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排水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162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箱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管件主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内设有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下端设有下立管接口,所述排水流道内与所述下立管接口对应设有导流套,所述导流套将所述排水流道分隔为位于所述导流套内的内排水流道和位于所述导流套与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之间的外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上还设有沉箱排水结构,所述沉箱排水结构包括径向向外延伸并环绕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外周壁一周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外排水流道相通的排水口,排水口通过下立管接口与内排水流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沉箱排水管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安装省时、省工、省料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或废水的户内卫生排水管道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沉箱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同层排水得到普遍采用,而同层排水主要用于卫生间排水。它的安装方式主要分为墙排、降板(沉箱)和垫层排水三种。而降板(沉箱)排水是目前建筑排水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公开号为CN2020121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沉箱排水器,在沉箱底部与主排水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排水装置,沉箱底部上、下两侧的主排水管的两节管道之间通过排水装置连接。该沉箱排水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箱排水管件,其将排水三通、四通等管件与沉箱排水结构设计为一体,具有排水及排出渗漏水的功能,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安装省时、省工、省料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箱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管件主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内设有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下端设有下立管接口,所述排水流道内与所述下立管接口对应设有导流套,所述导流套将所述排水流道分隔为位于所述导流套内的内排水流道和位于所述导流套与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之间的外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上还设有沉箱排水结构,所述沉箱排水结构包括径向向外延伸并环绕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外周壁一周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外排水流道相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下立管接口与内排水流道相通。进一步,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上端设有上立管接口,且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横管连接口,所述沉箱排水结构设置在所有的所述横管连接口的下方。进一步,所述下立管接口上还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水环,所述止水环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道止水环槽。进一步,所述排水口为多个并呈环形均布设置。进一步,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用于排出渗漏水且安装封水胶圈的环形凹槽,所有的所述排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封水胶圈的外圆周上均布地设有4个以上拉耳。进一步,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周壁上。进一步,所述环形凸起上盖装设有套装在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上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与所述环形凹槽对应设有过水口。进一步,所述防尘盖分体设置为至少两段防尘盖段,每一段所述防尘盖段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扣。进一步,所述外排水流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限位下立管的限位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沉箱排水管件,通过与下立管接口对应设置导流套,利用导流套将排水流道分隔为内排水流道和外排水流道,如此,通过排水口进入的水流与排水管件主体上方的水流被分隔开,防止排水管件主体内的水流从排水口处溢出,能够满足沉箱排水的使用要求;另外,沉箱排水结构一体设置在排水管件主体上,制作时只需制作一个成型模具即可将排水管件主体和沉箱排水结构整体成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同时,该产品为一体化设计,施工时具有省时、省工、省料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沉箱排水管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详图;图3为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B详图;图6为封水胶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沉箱排水管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沉箱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管件主体1,排水管件主体1内设有排水流道2,排水管件主体1的下端设有下立管接口3,排水流道2内与下立管接口3对应设有导流套4,导流套4将排水流道2分隔为位于导流套4内的内排水流道2a和位于导流套4与排水管件主体1之间的外排水流道2b。排水管件主体1上还设有沉箱排水结构,沉箱排水结构包括径向向外延伸并环绕排水管件主体1的外周壁一周的环形凸起5,环形凸起5上设有与外排水流道2b相通的排水口6,排水口6通过下立管接口3与内排水流道2a相通。本实施例的外排水流道2b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凸起16,用于防止下立管插入下立管接口3后阻挡住排水口6。进一步,排水管件主体1的上端设有上立管接口7,且排水管件主体1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横管连接口8,本实施例的排水管件主体1上设有一个横管连接口8,沉箱排水结构设置在所有的横管连接口8的下方。本实施例的下立管接口3上还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水环9,止水环9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道止水环槽10,能够防止水流溢出。本实施例的沉箱排水管件,通过与下立管接口3对应设置导流套4,利用导流套将排水流道2分隔为内排水流道2a和外排水流道2b,如此,通过排水口6进入的水流与排水管件主体1上方的水流被分隔开,防止排水管件主体1内的水流从排水口6处溢出,能够满足沉箱排水的使用要求;另外,沉箱排水结构一体设置在排水管件主体1上,制作时只需制作一个成型模具即可将排水管件主体1和沉箱排水结构整体成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同时,该产品为一体化设计,施工时具有省时、省工、省料的优点。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排水口6为多个并呈环形均布设置,环形凸起5上设有用于安装封水胶圈11的环形凹槽12,所有的排水口6均设置在环形凹槽12内。封水胶圈11的外圆周上均布地设有4个以上拉耳17,本实施例的封水胶圈11的外圆周上均布地设有6个拉耳17,便于在闭水试验完成后利用拉耳17拉出封水胶圈11并将封水胶圈11剪断抽出。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环形凹槽12设置在环形凸起5的外周壁上。环形凸起5上盖装设有套装在排水管件主体1上的防尘盖13,防尘盖13上与环形凹槽12对应设有过水口14,沉箱内的积水通过过水口14进入到环形凹槽12和排水口6内排出。防尘盖13分体设置为至少两段防尘盖段,每一段防尘盖段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扣15,本实施例的防尘盖13分体设置为两段。通过设置防尘盖13和环形凹槽12,在安装施工时,将封水胶圈11安装在环形凹槽12内,将该排水管件主体1直接预埋在沉箱楼板内,待沉箱内防水层完工,通过闭水实验,沉箱无渗漏后直接将封水胶圈11剪断,拉出,盖上防尘盖13做好混泥土回填等工作,操作方便。且在安装过程中,不需粘接定位,从而使组装更方便,人力成本更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箱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件主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内设有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下端设有下立管接口,所述排水流道内与所述下立管接口对应设有导流套,所述导流套将所述排水流道分隔为位于所述导流套内的内排水流道和位于所述导流套与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之间的外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上还设有沉箱排水结构,所述沉箱排水结构包括径向向外延伸并环绕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外周壁一周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外排水流道相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下立管接口与内排水流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箱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件主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内设有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下端设有下立管接口,所述排水流道内与所述下立管接口对应设有导流套,所述导流套将所述排水流道分隔为位于所述导流套内的内排水流道和位于所述导流套与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之间的外排水流道;所述排水管件主体上还设有沉箱排水结构,所述沉箱排水结构包括径向向外延伸并环绕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外周壁一周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与所述外排水流道相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下立管接口与内排水流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箱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上端设有上立管接口,且所述排水管件主体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横管连接口,所述沉箱排水结构设置在所有的所述横管连接口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箱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管接口上还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水环,所述止水环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道止水环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辉付志敏李贤梅
申请(专利权)人: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