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0636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2:53
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步骤为:(1)将微米级钴颗粒酸溶液中酸洗0.5~30/min,再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三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微米级钴颗粒按照5:1~10:1的球料比在球磨机中采用湿法球磨处理5~80小时,球磨转速为100~1200转/分钟,介质为甲苯;将球磨处理后的钴颗粒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三次,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3)将经步骤(2)球磨后的微米级钴颗粒置于无氧环境中,在磁场状态下热处理2~300/min,升温速率为0.5~20℃,温度为300~1400℃,降温速率为0.5~20℃/min,磁场强度为0.5~14T。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均保持磁场状态。冷却至室温后收集钴颗粒,得到具有优良电磁吸波性能的微米级钴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米级钴材料是一种典型的铁磁性材料,由于其具有高比饱和磁化强度(162emu/g),可在2-18GHz频段内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产生较高的磁损耗,从而获得优良的电磁吸波性能,因此其在隐身技术、电磁屏蔽和电磁兼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Fe基电磁吸波材料相比,钴材料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与高居里温度(Co:1131℃,Fe:770℃),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服役,因此钴材料的电磁吸波性能研究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Wang等人研究了花状钴颗粒的电磁吸波性能,发现其在涂层厚度为2mm时,最大反射损耗为-13.6dB,Liu等人研究了花状钴颗粒的电磁吸波性能,并与球形钴颗粒的电磁吸波性能比较,发现花状钴颗粒在涂层厚度为2mm时的最大反射损耗为-25.00dB,而在相同厚度下球形钴颗粒的最大反射损耗为-11dB,Ma等人发现花状钴颗粒在5mm的涂层厚度时,最大反射损耗为-23.5dB([1]WangC.,X.J.Han,P.Xu,X.L.Zhang,Y.C.Du,S.R.Hu,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米级钴颗粒置于0.1~10wt%浓度的酸溶液中酸洗0.5~30分钟,去除表面的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三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备用微米级钴颗粒按照5:1~10:1的球料比在球磨机中采用湿法球磨处理5~80小时,球磨转速为100~1200转/分钟,介质为甲苯;将球磨处理后的钴颗粒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三次,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3)将经步骤(2)球磨后的微米级钴颗粒置于无氧环境中,在磁场状态下热处理2~300/min,升温速率为0.5~20℃,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微米级钴颗粒电磁吸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米级钴颗粒置于0.1~10wt%浓度的酸溶液中酸洗0.5~30分钟,去除表面的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以及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三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备用微米级钴颗粒按照5:1~10:1的球料比在球磨机中采用湿法球磨处理5~80小时,球磨转速为100~1200转/分钟,介质为甲苯;将球磨处理后的钴颗粒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三次,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3)将经步骤(2)球磨后的微米级钴颗粒置于无氧环境中,在磁场状态下热处理2~300min,升温速率为0.5~2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衍伟温术来王栋樑张现平姚超董持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