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下泵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2655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下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立体框架,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至少由四根纵向立柱(1)、矩形框(2)以及立体框架的四面固定连接杆(3)构成,纵向立柱(1)的顶端与矩形框(2)的四角为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设置有钢丝网插板(4),所述的纵向立柱(1)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的钢丝网插板(4)插接在纵向立柱(1)上的插槽内;其优点是,该装置可以将较大固体物进行自行分离,安全可靠,并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栗体的附加装置,具体讲是一种液下栗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液下栗主要用于抽送带颗粒、高粘度、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或其污染的水体。使用时,电机部分放置在液面上,栗部分放置在液面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液下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环保方面,通过液下栗对各类积水坑内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在生产或生活产生的各类垃圾会随着水流的冲刷,污水汇同各种固体杂物将沿地面坡度流至围堰内最低处的积液坑,外来物等各种固体杂物和污水汇集在积水坑内。在液下栗进行工作时,较大体积的固体杂物会经常造成堵塞并破坏液下栗叶轮等部件,致使液下栗损坏或停车。传统的方法是由工人将各类较大固体物进行人工打捞分离,以保障液下栗的正常工作。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增加了工作的劳动强度和工时,提高了污水处理成本。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污水坑内可能存有强酸、强碱、尖利物质等,在工人在进行打捞分离较大固体物时,会造成对工人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提供一种液下栗支撑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较大固体物进行自行分离,安全可靠,并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时,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立体框架,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至少由四根纵向立柱、矩形框以及立体框架的四面固定连接杆构成,纵向立柱的顶端与矩形框的四角为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设置有钢丝网插板,所述的纵向立柱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的钢丝网插板插接在纵向立柱上的插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技术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矩形框架上面设置有横向固定杆,所述的横向固定杆之间留有可通过栗体的空间,液下栗的电机部分固定在上面的固定连接杆上。这种固定关系,将液下栗与支撑装置构成一个整体,使得其牢固可靠。所述的纵向立柱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地脚板。将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安装在积水坑的上半部,通过地脚板,将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固定在积水坑底坑边缘的围墙面上。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拦污板。设置拦污板,主要是为了防止於泥於塞积水坑的底坑。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可以将较大固体物进行自行分离,安全可靠,并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时,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下栗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根纵向立柱,2、矩形框,3、固定连接杆,4、钢丝网插板,5、地脚板,6、拦污板,71、栗体,72、电机,81、积水坑上半部,82、积水坑底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立体框架,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至少由四根纵向立柱1、矩形框2以及立体框架四面的固定连接杆3构成,矩形框2的四角与纵向立柱1的顶端面为焊接或螺接,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由固定连接杆3予以固定,所谓固定是采用固定连接杆3的两端焊接或螺接在纵向立柱1上,所述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设置有钢丝网插板4,所述的纵向立柱1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的钢丝网插板4插接在纵向立柱1上的插槽内。这种结构方式,主要是为了实际需要,可以随时更换大小不同网眼的钢丝网插板4。所述矩形框2上面设置有横向固定杆(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横向固定杆(图中未示出)之间留有可通过栗体71的空间,液下栗的电机72部分固定在上面的固定连接杆上。这种固定关系,将液下栗与支撑装置构成一个整体,使得其牢固可靠。所述的纵向立柱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地脚板5。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拦污板6。将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安装在积水坑的上半部82,通过地脚板5,将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固定在积水坑底坑81边缘的围墙面上。安装时,将矩形立体框架安装在积水坑的上半部82,矩形立体框架罩在积水坑的底坑81上面,通过地脚板5,将液下栗的支撑装置固定在积水坑底坑81边缘的围墙面上。矩形立体框架的顶端面至少与积水坑坑口面相平或略高出积水坑坑口面。液下栗的电机部分72固定在矩形立体框架的矩形框2上面的横向固定杆(图中未示出)上,而栗体71部分通过矩形框2的横向固定杆(图中未示出)之间空间伸入积水坑的底坑81内。【主权项】1.一种液下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立体框架,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至少由四根纵向立柱(1)、矩形框(2)以及立体框架的四面固定连接杆(3)构成,纵向立柱(1)的顶端与矩形框(2)的四角为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设置有钢丝网插板(4),所述的纵向立柱(1)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的钢丝网插板(4)插接在纵向立柱(1)上的插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下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上面设置有横向固定杆,所述的横向固定杆之间留有可通过栗体的空间,液下栗的电机部分固定在上面的固定连接杆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下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立柱(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地脚板(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下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拦污板(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下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立体框架,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至少由四根纵向立柱(1)、矩形框(2)以及立体框架的四面固定连接杆(3)构成,纵向立柱(1)的顶端与矩形框(2)的四角为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设置有钢丝网插板(4),所述的纵向立柱(1)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的钢丝网插板(4)插接在纵向立柱(1)上的插槽内;其优点是,该装置可以将较大固体物进行自行分离,安全可靠,并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时,提高工作效率。【IPC分类】F04D29/70, F04D13/08, F04D29/00【公开号】CN204961323【申请号】CN201520601965【专利技术人】于洋, 刘征昌, 熊霞, 李田, 胡珅琛, 王小艳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下泵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矩形立体框架,所述的矩形立体框架至少由四根纵向立柱(1)、矩形框(2)以及立体框架的四面固定连接杆(3)构成,纵向立柱(1)的顶端与矩形框(2)的四角为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立体框架的四面设置有钢丝网插板(4),所述的纵向立柱(1)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的钢丝网插板(4)插接在纵向立柱(1)上的插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刘征昌熊霞李田胡珅琛王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