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石刚专利>正文

发泡涝糟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53 阅读:4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产品属饮料型低度酒,属酿造酒技术领域。需要解决技术,涝糟液降低糖度后出现水腥味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了28℃-32℃高品发酵;16℃-18℃中品温发酵;0℃低品温冷库自然发酵的三次发酵技术。同时,又把CS↑[2]增添技术用在发酵中。高品温发酵是为了保留涝糟独具的风味。中品温发酵是降低糖度和酒度、酸度、酒色定位。低品温发酵是解决水腥味,使涝糟液中含CS↑[2],成为外观特征为发泡的发泡涝糟液。(*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泡涝糟液本产品属饮料型低度酒,属酿造酒
涝糟液是流传在中国民间的一种家酿上饮料。原料是大米或高粱。工艺是:浸米→洗米→蒸饭→品温35℃拌曲→品温28℃拌酒母→品温28℃-32℃发酵四天→成品涝糟→加水、加糖煮沸→涝糟液。民间家酿的涝糟液独具一种涝糟型风味很适合经再创,造后作为饮料型低度酒供餐饮时饮用。若作为餐饮用酒一要解决的是降低涝糟液的糖度和降低糖度后出现水腥味的技术难题。二要解决的是把家酿手工生产。改为工业批量生产生产。专利技术目的是把独具中国民间特色的家酿涝糟饮料再创造,使它成为餐饮用的饮料型低度酒。把民间产品作为商品推向市场;把手工生产变为工业生产推向社会。技术方案是保留民间家酿发酵工艺。增加品温16℃-18℃发酵;增加品温0℃低品温冷库自然发酵的技术增加,把发酵用水改为用茶叶、荷叶、竹叶、鲜薄荷叶浸泡后的软水。其目的是在原有香型基础上增加清香和口感清凉。第一次发酵是保留
技术介绍
发酵其目的是保留涝糟独具的香型和口感。增加第二次发酵采用品温16℃-18℃发酵和加石灰水中和,其目的是使涝糟充分发酵,和降低糖度并使酒度酸度、酒色定位。增加第三次品温0℃低品温密封、冷库自然发酵是解决涝糟液降低糖度后出现水腥味的难题。并使涝糟液中生成CS2成为外观以发泡为特征的发泡涝糟液。
技术介绍
家酿产品只作为:涝糟加水、加糖加蛋或加粉-->子煮沸制成涝糟蛋或涝糟粉子食用。    再创造后的发泡涝糟液是作为饮料型低度酒供餐饮时饮用。    
技术介绍
是民间家酿、手工生产,再创造后的发泡涝糟液是工业生产,同时把涝糟液糟从家庭和小食店,经工业生产后作为商品推向社会。图1-图3是发泡劳糟液,原料配比、工艺流程、生产工序图。是发泡涝糟液产品试验后的原料配比和生产工序定型图。    实现专利技术的最好方式是建厂进行小批量生产,进入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市场检验后再决策立项、建厂、规模生产。小批量生产、接受市场检验已地筹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泡涝糟液其特征一、在保留其背景技术基础上,增加了第二次品温16℃-18℃发酵,增加了第三次品次温0℃密封自然发酵,增加了用荷叶、茶叶等浸泡软水作第二次发酵用水。保留背景技术是为了保持涝糟液独有的风味。增加茶叶、荷叶等浸泡是为涝糟液 在原有涝糟香型基础上增加清香和清凉口感。增加二次发酵技术是为了降低糖度、充分发酵,使酒度、酸度大概定位。增加第三次发酵是解决口感和涝糟液降低糖度后出现水腥味的问题,并使涝糟液中生成一定的CS↑[2]使涝糟液成为泡型涝糟液。发泡涝 糟液其特征二、背景技术和再创造后的发泡涝糟液使用效果不一样。背景技术的涝糟液是涝糟加水、加糖、加蛋或加粉子,煮沸制成涝糟蛋或涝糟粉子食用。是家酿,含糖高的初级手工产品。经再创造的发泡涝糟液糖度低是作为饮料型低度酒在餐饮时饮用,能进行 工业批量生产。发泡涝糟液其特征三、把0℃低品温密封发酵技术用在民间家酿的大米、高粱制成的涝糟液中使涝糟液降低糖度后除去水腥味。使涝糟含CS↑[2],成为发泡涝糟液的技术以前从未出现过。因此对发泡涝糟液申请权力要求限定:“仅对大米、高粱质 的涝糟进行CS↑[2]发泡而使大米、高粱质的涝糟液转化成全新型产品成为发泡涝糟液的技术加以保护。”或对限定:“大米、高粱涝糟经再创造后、外观特征为发泡的大米或高粱发泡涝糟液申请产品独立权。”。...

【技术特征摘要】
发泡涝糟液其特征一、在保留其背景技术基础上,增加了第二次品温16℃-18℃发酵,增加了第三次品次温0℃密封自然发酵,增加了用荷叶、茶叶等浸泡软水作第二次发酵用水。保留背景技术是为了保持涝糟液独有的风味。增加茶叶、荷叶等浸泡是为涝糟液在原有涝糟香型基础上增加清香和清凉口感。增加二次发酵技术是为了降低糖度、充分发酵,使酒度、酸度大概定位。增加第三次发酵是解决口感和涝糟液降低糖度后出现水腥味的问题,并使涝糟液中生成一定的CS2使涝糟液成为泡型涝糟液。发泡涝糟液其特征二、背景技术和再创造后的发泡涝糟液使用效果不一样。背景技术的涝糟液是涝糟加水、加糖,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石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石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