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381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1:5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该车载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人机交互部,所述人机交互部位于所属车辆的方向盘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预设姿态,且所述预设姿态与所述方向盘的转动姿态无关;功能支持部,所述功能支持部位于所述方向盘内部,用于支持所述人机交互部的运行。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方向盘处的车载智能设备进行交互操作,而避免在驾驶过程中直接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
技术介绍
用户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对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直接交互,从而完成接听电话、收发通讯消息等操作。然而,用户需要查看并寻找电子设备,导致视线大角度地偏移行驶线路;同时,用户需要将手远距离地离开方向盘后,才能够拾起电子设备并完成交互,因而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包括:人机交互部,所述人机交互部位于所属车辆的方向盘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预设姿态,且所述预设姿态与所述方向盘的转动姿态无关;功能支持部,所述功能支持部位于所述方向盘内部,用于支持所述人机交互部的运行。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触摸显示屏、触控按键、物理按键。可选的,所述功能支持部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电源组件和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还包括:通讯组件,所述通讯组件包括射频芯片和天线结构。可选的:所述射频芯片位于所述方向盘内部;所述天线结构与所述射频芯片相连,并延伸至所述方向盘的外部。可选的,所述天线结构位于所述车辆的壳体外侧表面或壳体与所述车辆的内部装饰件之间的夹层中,并通过置于所述夹层中的连接线与所述射频芯片相连。可选的,所述预设姿态为所述人机交互部的转动姿态。可选的,还包括:姿态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驱动部,连接至所述姿态检测部,用于驱动所述人机交互部按照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以使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所述预设姿态。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部至少包含触摸显示屏,所述预设姿态为所述人机交互部的显示内容的播放状态。可选的,还包括:姿态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其中,所述功能支持部根据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控制所述人机交互部的显示内容按照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以使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所述预设姿态。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智能设备。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车辆的方向盘处设置车载智能设备,使得用户无需寻找电子设备,用户的视线在交互过程中只需要稍向下偏移即可查看到车载智能设备,且用户只需要伸长手指即可完成交互操作,无需将手离开或远距离离开方向盘,从而极大地避免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在方向盘转动时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在方向盘转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不例性实施例不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剖视图,如图1-2所不,本公开在车辆的方向盘1处,添加了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智能设备,该车载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人机交互部21,该人机交互部21位于方向盘1的中心区域。功能支持部22,该功能支持部22位于该方向盘1内部,用于支持该人机交互部21的运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车辆的方向盘1处设置车载智能设备,使得用户无需寻找单独的手机等电子设备,用户的视线在交互过程中只需要稍向下偏移即可查看到车载智能设备,并对人机交互部21进行交互操作。同时,在交互过程中,用户只需要伸长手指即可完成交互操作,无需将手离开或远距离离开方向盘1,从而极大地避免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实施例一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的功能支持部22可以包括:处理组件(如CPU等处理器)、存储组件(如闪存等)、电源组件(如外置电源适配器、内置电池及相关转换电路等)和输入/输出接口(即I/O接口);那么,由处理组件分别连接至存储组件、电源组件、输入/输出接口等,即可向上述的人机交互部21提供相应的功能支持;比如当人机交互部21包含触摸显示屏时,可以控制该触摸显示屏的内容展示。当然,人机交互部21除了触摸显示屏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类型;举例而言,人机交互部21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触摸显示屏、触控按键、物理按键等。基于图3所示的上述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了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车载智能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其中,智能手机中包含有通信组件,则通过该通信组件实现消息收发后,可以将消息同步至车载智能设备,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部21实现交互后,完成对消息的响应。举例而言,比如通讯消息可以包括通话、短信、即时通讯消息等,则用户均可以通过人机交互部21完成相应的接听(或挂断等)操作、查看(或回复等)短信、查看(或回复等)即时通讯消息等操作,而无需寻找和操作智能手机,有助于降低驾驶安全风险。实施例二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车载智能设备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交互部,所述人机交互部位于所属车辆的方向盘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预设姿态,且所述预设姿态与所述方向盘的转动姿态无关;功能支持部,所述功能支持部位于所述方向盘内部,用于支持所述人机交互部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彪刘华一君郝宁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