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广专利>正文

工业尾气的地质封存法及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352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8:56
一种能将工业尾气进行地质封存的方法及配套装置,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烟气通过引风机来捕捉传送,二是将此烟气在输送过程中做一个渐阔渐缩的平衡和加速处理使之直达气流变速器,三是将变速后的烟气由沿程管道输送到地下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最后经对进来的烟气做拦截、过滤、碳化、凝华处置,则烟气便被吸附封存。所述方法通过如下装置来实现,按流量顺序,该装置依序由地上的负压吸收烟管、引风机、渐扩渐缩正压音速管、气流变速器,沿程烟道管和地下的粉尘拦截室及其内的多道砂石隔膜网和防渗漏隔离层、二氧化硫脱附室、碳化封存室等构成,烟气在这里被分解凝华,吸收脱附,实现排放烟气的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对有害气体的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对工业尾气进行封存的做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尾气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伤害,是自有工业以来一直存在的难题,世界各地虽都在积极地进行设备改造和防污染处理,但主要落实在对粉尘和排污量的治理方面,而对工业尾气,限于技术因素却治理的不够。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形势的要求,虽有了更多重视和努力,也主要是抓了对二氧化硫的脱硫和减排,而对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的治理,仍没有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检索文献,有CN102207243A所公开的方法,颇有地下存储的近似,但这是一种化学方法,利用二氧化碳溶解石灰岩来进行地下存储,尚不尽理想,主是是服务方式不同、工艺复杂繁琐和采用化学反应过程的运行成本高,而且必须在厂区要有近地表面的石灰岩层,而许多污染企业区,很难具有这样的客观条件,要有也离地面很深,故难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法,不用化学药剂来进行溶解,也不要求厂区有石灰岩层,仅是将工业尾气作能量递减转移,之中进行一定的碳化、凝华处理,使之被地质自然吸附,即是将工业尾气转移封存到了地质之内。本方法其实是一种投入很小的物理治理方式,装置的结构简单,大量利用了土建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是将工业尾气进行地质封存以达到减少环境排放量。其所述的地质封存法,是一种将工业尾气进行强制分解和转移吸收的治理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烟气通过引风机来进行负压捕捉和同时的正压传送,二是将此烟气在输送过程中做一个渐扩渐缩的平衡加速处理以达到正压音速输出到后面的气流变速器,三是将变速后的烟气由沿程管道输送到地下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所述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是一个土建结构,地面来的烟气通过在其内被实施粉尘拦截、砂石隔膜过滤、防渗隔离、脱硫碳化和分解脱附,则有害尾气便被逐渐吸收和封存,最后,对未能处理的少量烟气,经尾气循环调节阀回送到地面的气流变速器出口,本方法所涉及的整体装置如后。关于烟气的负压捕捉传送:这部分装置是地面设施,设在工业尾气的出口处,按流量顺序,依次由捕捉烟管、引风机、渐扩渐缩正压音速管、气流变速器构成,这里,负压捕捉烟管通过引风机的负压作用可将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氮氧化合物的烟气捕捉进吸风口,再经引风机的出风口与后面的渐扩渐缩正压音速管对接,该管的进气侧呈正喇叭状,出气侧呈倒喇叭状,其作用是消减震动,使烟气流动达到音速,然后进入后面的气流变速器。所述气流变速器,外表看像一个水汽包,包体内纵向装有一个多孔平面隔板,与该多孔平面隔板孔对应组合的是多个有渐缩功能的喷管,喷管直径为50~200mm,长度为300~500mm,,各喷管出口端截面之和应等于气流变速器进口管截面积,误差不大于10mm2。以上是地面工作部分,之后,通过沿程管道进入到地下吸收封存室;关于烟气的地质吸收封存:这部分装置均设在地表下面,砖石结构,由沿程烟道管、粉尘拦截室、二氧化硫脱附室、多个碳化封存室和调节室串联构成,这里,沿程烟道是一个多段输送管道,是一个沿线延长行程用管道,烟气通过这里进入到粉尘拦截室,该室内设有多道砂石隔膜网,粉尘、烟尘在这里被大量拦截,之后,拦截烟气经另个沿程烟道进入到二氧化硫脱附室,该室内设有多道可换式石灰石脱附网膜,在底平面还铺有防渗漏隔离层,其作用是使烟气在进入封存前就有一定的脱附,之后便陆续进入到碳化封存室,该封存室数量不限,视碳化效率延续布设,室内纵向设有多道阻力挡墙,挡墙上开有多个孔洞,前后孔洞交错布置,烟气在这里进行碳化沉集和凝集升华,它们的进口烟道为两个端口,呈上下对喷状布置,多个碳化封存室之间与沿程烟道的连通方式为串联式,沿程烟道须有足够长度,总延长米的尾气设计循环量等于气流变速器烟管出口流量的最小量在1.5倍以上,在沿程烟道的内侧表面上需大数量地砌筑非对称突起摩擦阻力砖块,由上,烟气可被逐渐分解、吸收,依此起到将尾气封存作用。关于烟气的循环调节装置:设在碳化封存室沿程烟道的末端,其进口端是突缩端口,收缩比例为气流变速器出口烟道直径的1/5或1/6,在调节室的出口装有循环调节阀,其出口烟管与气流变速器出口烟管横向接入。综上,本专利技术装置利用了大量的土建工程结构,将工业尾气经过一定的物理方法处理,进行烟气负压捕捉、强力衰变、温室凝华,地质吸收全过程作用后,使所含烟气被分解、凝华,吸收,进而实现地质封存,使有害工业尾气可做到零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工艺流程示意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气流变速器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粉尘拦截室剖面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二氧化硫脱附室剖面结构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碳化封存室剖面结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尾气循环调节室剖面示意;图中:1--尾气捕捉口,2--捕捉烟管,3-引风机本体,4-吸风口,5-引风机出风口,6-正压音速管,7-气流变速器入口,8-气流变速器,9-地面烟气传输管,10-沿程管道入口,11-粉尘拦截室,12、14、16均为地下沿程管道,13-二氧化硫脱附室,15-碳化封存室,17-循环调节室,18-调节阀,19-循环调节回输管道,20-变流器内地多孔平面板,21-平面板上孔洞,22-渐缩喷管,23-多道砂石隔膜网,24-防渗漏隔离层,25-石灰石脱附网膜,26-也是防渗漏隔离层,27-碳化封存室入口示意,28-多道多孔错位组合阻力板,29-尾气循环室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个针对有害的工业尾气实施净化治理的环保技术,可将工业有害气体进行地质封存,以替代传统的排放处理。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并不复杂,由地上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部分主要功能是将有害气体进行采集捕捉,地下部分主要功能是治理封存,整个技术已经前期现场试验和效果测定,确认可行。下面做具体实施说明。图1给出了治理工艺的全过程,依图所示,烟气经尾气捕捉口(1)、负压捕捉烟管(2)和引风机(3、4、5)共同作用捕捉到后,经渐扩渐缩正压音速管(6)被送到气流变速器(8),这里,烟气捕捉口(1)和捕捉管道(2)的配置依工业尾气的出口流量进行设置,所述气流变速器(8)壳体随意,一般选用椭圆型汽包体,其内装有一个多孔平面隔板(20、21)和组合的多根渐缩喷管(22),所述渐缩喷管(22)的直径在50~200mm、长度为300~500mm范围,出口截面之和与前面进口端的截面相当,误差不大于10mm2,烟气从这里排出,经传输管道(9)和进口沿程烟道(10)输入到地下的粉尘拦截室(11),拦截室内装有多道砂石隔膜网(23)和防渗漏隔离层(24),烟气在这里受到一定拦截过滤,同时又被室内做了造面处理的表面所吸收,迫使粉尘受到一定的沉降,拦截室的总设计容量应在进口烟气秒入口流量的3倍以上;随后,烟气经出口沿程烟道(12)进入到二氧化硫脱附室(13)内,该脱附室(13)内装有多道可更换的石灰石脱附网膜(25)或其它脱附材料,诸如粉煤灰、白石灰压制的砖块,对其墙面也做防腐造面处理,总设计容量同拦截室;再后,烟气仍由沿程管道(14)进入到下面的碳化封存室群(15、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业尾气的地质封存法,是一种将工业尾气进行强制分离、转移吸收达到减少排放量的治理技术,其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烟气通过引风机来进行负压捕捉和同时的正压传送,二是将此烟气在输送过程中做一个渐扩渐缩的平衡加速处理以达到正压音速输出到后面的气流变速器,三是将变速后的烟气由沿程管道输送到地下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所述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是一个土建结构,地面来的烟气通过在其内被实施粉尘拦截、砂石隔膜过滤、防渗隔离、脱硫碳化和分解脱附,则有害尾气便被逐渐吸收和封存,最后,对未能处理的少量烟气,经尾气循环调节室回送到地面的气流变速器出口管道作再吸附。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尾气的地质封存法,是一种将工业尾气进行强制分离、转移吸收达
到减少排放量的治理技术,其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烟气通过引风机来进行负压捕
捉和同时的正压传送,二是将此烟气在输送过程中做一个渐扩渐缩的平衡加速处
理以达到正压音速输出到后面的气流变速器,三是将变速后的烟气由沿程管道输
送到地下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所述的地质吸收脱附室是一个土建结构,地面来的
烟气通过在其内被实施粉尘拦截、砂石隔膜过滤、防渗隔离、脱硫碳化和分解脱
附,则有害尾气便被逐渐吸收和封存,最后,对未能处理的少量烟气,经尾气循
环调节室回送到地面的气流变速器出口管道作再吸附。
2.所述工业尾气的地质封存法所用装置,分地面之上和地面之下两部分,
地面之上部分是设在工业尾气的出口处,按流量顺序,依次由负压吸收烟管、引
风机、渐扩渐缩正压音速管和气流变速器构成,然后通过烟气传输管道与地面之
下的粉尘拦截室连接,该拦截室又通过沿程烟道管与下面的二氧化硫脱附室、碳
化封存室、烟气调节室相串接,整个装置的调节,由一个设在沿程管道末端的循
环调节器完成,其进口端是一个突缩端口,收缩比例为气流变速器出口烟道直径
的1/5到1/6,调节阀横向接入变速器的出口烟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尾气地质封存法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渐扩渐缩正压音速管,其烟气入口处是正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广唐云樊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广唐云樊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