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005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3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包括蓄热式活化转炉、补风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的蓄热式活化转炉包括炉体、传动装置、进料器、出料器和进风预热盘管;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风机、进风管;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安装在炉体尾部的出气管、与出气管相连的余热锅炉、设置在余热锅炉上的蒸汽管和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尾气排除的高温蒸汽充分利用,转换成高温蒸汽用于活化工艺。实现节能、环保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活化转炉,活化工艺燃烧产生的大量热能通过炉体传递到炉外,造成大量热能损耗外还增加车间的工作人作业温度。活化转炉末端排放出的烟气带有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一般都是自然挥发掉或排放掉,造成大量热能浪费且带来排放污染。传统活化工艺燃烧过程所需要的氧来自于常温空气,因刚补进炉内的风温度不够,造成炉内活化过程开始阶段的活化温度滞后,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该活化转炉可将活化过程产生的大量余热进行蓄存并用此蓄存的热量对补进炉内的空气进行提前预热,保证补进炉内的空气为高温空气,能促使炉内快速达到活化温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包括蓄热式活化转炉、补风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的蓄热式活化转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上的传动装置、安装在炉体进口的进料器、安装在炉体尾部下端的出料器和进风预热盘管;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风机、进风管,所述的进风管将风机与进风预热盘管连通;所述的进风预热盘管排列在炉体的内壁中,并通过蓄热式浇筑料填充,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安装在炉体尾部的出气管、与出气管相连的余热锅炉、设置在余热锅炉上的蒸汽管和烟囱。所述的炉体外壁包有保温材料填充的保温层。所述的风机为罗茨风机。所述的蒸汽管用于将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连通到炉体前端。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大大降低总的空气补氧量并实现活化燃料的完全燃烧,进而大大降低氮氧化污的污染排放。2、本技术可保障活化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实现热能回收并减少污染排放。3、本技术可将活化转炉辐射出的60%以上热能储蓄回收,并可将活化转炉的外壁温度降低到30℃-50℃,降低作业环境温度,减少热能损耗。4、本技术可回收烟气中70%-80%的热能,用之于生产工艺后可降低生产消耗燃料成本30%以上,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炉体、1-2保温层、1-3传动装置、1-4进料器、1-5出料器、1-6进风预热盘管、1-7蓄热式浇筑料、2-1风机、2-2进风管、3-1出气管、3-2余热锅炉、3-3蒸汽管、3-4烟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包括蓄热式活化转炉、补风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的蓄热式活化转炉包括炉体1-1、设置在炉体1-1上的传动装置1-3、安装在炉体1-1进口的进料器1-4、安装在炉体1-1尾部下端的出料器1-5和进风预热盘管1-6;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风机2-1、进风管2-2,所述的进风管2-2将风机2-1与进风预热盘管1-6连通;所述的进风预热盘管1-6排列在炉体1-1的内壁中,并通过蓄热式浇筑料1-7填充,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安装在炉体1-1尾部的出气管3-1、与出气管3-1相连的余热锅炉3-2、设置在余热锅炉3-2上的蒸汽管3-3和烟囱3-4。所述的炉体1-1外壁包有保温材料填充的保温层1-2。所述的风机2-1为罗茨风机。所述的蒸汽管3-3用于将余热锅炉3-2产生的蒸汽连通到炉体1-1前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所实现的是将原料(炭化料)投放到活化转炉内,在高温补风和燃料燃烧的作用下今日活化环节,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纯物理法活化出活性炭产品后在炉尾部出料。本技术是在传统的活化转炉基础之上,在活化转炉内壁增加了由进风预热盘管1-6和蓄热式浇注料1-7,以及在炉体1-1外壁设置了耐高温隔热保温层1-2,他们构成的“蓄热过热层”,这一结构就确保了:1)活化过程中燃料燃烧和原料自我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热能长时间储存在该蓄热层,确保热量不流失,且可实现整个炉体1-1外侧温度降低到45℃左右;2)进风预热盘管1-6通过此蓄热层对风机补进的冷风进行过热,确保补充到活化转炉的前端的风是高温的风(300℃-400℃),可直接参与燃烧,避免了传统活化工艺中因补进去的冷风对工艺造成的严重扰动。本技术将炉尾产生的大量高温尾气通入余热锅炉3-2,该余热锅炉3-2内有大量常温水盘管,可将高温尾气转化成高温蒸汽通入到活化转炉内使用(因物理法生产活性炭需要大量大高温蒸汽进行活化碳化料,传统工艺高温蒸汽都需要外厂购买或燃煤锅炉单独产生满足工艺需求),如此即可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又可以减少高温烟气的排放,排放的烟气可降低到130℃-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活化转炉、补风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的蓄热式活化转炉包括炉体(1‑1)、设置在炉体(1‑1)上的传动装置(1‑3)、安装在炉体(1‑1)进口的进料器(1‑4)、安装在炉体(1‑1)尾部下端的出料器(1‑5)和进风预热盘管(1‑6);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风机(2‑1)、进风管(2‑2),所述的进风管(2‑2)将风机(2‑1)与进风预热盘管(1‑6)连通;所述的进风预热盘管(1‑6)排列在炉体(1‑1)的内壁中,并通过蓄热式浇筑料(1‑7)填充,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安装在炉体(1‑1)尾部的出气管(3‑1)、与出气管(3‑1)相连的余热锅炉(3‑2)、设置在余热锅炉(3‑2)上的蒸汽管(3‑3)和烟囱(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蓄热式节能蒸汽活化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活化转炉、补风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的蓄热式活化转炉包括炉体(1-1)、设置在炉体(1-1)上的传动装置(1-3)、安装在炉体(1-1)进口的进料器(1-4)、安装在炉体(1-1)尾部下端的出料器(1-5)和进风预热盘管(1-6);所述的补风系统包括风机(2-1)、进风管(2-2),所述的进风管(2-2)将风机(2-1)与进风预热盘管(1-6)连通;所述的进风预热盘管(1-6)排列在炉体(1-1)的内壁中,并通过蓄热式浇筑料(1-7)填充,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安装在炉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海涌
申请(专利权)人:木林森活性炭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