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971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3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阀,公开了一种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其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杆(3),阀体(1)内设有套筒(4),套筒(4)内设有可沿套筒(4)内侧壁上下滑动的大阀芯(5),大阀芯(5)为包括顶板(50)、底板(51)和侧壁(52)的圆筒状,阀杆(3)底端穿过顶板(50)且阀杆(3)底端设有小阀芯(6),小阀芯(6)位于大阀芯(5)内部且可沿大阀芯(5)内壁上下滑动,小阀芯(6)与底板(51)之间设有弹簧(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在高压状态下,平衡大阀芯所受压力,使得大阀芯不会出现上下震动,实现阀体零泄漏,更好满足各种苛刻工艺的自动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阀,尤其涉及了一种硬密封套筒调节阀
技术介绍
套筒调节阀作为调节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的套筒调节阀普遍存在流量曲线偏差大、泄漏量大、控制精度低等缺陷,而硬密封套筒调节阀,泄漏等级一般为II级,已无法满足高温、高压、高泄漏等级工艺介质的自动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套筒调节阀存在的泄漏量大、控制精度低等缺陷,提供了一种硬密封套筒调节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杆,阀体内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可沿套筒内侧壁上下滑动的大阀芯,大阀芯为包括顶板、底板和侧壁的圆筒状,顶板为包括凸起部分和边缘部分的“凸”字形,凸起部分插入大阀芯内部且与大阀芯内壁过盈配合,边缘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在大阀芯上端面上;阀杆底端穿过顶板且设有小阀芯,小阀芯位于大阀芯内部且可沿大阀芯内壁上下滑动,小阀芯与底板之间设有弹簧。阀门关闭时,弹簧会在大阀芯与小阀芯之间形成预紧力,保证在高压状态下,平衡大阀芯所受压力,使得大阀芯不会出现上下震动,真正实现硬密封零泄漏,更好满足各种苛刻工艺的自动控制需求。作为优选,底板上设有通孔,小阀芯底端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小阀芯上移,使得大阀芯底板上的通孔打开,从而阀体内的流体流入大阀芯内,使得在大阀芯打开之前对阀体内压力起到一定压力缓冲作用。作为优选,大阀芯内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顶板底端面抵在大阀芯内阶梯孔的阶梯处,第一孔的长度等于凸起部分的高度。采用该种插入式连接,会使得整个调节阀的装配更加方便,将顶板设计成特殊形状,一方面使得其与大阀芯内壁过盈配合,一方面又通过螺钉连接,实现双重固定,充分保证顶板的承载载荷,提高其稳定性能;同时将大阀芯内部设置阶梯孔来对顶板进行定位,保证大阀芯整体密封性以及整体装配的结构紧凑度。作为优选,阀杆端部穿过阀盖且可在阀盖内上下滑动,阀杆与阀盖之间设有填料,填料上方设有压板,通过在阀杆周围设置填料,以保证阀门的密封性,继而使阀门更加安全可靠。作为优选,阀体内部为S流线型通道,套筒侧壁上设有连通孔,套筒底端固定在阀体的中心位置。阀体呈S流线型通道,可减小压降损失,增大流量,套筒位于阀体内部中心位置,可更加有利于对大阀芯全关位置的支撑,并对大阀芯闭合时起到密封副的作用,从而增加阀门的密封性。作为优选,阀盖连接于阀体上端面上,阀盖与阀体连接处设有中法兰密封圈,套筒与阀体连接处设有套筒密封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保证在高压状态下,平衡大阀芯所受压力,使得大阀芯不会出现上下震动,实现阀体零泄漏,更好满足各种苛刻工艺的自动控制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不带顶板的大阀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阀体、2—阀盖、3—阀杆、4—套筒、5—大阀芯、6—小阀芯、7—弹簧、21—中法兰密封圈、31—填料、32—压板、40—连通孔、41—套筒密封圈、50—顶板、51—底板、52—侧壁、501—凸起部分、502—边缘部分、503—第一孔、504—第二孔、51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如图1、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杆3,阀盖2通过双头螺柱连接在阀体1的上端面上,且阀盖2与阀体1连接处设有中法兰密封圈21,阀杆3位于阀盖2内部且两端均穿过阀盖2,阀杆3可在阀盖2内上下滑动且阀杆3与阀盖2之间设有填料31,填料31上方设有压板32压紧填料,通过在阀杆3周围设置填料31,以保证阀门的密封性,继而使阀门更加安全可靠。阀体1内部为S流线型通道,阀体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套筒4,套筒4底端固定在阀体1的中心位置处且套筒4底端与与阀体1连接处设有套筒密封圈41,套筒4顶端固定在阀体1上端面处,保证套筒4能够稳定固定在阀体1内部,套筒4侧壁上设有连通孔40,通过连通孔40实现阀体1两端的连通。套筒4内设有可沿套筒4内侧壁上下滑动的大阀芯5,如图3、图4所示,大阀芯5为包括顶板50、底板51和侧壁52的圆筒状,顶板50为包括凸起部分501和边缘部分502的“凸”字形,凸起部分501插入大阀芯5内部且与大阀芯5内壁过盈配合,边缘部分502通过螺钉固定在大阀芯5上端面上,大阀芯5内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孔503和第二孔504,第一孔503的直径大于第二孔504的直径,顶板50底端面抵在大阀芯5内阶梯孔的阶梯处,第一孔503的长度等于凸起部分501的高度。阀杆3底端穿过顶板50且连接有小阀芯6,小阀芯6位于大阀芯5内部且可沿大阀芯5内壁上下滑动,小阀芯6自上而下为直径逐渐减小的阶梯轴,小阀芯6与底板51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上端抵在小阀芯6阶梯轴的阶梯处,弹簧7下端抵在大阀芯5底板的上表面上,小阀芯6与阀杆3一体成型,减小阀门装配时间,提高小阀芯承载载荷,继而提高整个阀门工作稳定性。具体操作时,阀杆3伸出阀盖2上端面的端部与调节阀执行机构连接,在执行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阀杆3上下运动,当需要打开阀体1时,此时阀体1处于关闭状态,阀体1内流体会对大阀芯5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此时由于小阀芯6与大阀芯5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对大阀芯5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平衡大阀芯5所受到的流体压力,避免大阀芯5在承受高压差的情况下在套筒4内产生震荡。阀杆3在执行机构的作用下首先带动小阀芯6向上运作,大阀芯5在弹簧7的作用下仍在处于关闭阀体位置,小阀芯6底板51上设有通孔510,小阀芯6底端直径大于通孔510直径。小阀芯6上移,使得大阀芯5底板51上的通孔510打开,从而阀体1内的流体流入大阀芯5内,使得在大阀芯5打开之前对阀体1内压力起到一定压力缓冲作用。小阀芯6向上移动到与大阀芯5的顶板50接触,然后通过顶板50带动大阀芯5向上移动,使得阀门打开。当需要关闭阀体1时,阀杆3在执行机构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在弹簧7的作用下大阀芯5向下移动,最终使得大阀芯5与套筒4之间形成密封、小阀芯6与大阀芯5之间形成密封,同时阀体1完全闭合后,弹簧7仍会在大阀芯5与小阀芯6之间形成预紧力,保证在高压状态下,大阀芯5不会出现上下震动,真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杆(3),其特征在于:阀体(1)内设有套筒(4),套筒(4)内设有可沿套筒(4)内侧壁上下滑动的大阀芯(5),大阀芯(5)为包括顶板(50)、底板(51)和侧壁(52)的圆筒状,顶板(50)为包括凸起部分(501)和边缘部分(502)的“凸”字形,凸起部分(501)插入大阀芯(5)内部且与大阀芯(5)内壁过盈配合,边缘部分(502)通过螺钉固定在大阀芯(5)上端面上;阀杆(3)底端穿过顶板(50)且阀杆(3)底端设有小阀芯(6),小阀芯(6)位于大阀芯(5)内部且可沿大阀芯(5)内壁上下滑动,小阀芯(6)与底板(51)之间设有弹簧(7)。

【技术特征摘要】
1.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盖(2)和阀杆(3),其特征在于:
阀体(1)内设有套筒(4),套筒(4)内设有可沿套筒(4)内侧壁上下滑动的
大阀芯(5),大阀芯(5)为包括顶板(50)、底板(51)和侧壁(52)的圆筒
状,顶板(50)为包括凸起部分(501)和边缘部分(502)的“凸”字形,凸
起部分(501)插入大阀芯(5)内部且与大阀芯(5)内壁过盈配合,边缘部分
(502)通过螺钉固定在大阀芯(5)上端面上;阀杆(3)底端穿过顶板(50)
且阀杆(3)底端设有小阀芯(6),小阀芯(6)位于大阀芯(5)内部且可沿大
阀芯(5)内壁上下滑动,小阀芯(6)与底板(51)之间设有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底板(51)上设有
通孔(510),小阀芯(6)底端直径大于通孔(510)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密封套筒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大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荣孙洪杰葛曹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能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