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083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单元,包括功率分配装置和至少两个匹配负载,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具有互相连接的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出段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所述输入段设有第一阻抗变换器,所述输出段设有第二阻抗变换器,并且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匹配负载与多个所述输出端口一一相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载单元具有功率容量大、互调指标优秀的特点,并且由于只需功率分配装置和若干匹配负载即可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载单元,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载单元的体积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单元,包括功率分配装置和至少两个匹配负载,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具有互相连接的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出段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所述输入段设有第一阻抗变换器,所述输出段设有第二阻抗变换器,并且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匹配负载与多个所述输出端口一一相应连接。本技术的负载单元具有功率容量大、互调指标优秀的特点,并且由于只需功率分配装置和若干匹配负载即可构成本技术的负载单元,因而,本技术的负载单元的体积较小。【专利说明】负载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单元。【
技术介绍
】在通信领域中,负载可以吸收通信系统里暂时不用的信号,因而可以用作通信系统里的端口匹配装置。传统的宽频负载单元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借助连接在通信系统的端口上的功率电阻来吸收一定功率的信号,该种宽频负载单元的特点是功率容量大,主要应用于基站等需要大功率负载的场合,其缺点是互调指标不够优越。第二种是使用一条足够长的电缆来实现,该种负载的特点是互调指标优越,主要应用于测试设备等需要低互调的小功率场合,其缺点是功率容量受限。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越来越关注互调指标和功率容量。基站等大功率场合越来越需要一种功率容量大,并且具有较优秀的互调指标(即低互调)的负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容量大、互调指标优秀的负载单元。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负载单元,包括功率分配装置和至少两个匹配负载,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具有互相连接的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出段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匹配负载与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连接,所述输入段设有第一阻抗变换器,所述输出段设有第二阻抗变换器,并且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和第二阻抗变换器均由微带线、带状线或同轴线构成。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为一节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为一节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和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为1/4波长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为多节阻抗变换器,所述输出端口都共同连接在该第二阻抗变换器的其中一节上。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为多节阻抗变换器,所述多个匹配负载分成多组连接在该第二阻抗变换器的其中至少两节上。所述匹配负载为50欧的电阻。所述负载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功率分配装置连接的阻抗调节装置。所述阻抗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的第一带状线、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带状线阻抗的螺杆、及与外壳相配合组装以封装所述第一带状线的盖板,所述第一带状线与所述盖板之间限定出空气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负载单元主要由功率分配装置及与所述功率分配装置连接的匹配负载组成,并且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包括设于输入段的第一阻抗变换器和设于输出段的第二阻抗变换器,所述功率分配装置还在输出段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相连的输出端口,所述匹配负载连接在所述输出端口上。因而本技术的负载单元具有互调性较好、功率容量较大的特点。2、由于第一阻抗变换器和第二阻抗变换器均由微带线、带状线或同轴线组成,匹配负载由电阻组成,因而本技术的负载单元还具有体积小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负载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的负载单元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的多路功率分配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示出输出端口以并列的方式连接在第二阻抗变换器的末节;图2b为本技术的多路功率分配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示出所述输出端口分成多组连接在第二阻抗变化器的不同枝节上;图3为本技术的阻抗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负载单元100,可以吸收通信系统里暂时不用的信号,因而可用作通信系统的端口匹配装置。该负载单元100包括功率分配装置I和与所述装置I连接的匹配负载2。所述功率分配装置I优选为多路功率分配装置,其包括输入段11、与所述输入段11连接的输出段12及与所述输出段12连接的多个输出端口 122。所述每个输出端口 122上设置相应的所述匹配负载2。所述输入段11设有第一阻抗变换器111,所述输出段12设有与第一阻抗变换器111连接的第二阻抗变换器121。所述输出端口 122与所述输出段12的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121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111和第二阻抗变换器121均由微带线、带状线或同轴线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111为一节或多节阻抗变换器。类似地,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121为一节或多节阻抗变换器。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111和第二阻抗变换器121均为1/4波长阻抗变换器。当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121为多节阻抗变换器时,多个匹配负载2可以以并列的方式连接在该第二阻抗变换器121的其中一节上,比如多个匹配负载以并列的方式都连接在第二阻抗变化器121的最后一节1212上;所述多个匹配负载2还可以分为多组连接在该第二阻抗变换器121的不同节上,例如所述多个匹配负载连接在第二阻抗变换器的其中多节(1211、1213,其他未标号)上。所述的匹配负载2优选为50欧姆的电阻。由于本技术的负载单元100使用多个大功率的电阻,因而具有较大的功率容量,可以吸收系统更多多余的信号。众所周知,功率分配装置I往往由于加工或装配精度不足,存在阻抗的跳变。本技术的负载单元还可以包括一个与所述功率分配装置I电性连接的阻抗调节装置3,以减小加工或装配误差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所述阻抗调节装置3包括金属外壳32、设于所述金属外壳32内的第一带状线33、与所述金属外壳32连接以封装所述第一带状线33的盖板31及用于调节第一带状线33的阻抗的螺杆35,所述第一带状线33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121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带状线33与所述盖板31之间限定出空气间隙34。所述螺杆35由金属材料或介质材料制成。虽然上面已经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做出改变,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分配装置和至少两个匹配负载,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具有互相连接的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出段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匹配负载与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连接,所述输入段设有第一阻抗变换器,所述输出段设有第二阻抗变换器,并且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和第二阻抗变换器均由微带线、带状线或同轴线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为一节阻抗变换器,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为一节阻抗变换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分配装置和至少两个匹配负载,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具有互相连接的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出段设有至少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匹配负载与所述输出端口对应连接,所述输入段设有第一阻抗变换器,所述输出段设有第二阻抗变换器,并且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昌委党志南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