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992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包括菌类品种选择、准备基料、制备培养料、制备适合大田栽培的栽培种、大田栽培和产后处理等步骤。栽培料铺放于田间,给大田施放了高强度有机肥,栽培料经菌丝分解,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作物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产后剩余的菌糠,富含营养物质,也是上好的有机肥;在菌类田间生产过程中,给菌类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对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和土壤生态有重要的帮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现有耕地发展地栽式菌类生产,不仅能够经济效益,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增加土壤肥力,通过发展地栽式菌类生产可实现土壤修复和作物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类生产与土壤改良、作物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属于土壤改良农作物栽培施肥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的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5亩,仅为世界人均的40%,是加拿大的1/18,美国的1/7.8,印度的1/1.2。在全球199个国家排在126位以后。全国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因此,我国不像人均土地资源充足的欧美国家,可以实行土地休耕制度。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在我国不得已而为之,提高土地承养能力的做法。我国农业用世界7.2%的土地,养活世界1/5人口,在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的代价。长期以来,只用不养的耕作习惯,造成耕地养分失调,地力下降。虽然耕地产出大幅度提高,但负荷过重,耕地养分投入产出严重失衡。目前,除少数地区外,全国绝大多数耕地土壤肥力不高,土壤有机质平均仅为1.8%,旱地仅为1%左右。而欧美国家耕地土壤有机质一般达到5%-8%。修复耕地土壤肥力,提高土地承养能力,是我国农业可持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类品种选择:以适合地栽式培育的竹荪、草菇、大球盖菇、金福菇、姬松茸或鸡腿菇为栽培品种;(2)准备基料: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或林业废弃物粉碎、晒干后为基料,干燥储存备用;(3)制备培养料:向步骤(2)中准备的部分基料中添加其重量2~4%的石灰粉,加水至含水量为60%~70%后堆成重4000kg~5000kg、高1.0~2.0m的料堆,堆放发酵2个月以上,发酵期间翻堆2~4次,发酵过程中含水量保持60%~70%;料温不再上升表明堆料腐熟;(4)制备适合大田栽培的栽培种:将步骤(2)中准备的部分基料与辅料、营养盐按64.5~75%、2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类品种选择:以适合地栽式培育的竹荪、草菇、大球盖菇、金福菇、姬松茸或鸡腿菇为栽培品种;(2)准备基料: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或林业废弃物粉碎、晒干后为基料,干燥储存备用;(3)制备培养料:向步骤(2)中准备的部分基料中添加其重量2~4%的石灰粉,加水至含水量为60%~70%后堆成重4000kg~5000kg、高1.0~2.0m的料堆,堆放发酵2个月以上,发酵期间翻堆2~4次,发酵过程中含水量保持60%~70%;料温不再上升表明堆料腐熟;(4)制备适合大田栽培的栽培种:将步骤(2)中准备的部分基料与辅料、营养盐按64.5~75%、24.5~34.5%、0.5~1.5%的重量百分比配制成栽培料,加水至含水量为60%~70%后用装袋机制成菌棒;菌棒在100℃蒸汽室内灭菌24~3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所述菌类品种的常规栽培种,于室内培育,培养40天后获得适合大田栽培的栽培种;(5)大田栽培:大田经过整地开沟、土壤消毒后搭建荫棚,然后对大田进行灌溉将土壤浇透;把步骤(3)获得的培养料铺到沟内,每平方米用培养料15~20kg,培养料厚度30cm,堆成呈瓦楞状的菇畦;把步骤(4)获得的适合大田栽培用的栽培种掰成体积为1cm3~2cm3的碎块(7),按梅花状接种在培养料表层上,接种点间距10~15cm,再覆一层5cm厚的培养料;在接完种后的培养料表面撒一层过磷酸钙或复合肥,用量为25kg/亩;施肥后,覆盖厚度为5~6cm的NY5099规定的土壤;覆土后再盖上2~5cm厚的稻草、甘蔗叶或林下落叶,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覆盖薄膜;之后依次进行发菌期管理、菌蕾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和采后管理,管理期间进行病害防治和/或虫害防治;(6)产后处理:菌类生产结束后,剩余在大田的菌糠直接保留在田间,使其继续腐烂发酵;经过15~30天后,将菌糠层翻起,与其它土层混匀,再种植其它作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农业生产废弃物为农产区的秸秆、蔗渣、谷壳、豆杆、杂草、粪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林业废弃物为农产区周边林区的杂草、落叶、树丫、木屑中的至少一种,不含有害物质树种的阔叶树木屑;所述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或林业废弃物粉碎,粒径为5~10mm的物料为粗料,粒径为0.5~5mm的物料为细料,粗料、细料的重量比为25~50:50~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翻堆步骤是: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北冀春花刘敏卓旺爵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