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育种五圃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477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荞麦育种五圃法,解决了异花授粉作物容易混杂,需要纯化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了保护异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特有特征特性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从单株间的杂交开始,逐步扩大种子量,观察记载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方面差异,同时根据试验观察结果来配制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圃系选择,达到自然杂交不混杂,配制组合有目的,快速选择出生产需要的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加快育种进程,简化杂交手段和方法,明确组合后代的亲缘关系,便于组合间做比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涉及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荞麦育种和创新工作,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荞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同时种植大田的不同荞麦品种(系),因为虫媒传粉,互相之间杂交,完全成为一混合群体,其后代亲缘关系难以分清。同时也造成荞麦资源的混杂,失去保护资源的价值。从世界范围来讲,荞麦的育种方法以传统育种方法为主。多采用混合选择和集团选择。传统育种方法在荞麦种植群体中,以选优良单株和人工杂交标记为主要手段。进行单株选择,这一方法主要缺陷是靠目测和目视来决定选择目标,所选材料和组合目标不明确,亲缘关系不明确,难以实现育种要求的目标。采用人工杂交,技术难度大,费工、费时。虽然后代亲缘关系明确,但获取的种子量相对小,试验供种不足,影响育种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异花授粉作物容易混杂,需要纯化的技术问题,以及为了解决保护异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特有特征特性的技术难题,而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加快育种进程,简化杂交手段和方法,明确组合后代的亲缘关系,便于组合间做比较。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从单株间的杂交开始,逐步扩大种子量,观察记载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方面差异,同时根据试验观察结果来配制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圃系选择,达到自然杂交不混杂,配制组合的目的,快速选择出生产需要的品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隔离杂交圃:盆栽T花型荞麦和P花型荞麦各一株,采用规格为50cmX50cmX 170cm的网罩隔离,让其进行自然杂交;该步骤的有益效果为:比人工进行的单花杂交产一粒种子提高了种子量,且省时、省工、省事,产种量一般20+20粒; 2)隔离单繁圃:对隔离杂交圃所产生的少量种子TXP和PXT进行分离扩繁,以保护种子的纯度,采用规格为10cmX 10cmX 170cm的小网套罩隔离;该步骤的有益效果为:种子仍然在隔离条件下保持纯正,扩繁的种子量提高到18克左右; 3)隔离扩繁圃:对隔离单繁圃的种子继续进行繁种,进一步保持种子的纯度,为后续试验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采用规格为2mX3mX 1.7m的大网套罩隔离;该步骤的有益效果为:产种量可以达到400克左右; 4)隔离种植圃:对隔离扩繁圃的种子采用规格为4mX5mX1.7m的网室套罩隔离方法,进行不同品种和材料间的比较,理论上决定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该步骤的有益效果为:种子量可以扩增到8000克,不同隔离材料之间可以做记载比较; 5)田间试验圃:把隔离种植圃所选择的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进行自然条件的田间鉴定,进一步选择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佳的荞麦品种(系),田间种植规格为2mX3m小区,便于统计和分析;该步骤的有益效果为:在自然条件下进一步验证隔离种植圃品种间的比较结果,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谓的五圃法就是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通过严格一致的评价方法和操作体系来选育出新的荞麦品种(系)。这五个圃系就是严格规范的五个步骤,自然生长的荞麦主要有两种花型,即长花柱花(thrum)和短花柱花(pin),每个品种都存在这两种花型,正是这两种花型间互相杂交,才实现荞麦结实。隔离杂交圃;以选择同一品种不同的荞麦花型来进行单株配对:即:TXP、PXT,套罩隔离,现实自然杂交,过程中可以人工辅助授粉。本专利技术所述五圃法的建立在保护品种纯度的同时,可以细致观察出品种间特征特性,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别。便于选择出优势组合材料。也可以进行不同品种间的组合配制,明确亲代和子代的关系,把需要的优良性状快速集成到某个品种(系)。隔离杂交圃是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它起到纯化种子的作用。五个圃中的前四圃目的是扩繁种子量和做比较。任何一步疏忽到使种子混杂,都难以选择出理想状态的品种(系)。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创新点是:长花柱花(thrum)和短花柱花(pin)自然整株杂交的方法。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是为试验准备材料的过程,同时也起到鉴别品种间差异的作用。隔离种植圃是在前三圃的基础上,对重点材料和组合进行比较性试验,同时也有效保护了种子的纯度。田间种植圃是荞麦品种在生产上的进一步验证和调查,是确立新品种的生产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从单株间的杂交开始,逐步扩大种子量,观察记载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方面差异,同时根据试验观察结果来配制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圃系选择,达到自然杂交不混杂,配制组合的目的,快速选择出生产需要的品种;具体为:1)隔离杂交圃:盆栽T花型荞麦和P花型荞麦各一株,采用规格为50CmX50CmX 170cm的网罩隔离,让其进行自然杂交;2)隔离单繁圃:对隔离杂交圃所产生的少量种子TXP和PXT进行分离扩繁,以保护种子的纯度,采用规格为10cmX 10cmX 170cm的小网套罩隔离;3)隔离扩繁圃:对隔离单繁圃的种子继续进行繁种,进一步保持种子的纯度,为后续试验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采用规格为2mX3mX 1.7m的大网套罩隔离;4)隔离种植圃:对隔离扩繁圃的种子采用规格为4mX5mXl.7m的网室套罩隔离方法,进行不同品种和材料间的比较,决定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5)田间试验圃:把隔离种植圃所选择的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进行自然条件的田间鉴定,进一步选择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佳的荞麦品种(系),田间种植规格为2mX 3m小区,便于统计和分析。【主权项】1.一种,其特征在于: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从单株间的杂交开始,逐步扩大种子量,观察记载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方面差异,同时根据试验观察结果来配制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圃系选择,达到自然杂交不混杂,配制组合的目的,快速选择出生产需要的品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隔离杂交圃:盆栽T花型荞麦和P花型荞麦各一株,采用规格为50cmX50cmX 170cm的网罩隔离,让其进行自然杂交;2)隔离单繁圃:对隔离杂交圃所产生的少量种子TXP和PXT进行分离扩繁,以保护种子的纯度,采用规格为10cmX 10cmX 170cm的小网套罩隔离;3)隔离扩繁圃:对隔离单繁圃的种子继续进行繁种,进一步保持种子的纯度,为后续试验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采用规格为2mX3mXl.7m的大网套罩隔离;4)隔离种植圃:对隔离扩繁圃的种子采用规格为4mX5mX1.7m的网室套罩隔离方法,进行不同品种和材料间的比较,决定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5)田间试验圃:把隔离种植圃所选择的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进行自然条件的田间鉴定,进一步选择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佳的荞麦品种(系),田间种植规格为2mX3m小区,便于统计和分析。【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解决了异花授粉作物容易混杂,需要纯化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了保护异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特有特征特性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从单株间的杂交开始,逐步扩大种子量,观察记载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方面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荞麦育种五圃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以隔离杂交圃、隔离单繁圃、隔离扩繁圃、隔离种植圃和田间试验圃的五个圃系,从单株间的杂交开始,逐步扩大种子量,观察记载各品种(系)之间农艺性状方面差异,同时根据试验观察结果来配制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圃系选择,达到自然杂交不混杂,配制组合的目的,快速选择出生产需要的品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隔离杂交圃:盆栽T花型荞麦和P花型荞麦各一株,采用规格为50cm×50cm×170cm的网罩隔离,让其进行自然杂交;2)隔离单繁圃:对隔离杂交圃所产生的少量种子T×P和P×T进行分离扩繁,以保护种子的纯度,采用规格为100cm×100cm×170cm的小网套罩隔离;3)隔离扩繁圃:对隔离单繁圃的种子继续进行繁种,进一步保持种子的纯度,为后续试验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采用规格为2m×3m×1.7m的大网套罩隔离;4)隔离种植圃:对隔离扩繁圃的种子采用规格为4m×5m×1.7m的网室套罩隔离方法,进行不同品种和材料间的比较,决定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5)田间试验圃:把隔离种植圃所选择的优良组合和优势组合进行自然条件的田间鉴定,进一步选择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佳的荞麦品种(系),田间种植规格为2m×3m小区,便于统计和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成虎乔治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