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797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床进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包括进电座、进电块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进电座外表面,所述进电座上设置有同时贯穿进电座与进电块的导电铜棒,所述导电铜棒顶部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将进电块固定在进电座上。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通过采用可转动和调节位置的导电铜棒连接进电块与进电座,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进电块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绝缘效果好、能快速调节进电块与电极丝接触位置、进电块使用寿命长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床进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进电装置是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一个重要零部件,其作用是使高速运行的电极丝与进电块良好的接触而形成加工中的负极,加工零件作为脉冲电源的正极,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脉冲放电从而达到腐蚀金属的目的。如附图1所示,在现有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中,包括进电座5、进电块3和绝缘层6,进电块3为矩形块状,通过在进电座5上开设与进电块3长宽相适应的滑移凹槽,由安装在进电座5上的紧定螺钉4将进电块3固定在滑移凹槽内,由设置在进电座5上的连接螺钉9将进电座5与绝缘层6连接固定,可以通过滑移进电块3和翻转进电块3实现对进电块3的重复利用,由于电极丝与进电块3的平面之间进行线接触,进电块3在长期与电极丝的接触中不断磨损,会出现切痕,容易卡断电极丝,当通过滑移和翻转都不能使电极丝避开切痕时,不得不通过打磨使进电块3恢复平面,由于对进电块3平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再打磨时很难控制平整度,不得不重新更换新的进电块,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进电座5与绝缘层6通过设置在进电座5上的连接螺钉9进行连接,连接螺钉9贯穿进电座5与绝缘层6,由于连接螺钉9为金属件,与进电座5直接接触,连接螺钉9又贯穿绝缘层6,会造成绝缘层6绝缘效果失效,使电极丝与工件之间产生的瞬时电流被削弱,影响切割效果。所以,基于上述问题,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进电块使用寿命短和绝缘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进电块使用寿命短和绝缘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调节进电块、减少进电块更换、提高进电块使用寿命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包括进电座、进电块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进电座外表面,所述进电座上设置有同时贯穿进电座与进电块的圆柱状导电铜棒,所述导电铜棒顶部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将进电块固定在进电座上。采用圆柱状的导电铜棒连接进电块与进电座,通过紧固螺母将进电块固定在进电座上,由进电块外缘与电极丝接触,当电极丝在进电块上长时间接触使进电块出现切痕,需要转动进电块时,转动导电铜棒,进电块相应转动,使进电块避开与切痕的接触,有效延长了进电块的使用寿命O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进电块为圆筒状。圆筒状的设置,使进电块与电极丝接触位置为圆筒状圆周,只需要将进电块转动较小角度,就可以使进电块与电极丝的接触位置更新,有效提高了进电块的使用寿命。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电铜棒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导电铜棒与圆筒状的进电块相适应,使进电块的转动较方便。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电铜棒顶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导电铜棒的槽口。通过设置于导电铜棒顶端的槽口转动导电铜棒,操作较方便,能较容易的转动进电块,进而调整进电块与电极丝的接触位置,操作较方便。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电铜棒的底端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设置在导电铜棒底端,当通过转动导电铜棒已经无法实现避开电极丝在进电块表面接触形成的切痕时,可转动调节螺钉,使进电块与电极丝的接触位置更新,进一步的提高进电块的使用寿命O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进电座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垂直于导电铜棒轴线方向,所述紧定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导电铜棒与所述进电座。通过紧定螺钉将导电铜棒抵压在进电座内,当需要调整导进电块时,松开紧定螺钉转动导电铜棒,就可实现导电铜棒上进电块的转动。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电铜棒中段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进电块与进电座之间。通过在导电铜棒的中段设置凸台,使导电铜棒不易滑出进电座,并且在进电块与进电座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方便进电块的转动。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进电座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穿过所述台阶孔,将进电座与绝缘层相互连接,所述台阶孔较小一端孔径大于连接螺钉连接部分外径,所述连接螺钉与进电座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垫。连接螺钉由于没有和进电座直接接触,不存在导电情况,连接螺钉将进电座与绝缘层连接后,使绝缘层绝缘效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绝缘效果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通过采用可转动和调节位置的导电铜棒连接进电块与进电座,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进电块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绝缘效果好、能快速调节进电块与电极丝接触位置、进电块使用寿命长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导电铜棒,11-凸台,12-槽口,2-紧固螺母,3-进电块,4-紧定螺钉,5-进电座,6-绝缘层,7-调节螺钉,8-连接螺钉,9-绝缘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包括进电座5、进电块3和绝缘层6,所述进电块3为圆筒状,所述绝缘层6包覆于进电座5外表面,进电座5上设置有同时贯穿进电座5与进电块3的圆柱状导电铜棒1,所述导电铜棒I顶部连接有紧固螺母2,紧固螺母2将进电块3固定在进电座5上,导电铜棒I顶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导电铜棒I的槽口 12,能较容易的通过槽口 12转动进电块3,进而调整进电块3与电极丝的接触位置,导电铜棒I中段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位于进电块3与进电座5之间,使导电铜棒I不易滑出进电座5,并且能在进电块3与进电座5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方便进电块3的转动,导电铜棒I的底端设置有调节螺钉7,采用圆柱状的导电铜棒I连接进电座5与圆筒状的进电块3,由圆筒状进电块3外缘与电极丝接触,最大程度延长进电块的使用寿命,当电极丝在进电块3上长时间接触使进电块3出现切痕,需要转动进电块3时,只需要通过导电铜棒I顶端的槽口 12将导电铜棒I转动较小角度,进电块3相应转动,使进电块3与电极丝接触位置更新,调整较方便,有效提高了进电块3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导电铜棒I底端连接有调节螺钉7,当通过转动导电铜棒I已经无法实现避开电极丝在进电块3表面接触形成的切痕时,转动调节螺钉7,使进电块3与电极丝的接触位置更新,进一步的提高进电块的使用寿命。在进电座5侧面设置至少一个紧定螺钉4,通过紧定螺钉4将导电铜棒I抵压在进电座5内,当需要调整进电块3时,松开紧定螺钉4转动导电铜棒1,就可实现导电铜棒I上进电块3的转动,操作较方便。如附图4所示,进电座5侧面设置有两个台阶孔,台阶孔内设置有连接螺钉8,所述连接螺钉8穿过所述台阶孔,将进电块3与绝缘层6进行连接,台阶孔较小一端孔径大于连接螺钉8连接部分外径,所述连接螺钉8与进电座5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垫9。连接螺钉8由于没有和进电座5直接接触,不存在导电情况,连接螺钉8将进电座5与绝缘层6连接后,使绝缘层6绝缘效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使进电装置整体绝缘效果较好。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进电装置,包括进电座、进电块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进电座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电座上设置有同时贯穿进电座与进电块的导电铜棒,所述导电铜棒顶部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将进电块固定在进电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陈亮李世勇罗成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