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808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风机设置于风腔内,将IGBT模组设置于所述风腔上部,并将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设置于所述风腔下部;使得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独立配电柜中的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风机,均集成到所述逆变器中,提高了所述逆变器的集成度,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节约了空间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逆变器,其防反二极管一般设置于独立的配电柜中,所述配电柜再通过电缆与所述逆变器相连。所述配电柜中设置有:多路断路器、二极管、二极管散热器及风机等。由于其内部的元器件较多,使得所述配电柜的造价高;且由于其独立于所述逆变器,还需另外占有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反二极管设置于独立配电柜而带来的造价高及占用空间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逆变器,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组、二极管散热器组件、风机、托板、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其中: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所述风机设置于风腔内;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设置于所述托板的开孔上,通过所述托板的开孔与所述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相连;所述IGBT模组设置于所述风腔上部;所述直流断路器、所述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及所述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设置于所述风腔下部。优选的,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包括:二极管、二极管输入铜排、二极管输出铜排及二极管散热器。优选的,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二极管散热器上、与所述二极管输入铜排相连的第一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二极管散热器上、与所述二极管输出铜排相连的第二固定元件。优选的,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二极管散热器上的温控元器件。优选的,所述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与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垂直连接。优选的,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水平设置于所述托板上。优选的,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垂直设置于所述托板上。本技术提供的逆变器,将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风机设置于风腔内,将IGBT模组设置于所述风腔上部,并将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设置于所述风腔下部;使得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独立配电柜中的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风机,均集成到所述逆变器中,提高了所述逆变器的集成度,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节约了空间及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极管散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配电拓扑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反二极管设置于独立配电柜而带来的造价高及占用空间的问题。具体的,所述逆变器,如图1所示,包括:IGBT模组101、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风机103、托板104、直流断路器105、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107 ;其中: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及风机103设置于风腔内;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设置于托板104的开孔上,通过托板104的开孔与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相连;IGBT模组101设置于所述风腔上部;直流断路器105、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107设置于所述风腔下部。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包括二极管及其散热器。风机103和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设置在风腔内,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固定在托板104的开孔上,并通过所述开孔与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连接。直流断路器105、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107位于所述风腔下部,IGBT模组101位于所述风腔上部。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位于直流断路器105的上方,每路直流断路器的正极输出通过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与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连接,每路直流断路器的负极通过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107形成汇流输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示逆变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现有技术中设置于独立配电柜中的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风机,均集成到所述逆变器中,提高了所述逆变器的集成度,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节约了空间及成本。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位于所述风腔内,可以与IGBT模组101共用风道,如图1中所示的箭头,表示所述风道内的风向。通过风机103的离心力将冷风吹向二极管的散热器齿片,以对二极管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同时所述风腔内的冷风还能够吹向IGBT模组101,对其进行散热;进而实现风机103的两用功能,满足IGBT模组101与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的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风机103的使用效率,比现有技术减少了单独的风机和风道,以为二极管散热器组件进行散热。优选的,如图2所示,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包括:二极管201、二极管输入铜排202、二极管输出铜排203及二极管散热器204。图3所示为所述逆变器的配电拓扑图,表明了二极管102与各路直流断路器105的电路连接关系;其中DCl+至DCn+表示各路直流输入正极,DCl-至DCn-表示各路直流输入负极,DC+表示直流输出正极,DC-表示直流输出负极。优选的,如图2所示,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还包括:设置于二极管散热器204上、与二极管输入铜排202相连的第一固定元件205 ;设置于二极管散热器204上、与二极管输出铜排203相连的第二固定元件206。本实施例内的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二极管输入铜排202和二极管输出铜排203均通过各自的固定元件固定在二极管散热器204上,消除了二极管201与两种铜排进行连接安装时的应力,确保二极管201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优选的,如图2所示,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还包括:设置于二极管散热器204上的温控元器件207。二极管散热器组件,二极管输入铜排和二极管输出铜排通过固定元件固定在二极管散热器上,消除二极管铜排连接安装的应力,确保二极管安全、可靠地工作二极管散热器204上装有温控元器件207参与所述风机的运行控制,能够实现节约、高效、可靠地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散热。优选的,如图4所示,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与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垂直连接。图4所示为所述逆变器的左视图,包括:IGBT模组101、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风机103、托板104、直流断路器105、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 107。由图4可见,直流断路器105、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107位于所述风腔下方前部,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位于直流断路器105的后上方,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与二极管散热器组件102采用自下而上垂直连接,可以缩短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的长度,降低成本;并且减少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106所占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组、二极管散热器组件、风机、托板、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及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其中: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及所述风机设置于风腔内;所述二极管散热器组件设置于所述托板的开孔上,通过所述托板的开孔与所述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相连;所述IGBT模组设置于所述风腔上部;所述直流断路器、所述直流断路器正极输出铜排及所述直流断路器负极汇流铜排设置于所述风腔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火谭均万汝斌檀贵友汪家慰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