,载荷固定 装置包括主体20,其具有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3。各部分均具有 大体的平面25和27。主体20还包括肋板29,其具有第一段31和第 二段33,肋板沿着主体20纵向延伸,并且大体垂直于表面25和27。 在如下所述的装置使用期间,肋板为主体和表面25和27提供强度。 主体20连接环35和带37,以固定堆叠载荷,下面将对其进行更详细 的描述。特别参照图6,主体20具有凹口34,其将肋板段31和33以及主 体部分21和23分开。凹口 34适合于容纳三角形环35的角部。环的 另一部分通过环端38被连接至带37。与凹口相一致,边缘36形成在 主体部分23的末端,该边缘36作为止动件防止方向"A"上的移动。这 种结构保持环35连接或固定至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承载体上的堆叠物品进行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至少第一和第二载荷,第一载荷置于承载部件表面上,且第二载荷堆叠在第一载荷之上,第一和第二载荷之间存在空间;b)定位至少一个倚靠每个载荷的一个侧部的第一载荷抵抗部件,并且通过第一柔性部件,将至少一个第一载荷抵抗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一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载荷抵抗部件,且另一端被固定至承载体,使第一柔性部件穿过所述空间;以及,可选地,c)定位至少一个倚靠每个载荷的另一侧部的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并且通过第二柔性部件,将至少一个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二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二载荷抵抗部件,且另一端被固定至承载体,使第二柔性部件穿过所述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贝尼奥维贝
申请(专利权)人:马哈洛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