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广专利>正文

一种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9674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5:31
一种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方法,属于油气资源评价分析技术领域。建立轻烃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解决生排烃热模拟实验中损失的轻烃;此外,结合生烃潜力法和生排烃实测值,准确地评价出典型井的排烃效率;筛选出排烃效率的影响因素:1)综合考虑影响排烃效率的内部因素和外在因素;2)筛选出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配置关系4种地质因素;3)建立了单地质因素与排烃效率的模型关系、多地质因素与排烃效率的模型关系;4)采用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评价模型在平面上进行推广应用,评价出烃源岩排烃效率平面分布图,阐述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分布特征,指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富集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油气资源评价分析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油气要聚集成常规油气藏,首先要从烃源岩中运移出来,油气的初次运移是整个 油气运移的第一步。排烃效率的意义就是油气在烃源岩中的运移效率以及从烃源岩中向运 载层、储集层运移的效率。烃源岩的排烃过程是各种复杂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 复杂的地质过程,影响排烃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烃源岩的内部因素,如有机质类型、有 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同时也包括一些外部因素,如烃源岩内孔隙、裂缝、岩石结构、内 部压力、地层温度、界面张力、毛细管压力、比表面等等。这两种因素对烃源岩的排烃效率都 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于烃源岩排烃效率,前人对排烃效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讲包括 以下8种方法:残留烃量法、多相渗流理论法、含烃饱和度法、地质类比法、原始生烃潜力恢 复法、演化趋势面差减法、生烃潜力法、物质平衡法。然而,各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缺点,如 残留烃量法的缺点就是对于残留烃与排烃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斜率Ke取值主要还是依照经 验;而且认为只要有残留烃的存在,就有相应的排出,而没有考虑是否达到了临界排烃条件 等;多相渗流理论法的缺点是烃的最低临界饱和度(S) -般都要大于20%,因此在此情况 下,要大量排出烃就很困难等等;含烃饱和度法主要假设烃源岩排出流体中含烃饱和度与 烃源岩中流体的含烃饱和度相同,但该假设没有依据;地质类比法假设排烃量为地质储量, 但资源评价出来的地质储量比实际排出量小的多;生烃热模拟实验法需要进行排烃模拟实 验,测定模拟样品的残留烃和排出烃量,但排烃机理与实际地质不同,且轻烃损失未考虑; 生烃潜力法需要采用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但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强,测量样品要有一 定针对性,符合正太分布,且油气无法分开;物质平衡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法(或热模 拟实验法)计算出烃源岩的生烃量,再用地化录井、测井评价、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 烃源岩的残留烃量,通过生烃量与残烃量之差得到排烃量,排烃量比上生烃量即得排烃效 率,该方法的优点是避免了对复杂的排烃过程直接描述,缺点是评价过程过于复杂,评价过 程中任何一步出现误差,都会影响排烃效率;演化趋势面差减法难以确定烃源岩是否未排 烃。相比之下,原始生烃潜力恢复法、生烃潜力法及物质平衡法这3种方法所需基础数据容 易获得,并且能够避免复杂的排烃过程,也是我们常用的计算排烃效率的方法。 总体上讲,上述8种方法都需大量实验分析测试数据或者实验过程运行周期长的 缺陷,无形中增添了科研成本和科研运行周期,且没有考虑烃源岩排烃效率受多种地质因 素影响,如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源岩厚度、源储配置关系、沉积相及构造演化史,且实 验数据与地质条件下的排烃效率存在一定误差。 且随着成熟探井区的勘探程度加深,当前的排烃效率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 勘探强度的需求,亟需探索出一种方便可行、快捷高效、便于推广应用的排烃效率评价方 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 方法,方便快捷、可平面推广应用的、可以利用当前勘探认识和现有资料,定量评价出每口 井目标层位烃源岩纵向高连续的排烃效率,结合平面上多口钻井资料,建立出符合精度要 求的烃源岩排烃效率三维体。 -种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一种基于生排烃热模拟实验的排烃效率评价方法,同时建立轻烃恢 复系数评价模型,解决生排烃热模拟实验中损失的轻烃;此外,结合生烃潜力法评价出的排 烃效率和生排烃实测值,准确地评价出典型井的排烃效率; 步骤2)、筛选出排烃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排烃效率的内部因素和外在 因素;烃源岩内部影响因素,考虑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烃源岩外部因 素,考虑烃源岩内孔隙、裂缝、岩石结构、内部压力、地层温度、界面张力、毛细管压力、比表 面;综合沉积相和埋藏方式,筛选出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配置关 系4种因素; 步骤3)、建立排烃效率的单地质因素与排烃效率的模型关系:综合考虑影响烃源 岩排烃效率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筛选出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 配置关系四项关键参数,通过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配置关系因素 与排烃效率数学关系分析,确定了有机质丰度与排烃效率的对数关系、有机质类型约束下 的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指数关系、源储配置关系约束下的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多项 式关系; 步骤4)、建立多地质因素与排烃效率的评价模型:确定有机质丰度与排烃效率的 对数关系、有机质类型约束下的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指数关系、源储配置关系约束下的有 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多项式关系,即该单地质因素对排烃效率的贡献率;采用曲线拟 合软件,建立出基于单因素评价模型的、符合地质认识的、满足地质规律的多地质因素定量 评价排烃效率评价模型; 步骤5)、采用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评价模型在平面上进行推广应用,评 价出烃源岩排烃效率平面分布图,阐述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分布特征,指出常规与非常规 油气富集区。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料,克服了以往评价排烃效率需要无限制的实 验弊端,拟定出了,实现目标层位烃源岩排烃效率 三维体的评价,丰富完善了油田勘探开发中常规与非常规油气有利目标优选的评价方法, 得到油田工作人员的认可。【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 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发 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三种数据来源综合评价J88井1976. 99米泥岩排烃效率图。 图3是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T0C测井评价之一模型; 图4是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T0C测井评价之二模型; 图5是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T0C柱状图(金88井综合效率图一建模图); 图6是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T0C柱状图(金87井综合效果图一验证图); 图7是T0C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一图; 图8是T0C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二图; 图9是T0C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三图; 图10是T0C与排烃效率关系之四图; 图11是T0C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五图; 图12是T0C与排烃效率关系之六图; 图13是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图; 图14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一 图; 图15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二 图; 图16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三 图; 图17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四 图; 图18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五 图; 图19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六 图; 图20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关系之七 图; 图21是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HI指数条件下有机质成熟度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一种基于生排烃热模拟实验的排烃效率评价方法,同时建立轻烃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解决生排烃热模拟实验中损失的轻烃;此外,结合生烃潜力法评价的排烃效率和生排烃实测值,准确地评价出典型井的排烃效率;步骤2)、筛选出排烃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影响排烃效率的内部因素和外在因素;烃源岩内部影响因素,考虑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烃源岩外部因素,考虑烃源岩内孔隙、裂缝、岩石结构、内部压力、地层温度、界面张力、毛细管压力、比表面;综合沉积相和埋藏方式,筛选出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配置关系4种地质因素;步骤3)、建立排烃效率的单地质因素与排烃效率的模型关系:综合考虑影响烃源岩排烃效率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筛选出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配置关系四项关键参数,通过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源储配置关系因素与排烃效率数学关系分析,确定有机质丰度与排烃效率的对数关系、有机质类型约束下的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指数关系、源储配置关系约束下的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多项式关系;步骤4)、建立多地质因素与排烃效率的评价模型:确定有机质丰度与排烃效率的对数关系、有机质类型约束下的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指数关系、源储配置关系约束下的有机质成熟度与排烃效率的多项式关系,即该单地质因素对排烃效率的贡献率;采用曲线拟合软件,建立出基于单地质因素评价模型的、符合地质认识的、满足地质规律的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评价模型;步骤5)、采用多地质因素定量评价排烃效率评价模型在平面上进行推广应用,评价出烃源岩排烃效率平面分布图,阐述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分布特征,指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富集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广王民郑民卢双舫薛海涛田善思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