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993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包括储油槽、刮油刷、连杆和加长杆;所述储油槽呈长条状,且,所述储油槽的内部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刮油刷设置于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储油槽的中部,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储油槽中存储黄油,避免了反复拿取黄油,并且,在将钢丝绳放置于储油槽后,操作人员利用加长杆推动储油槽上下移动,能够将黄油涂抹在钢丝绳上,以实现对钢丝绳的养护,无需高空作业,对钢丝绳的保养效果好,同时,避免了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抽油机是油田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设备。在抽油机中,由钢丝绳制成的毛辫子和后尾绳具有软连接作用,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负荷。而,随着抽油机运转时间的不断延长,钢丝绳会发生锈蚀断股现象,从而导致钢丝绳断掉,影响抽油机正常运转,最终,油井停抽、停产。因此,为了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对其进行保养。通常,毛辫子和后尾绳的安装位置较高,最高点距离地面约为10米左右,在生产现场,员工一般站在防盗箱、减速箱或横梁上,用手套粘上黄油去涂抹钢丝绳。而,一方面,由于位置受限,采用高空作业的方式难以对钢丝绳进行到位的保养,保养效果差。另一方面,由于需要站在减速箱或者横船上,员工存在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并且,员工需要反复拿取黄油,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空作业对钢丝绳的保养效果差,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包括储油槽、刮油刷、连杆和加长杆;所述储油槽呈长条状,且,所述储油槽的内部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刮油刷设置于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储油槽的中部,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相连。优选的,在所述储油槽的两端的槽口处各设置有一凹形挡板。优选的,所述储油槽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所述刮油刷,且,所述储油槽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刮油刷。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铰链;其中,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铰链连接于所述储油槽的中部。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具有圆环,且,所述储油槽的中部具有连接片;其中,所述圆环和所述连接片通过销钉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杆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加长杆相连。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在储油槽中存储黄油,避免了反复拿取黄油,并且,在将钢丝绳放置于储油槽后,操作人员利用加长杆推动储油槽上下移动,能够将黄油涂抹在钢丝绳上,以实现对钢丝绳的养护,无需高空作业,对钢丝绳的保养效果好,同时,避免了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通过在储油槽的上端设置一个刮油刷,且,在储油槽的下端设置两个刮油刷,能够在养护过程中克服由于重力影响所产生的推动阻力,使得涂抹在钢丝绳上的黄油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养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储油槽,21为第一刮油刷,22为第二刮油刷,23为第三刮油刷,3为连杆,4为加长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空作业对钢丝绳的保养效果差,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通过在储油槽中存储黄油,避免了反复拿取黄油,并且,在将钢丝绳放置于储油槽后,操作人员利用加长杆推动储油槽上下移动,能够将黄油涂抹在钢丝绳上,以实现对钢丝绳的养护,无需高空作业,对钢丝绳的保养效果好,同时,避免了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用于对钢丝绳进行养护。如图1所示,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包括储油槽1、刮油刷、连杆3和加长杆4。其中,储油槽I呈长条状,且,储油槽I的内部具有圆形凹槽,刮油刷设置于圆形凹槽内。连杆3的一端铰接于储油槽I的中部,且,连杆3的另一端与加长杆4相连。具体来讲,储油槽I用于存储黄油,避免了操作人员反复拿取黄油。储油槽I的一侧具有开口,储油槽I外表面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正方形,还可以为圆形。而,储油槽I的内表面的截面与钢丝绳的形状相同,均为圆形,即,在无论外表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储油槽I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圆形凹槽,圆形凹槽能够容纳钢丝绳,在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对钢丝绳进行养护时,储油槽I与钢丝绳配合,以便将储油槽I内存储的黄油涂抹在钢丝绳上。另外,为避免储油槽I内的黄油流出,在储油槽I两端的槽口处各设置有一凹形挡板,即,在储油槽I的上端的槽口处设置一个凹形挡板,同时,在储油槽I的下端的槽口处设置一个凹形挡板。进一步,圆形凹槽内的刮油刷用于将黄油涂抹在钢丝绳上,刮油刷通过螺钉固定在圆形凹槽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储油槽I的圆形凹槽的中部设置一个刮油刷。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储油槽I两端的圆形凹槽内各设置一个刮油刷,即,在储油槽I的上端设置一个刮油刷,在储油槽I的下端设置一个刮油刷。而,由于受到重力影响,黄油在储油槽I内存在向下流动的趋势,在向钢丝绳涂抹黄油时,下部的阻力要大于上部的阻力,即,向上涂抹黄油时的阻力要大于向下涂抹黄油时的阻力,因此,优选的,在储油槽I的上端设置一个刮油刷,即第一刮油刷21,在储油槽I的下端设置两个刮油刷,即,第二刮油刷22和第三刮油刷23,在储油槽I的下端设置的刮油刷的数量大于在储油槽I的上端设置的刮油刷的数量,从而,能够克服由于重力影响所产生的阻力,使得涂抹在钢丝绳上的黄油更加均匀,养护效果好。在本申请中,连杆3与储油槽I铰接,可实现180°转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杆3可以通过铰链连接于储油槽I的中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杆3的一端具有圆环,且,储油槽I的中部具有连接片,连接片的中心具有连接孔,通过销钉依次穿过圆环和连接片的连接孔,以实现连杆3和储油槽I的连接。在本申请中,连杆3上与加长杆4相连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加长杆4相连。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杆3上与加长杆4相连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加长杆4具有内螺纹,连杆3的外螺纹与加长杆4的内螺纹配合,从而连杆3与加长杆4相连。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杆3上与加长杆4相连的一端具有内螺纹,加长杆4具有外螺纹,连杆3的内螺纹与加长杆4的外螺纹配合,从而连杆3与加长杆4相连。对于加长杆4的数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增加或减少,本申请不做限定,而,当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包括多个加长杆4时,各加长杆4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进行连接。利用本申请的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对钢丝绳进行养护时,首先,在储油槽I内的加满黄油,接着,将储油槽I的圆形凹槽与待养护的钢丝绳顺向对好,使储油槽I内的黄油能够与钢丝绳接触,然后,根据所需长度在连杆3的一端加装若干加长杆4,最后,操作人员握持加长杆4上下推动,使储油槽I顺着钢丝绳上下移动,将黄油涂抹在钢丝绳上。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在储油槽中存储黄油,避免了反复拿取黄油,并且,在将钢丝绳放置于储油槽后,操作人员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钢丝绳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槽、刮油刷、连杆和加长杆;所述储油槽呈长条状,且,所述储油槽的内部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刮油刷设置于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储油槽的中部,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立红孙国清刘海军杨建新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