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682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类种植的接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管,所述接种管的一端投入种条的尾部和一端为插入栽培袋的头部,其中,还包括封闭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头以及控制破土头开闭的触发块,所述接种管的管壁上开有与触发块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破土头包括至少一块铰接在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块,所述触发块与接种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触发块具有伸出通孔驱动部以及与破土块相抵的撑开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为了解决使用现有装置将种条植入栽种袋中效率太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的完成打孔,植入种条两个步骤的接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类种植的接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菌类种条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现在多数的食用菌采用袋栽,所谓袋栽就是将菌类的生产种植入装有栽培原料栽培袋中,栽培袋为两端开口,现在菌类的生产种多以条状存在。现在栽种存在的问题是,在种植时菌类时,为了使菌类能够更好的生长,是需要将条状的生产种,也就是种条种植到栽培袋的中部,为了将种条放入栽培袋的中部,现在采用方法是,用棍状物在装有栽培原料的栽种袋中戳出栽种袋中部的孔,然后再用中空的管将种条滑入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损伤种条,但由于现在都是成规模的大型养殖,如果还采用这种方式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为了解决使用现有装置将种条植入栽种袋中效率太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的完成打孔,植入种条两个步骤的接种装置。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管,所述接种管的一端投入种条的尾部和一端为插入栽培袋的头部,其中,还包括封闭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头以及控制破土头开闭的触发块,所述接种管的管壁上开有与触发块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破土头包括至少一块铰接在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块,所述触发块与接种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触发块具有伸出通孔驱动部以及与破土块相抵的撑开部。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背景中提及了现有技术中将种条放入栽种袋的中部,需要两部,第一步使用棍状物打孔,第二部通过管状物放入种条,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无需分两步,同时还要使用两个工具。使用时,将破土头插入栽种原料中,然后通过接种管的尾部放入种条,推动接种管,使破土头打孔,由于此时是向下打孔,受土壤阻力作用所以伸出通孔的驱动部持续的通孔中与接种管的管壁相抵,当破土头到达指定的深度后,旋拧一下接种管,使触发块的驱动部土壤相抵,此时拔出接种管,由于是方向运动没有物体再抵住,同时触发块是管壁滑动连接的,驱动部与土壤接触,阻力会使触发块与管壁发生相对滑动,然后触发块上的撑开部就会撑开破土块,使破土头打开,在接种管内的种条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相对
技术介绍
中,本方案插入栽培原料中则打孔,退出孔则放料,节省了步骤,提尚了效率。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触发块还具有封闭通孔的封闭部。有益效果:在接种管退出打出的栽种孔时,触发块会与接种管发生相对滑动,原本触发块位置则会被空出,为了避免栽培原料进入接种中,在触发块上设置封闭部,使触发块在于接种管发生相对滑动时有孔洞出现。方案三: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破土块为两块。有益效果:相比一块破土块,两块能够快速张开,而增加到三块及以上需要的配合精度就要求较高,两块破土块为较优的选择。方案四: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破土块与接种管间连接有扭簧。有益效果:破土头在打孔的过程中,由于栽培原料的阻力,不会自己打开,但在没有钻孔时,封闭的破土头更容易装填种条。方案五: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触发块与接种管的管壁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有益效果:在完成一个栽种袋的接种后,需要触发块回复原位,设置复位弹簧就是使触发块回复原位。方案六: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破土头为锥形。有益效果:在同等作用力的情况下,锥形的破土头更有穿透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接种管10、管壁11、扭簧12、插槽13、复位弹簧14、破土头20、破土块21、触发块30、撑开部33、驱动部31、插入部32、封闭部34、种条4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所示的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管10,接种管10的一端投入种条40的尾部和一端为插入栽培袋的头部,其中,还包括封闭接种管10头部的破土头20以及控制破土头20开闭的触发块30,接种管10的管壁11上开有与触发块30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破土头20包括两块铰接在接种管10头部的破土块21,触发块30具有插入部32,接种管10的管壁11开有插槽13,插入部32插入插槽13,是触发块30与管壁11滑动连接,触发块30具有伸出通孔驱动部31以及与破土块21相抵的撑开部33。触发块30还具有封闭通孔的封闭部34,破土块21与接种管10间连接有扭簧12。触发块30与接种管10的管壁11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4。破土头20为锥形。使用效果与各部分特征效果:背景中提及了现有技术中将种条40放入栽种袋的中部,需要两部,第一步使用棍状物打孔,第二部通过管状物放入种条40,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无需分两步,同时还要使用两个工具。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破土头20插入栽种原料中,然后通过接种管10的尾部放入种条40,推动接种管10,使破土头20打孔,由于此时是向下打孔,受土壤阻力作用所以伸出通孔的驱动部31持续的通孔中与接种管10的管壁11相抵,如图3所示,当破土头20到达指定的深度后,旋拧一下接种管10,使触发块30的驱动部31 土壤相抵,此时拔出接种管10,由于是方向运动没有物体再抵住,同时触发块30是管壁11滑动连接的,驱动部31与土壤接触,阻力会使触发块30与管壁11发生相对滑动,然后触发块30上的撑开部33就会撑开破土块21,使破土头20打开,在接种管10内的种条40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相对
技术介绍
中,本方案插入栽培原料中则打孔,退出孔则放料,节省了步骤,提高了效率。触发块30还具有封闭通孔的封闭部34。有益效果:在接种管10退出打出的栽种孔时,触发块30会与接种管10发生相对滑动,原本触发块30位置则会被空出,为了避免栽培原料进入接种中,在触发块30上设置封闭部34,使触发块30在于接种管10发生相对滑动时有孔洞出现。破土块21为两块。有益效果:相比一块破土块21,两块能够快速张开,而增加到三块及以上需要的配合精度就要求较高,两块破土块21为较优的选择。破土块21与接种管10间连接有扭簧12。有益效果:破土头20在打孔的过程中,由于栽培原料的阻力,不会自己打开,但在没有钻孔时,封闭的破土头20更容易装填种条40 ο触发块30与接种管10的管壁11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4。有益效果:在完成一个栽种袋的接种后,需要触发块30回复原位,设置复位弹簧14就是使触发块30回复原位。破土头20为锥形。有益效果:在同等作用力的情况下,锥形的破土头20更有穿透力。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主权项】1.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管,所述接种管的一端投入种条的尾部和一端为插入栽培袋的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头以及控制破土头开闭的触发块,所述接种管的管壁上开有与触发块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破土头包括至少一块铰接在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块,所述触发块与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菌类种条接种装置,包括接种管,所述接种管的一端投入种条的尾部和一端为插入栽培袋的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头以及控制破土头开闭的触发块,所述接种管的管壁上开有与触发块相适应的通孔,所述破土头包括至少一块铰接在接种管头部的破土块,所述触发块与接种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触发块具有伸出通孔驱动部以及与破土块相抵的撑开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刚康刚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五间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