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通型变风量余热循环吸附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974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侧通型变风量余热循环吸附干燥机,包括压缩气泵、三通引流阀、预冷器、气水分离装置、干燥室、送风口、气动阀A、气动阀B、气动阀C、气动阀D、气动阀E、气动阀F、气动阀G、气动阀H、气动阀I、气动阀J、气动阀K、气动阀L、风速测量计、变风主体、执行器、侧通风口、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动阀A、气动阀B、气动阀C、气动阀D、气动阀E、气动阀F、气动阀G、气动阀H、气动阀I、气动阀J、气动阀K、气动阀L联合控制压缩气泵的中输出的气体流向,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干燥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通过两个干燥室循环工作与再生,实现压缩空气余热利用使吸附剂再生,从而达到低排放、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是侧通型变风量余热循环吸附干燥机
技术介绍
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含湿量的固体物料。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变形,陶瓷坯料在煅烧两款干燥设备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龟裂。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运输和贮存,如将收获的粮食干燥到一定湿含量以下,以防霉变。由于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种机械化干燥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不同原理的干燥设备应运而生。近代干燥机开始使用的是间歇操作的固定床式干燥机。19世纪中叶,洞道式干燥机的使用,标志着干燥机由间歇操作向连续操作方向的发展。回转圆筒干燥机则较好地实现了颗粒物料的搅动,干燥能力和强度得以提高。一些行业则分别发展了适应本行业要求的连续操作干燥机,如纺织、造纸行业的滚筒干燥机。吸附式干燥机大多是通过\压力变化\(变压吸附原理)来达到干燥效果。由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与压力成反比,其干燥后的一部分空气(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侧通型变风量余热循环吸附干燥机,包括压缩气泵、三通引流阀、预冷器、气水分离装置、干燥室、送风口、气动阀A、气动阀B、气动阀C、气动阀D、气动阀E、气动阀F、气动阀G、气动阀H、气动阀I、气动阀J、气动阀K、气动阀L、风速测量计、变风主体、执行器、侧通风口、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压缩气泵分别通过气动阀D、气动阀E连接两个并列的干燥室,气动阀D、气动阀E还通过气动阀C连接在一起,并且气动阀D还通过气动阀A与送风口连接,气动阀E还通过气动阀B与送风口连接,同时,压缩气泵还通过气动阀L与气动阀F、气动阀G、三通引流阀连接,气动阀F、气动阀G分别与两个并列的所述干燥室连接,三通引流阀与气动阀L相对一端与预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侧通型变风量余热循环吸附干燥机,包括压缩气泵、三通引流阀、预冷器、气水分离装置、干燥室、送风口、气动阀A、气动阀B、气动阀C、气动阀D、气动阀E、气动阀F、气动阀G、气动阀H、气动阀I、气动阀J、气动阀K、气动阀L、风速测量计、变风主体、执行器、侧通风口、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压缩气泵分别通过气动阀D、气动阀E连接两个并列的干燥室,气动阀D、气动阀E还通过气动阀C连接在一起,并且气动阀D还通过气动阀A与送风口连接,气动阀E还通过气动阀B与送风口连接,同时,压缩气泵还通过气动阀L与气动阀F、气动阀G、三通引流阀连接,气动阀F、气动阀G分别与两个并列的所述干燥室连接,三通引流阀与气动阀L相对一端与预冷器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气动阀H、气动阀I与两个并列的所述干燥室连接,三通引流阀与预冷器相连一端通过气水分离装置分别通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政和林阿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弗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