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爆器安全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4956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3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爆器安全拆卸装置,包括防护机构和拆卸机构。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运动将处于激发未作用的起爆装置中起爆器安全拆卸。解决了处于激发未作用起爆装置无法拆卸的问题,有助于对未作用原因进行分析。对起爆装置中起爆器的拆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未起爆器发火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动作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火工品安全拆卸装置,适用于油气井完井作业过程中起爆装置击发未作用后起爆装置中起爆器的拆卸。
技术介绍
起爆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气井完井作业的射孔器材。目前国内外油气井都采用起爆装置完成射孔作业。油气井射孔作业中起爆装置未正常作用情况时常发生,而对未正常作用起爆装置中起爆器的拆卸一直是石油行业一个难题。它直接影响起爆器发火可靠性的研究,对起爆器发火质量分析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运动将处于激发未作用的起爆装置中起爆器安全拆卸。解决了处于激发未作用起爆装置无法拆卸的问题,有助于对未作用原因进行分析。对起爆装置中起爆器的拆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未起爆器发火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起爆器安全拆卸装置,包括防护机构和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机架17、螺杆11、手轮15、手柄16、扳手7、螺母13、螺套10、螺母套12和若干定位销;螺母套12固定在机架17上;螺母13位于螺母套12中且与螺母套12间隙配合,螺杆11穿过螺母13且与螺母13螺纹配合,螺母13、螺杆11和螺母套12三者同轴;螺母套12上开有螺旋槽,且螺旋槽的螺旋旋向与螺杆11和螺母13配合的螺纹旋向相同;手柄16穿过螺旋槽与螺母13紧固连接;螺杆11一端与手轮15固连,另一端与螺套10间隙配合,螺杆11与螺套10间隙配合的一端开有盲孔;扳手7呈二级阶梯状,小径端与螺杆11的盲孔间隙配合,能够在盲孔内进行轴向运动,同时通过第二定位销8使得螺杆11能够带动扳手7沿螺杆11轴线螺旋前进3mm;扳手7小径端和盲孔底端之间设有弹簧;扳手7大径端设有第一定位销6,大径端与螺套10间隙配合;防护机构罩在起爆装置上,包括防护帽4和防护套3;防护帽4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封闭端开有通孔,螺套10能够穿过该通孔;防护套3和防护帽4为间隙配合;防护帽4和防护套3在相同位置上开有孔,且防护套3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进行周向旋转。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螺套10为T字状,套在螺杆11开有盲孔的一端,且与螺杆11间隙配合。专利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连接巧妙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拆卸过程简单、安全、可靠,拆卸装置结构小巧可在井场直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防护帽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套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扳手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螺杆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螺母套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螺母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起爆器;2-三爪卡盘;3-防护套;4-防护帽;5-第一顶丝;6-第一定位销;7-扳手;8-第二定位销;9-弹簧;10-螺套;11-螺杆;12-螺母套;13-螺母;14-第二顶丝;15-手轮;16-手柄;17-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1.参见图1—图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采用三爪卡盘2将起爆装置找正并定位,利用螺杆11的轴向移动带动扳手7和扳手销移动。当扳手销与起爆装置中起爆器拆卸孔未对正时,扳手和扳手销被压缩。继续旋转轴向前进至扳手销与拆卸孔对正,弹簧压缩释放扳手销插入起爆器拆卸孔内。此过程可通过护帽4和护帽套3上观察孔进行观察,完成后旋转护帽套可关闭观察口。扳动手柄,可使螺母和螺杆在螺母套内轴向向前移动4mm,可使扳手销完全插入拆卸孔内。反向摇手轮即可将起爆器安全拆卸。该机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由护帽套3、护帽4。护帽套和护帽开有相同位置开孔,护帽套在护帽间隙配合,第一顶丝5起导向固定作用,护帽套可在护帽上绕轴旋转90度。当护帽套和护帽观测口重合时,旋转护帽套90度观测口闭合起防护作用。第二部分:拆卸机构。卸机构由第一定位销6、扳手7、第二定位销8、弹簧9、螺套10、螺杆11、螺母套12、螺母13、手轮15、手柄16组成。顺时针摇动手轮,螺杆在螺母内轴向旋转前进。当扳手销顶上起爆器时,扳手销与起爆器拆卸孔刚好相对则停止摇手轮;当扳手销与起爆器拆卸孔不对正时,弹簧压缩,扳手销随螺杆旋转前进最大旋转半周即可对上,受弹力作用扳手销插入拆卸孔内。螺母套与立板固定不可旋转,螺母套上开有60度螺旋槽,扳动手柄在螺母套内旋转前进可带动螺杆机扳手销等向前移动4mm,达到插入牢靠的作用。逆时针摇动手轮,即可拆卸起爆器。油气井完井射孔起爆装置若击发未正常作用,在起爆装置输出端连接防护机构,将起爆装置装在三爪卡盘2上夹紧。此时拆卸机构应在最右边。顺时针摇动手轮15,拆卸机构轴向旋转前进,扳手7进入螺套10开有的盲孔内。螺套起两作用,一、对扳手销插入拆卸孔起导向作用,二、拆卸时可挡住起爆器连接的活塞挡圈和活塞,保证拆卸出的只有起爆器。当扳手销顶上起爆器时,扳手销与起爆器拆卸孔刚好相对则停止摇手轮;当扳手销与起爆器拆卸孔不对正时,弹簧压缩,扳手销随螺杆旋转前进最大旋转半周即可对上,受弹力作用扳手销插入拆卸孔内。螺母套与立板固定不可旋转,螺母套上开有60度螺旋槽,螺旋槽的旋向与螺杆螺纹旋向相同;扳动手柄在螺母套内旋转前进可带动螺杆机扳手销等向前移动4mm,达到插入牢靠的作用。关闭防护装置上的观察口。逆时针摇动手轮即可对起爆器进行拆卸。在拆卸过程中,如果起爆器起爆,起爆作用力主要为轴向传递,冲击力冲击扳手,扳手挡在螺杆上。此机构动作都在防护装置内部,不存在任何不安全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爆器安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和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机架(17)、螺杆(11)、手轮(15)、手柄(16)、扳手(7)、螺母(13)、螺套(10)、螺母套(12)和若干定位销;螺母套(12)固定在机架(17)上;螺母(13)位于螺母套(12)中且与螺母套(12)间隙配合,螺杆(11)穿过螺母(13)且与螺母(13)螺纹配合,螺母(13)、螺杆(11)和螺母套(12)三者同轴;螺母套(12)上开有螺旋槽,且螺旋槽的螺旋方向与螺杆(11)和螺母(13)配合的螺旋方向相同;手柄(16)穿过螺旋槽与螺母(13)紧固连接;螺杆(11)一端与手轮(15)固连,另一端与螺套(10)间隙配合,螺杆(11)与螺套(10)间隙配合的一端开有盲孔;扳手(7)呈二级阶梯状,小径端与螺杆(11)的盲孔间隙配合,能够在盲孔内进行轴向运动,同时通过第二定位销(8)使得螺杆(11)能够带动扳手(7)沿螺杆(11)轴线同步进行周向旋转;扳手(7)小径端和盲孔底端之间设有弹簧;扳手(7)大径端设有第一定位销(6),大径端与螺套(10)间隙配合;防护机构罩在起爆装置上,包括防护帽(4)和防护套(3);防护帽(4)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封闭端开有通孔,螺套(10)能够穿过该通孔;防护套(3)和防护帽(4)为间隙配合;防护帽(4)和防护套(3)在相同位置上开有孔,且防护套(3)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进行周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爆器安全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和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机架(17)、螺杆(11)、手轮(15)、手柄(16)、扳手(7)、螺母(13)、螺套(10)、螺母套(12)和若干定位销;螺母套(12)固定在机架(17)上;螺母(13)位于螺母套(12)中且与螺母套(12)间隙配合,螺杆(11)穿过螺母(13)且与螺母(13)螺纹配合,螺母(13)、螺杆(11)和螺母套(12)三者同轴;螺母套(12)上开有螺旋槽,且螺旋槽的螺旋方向与螺杆(11)和螺母(13)配合的螺旋方向相同;手柄(16)穿过螺旋槽与螺母(13)紧固连接;螺杆(11)一端与手轮(15)固连,另一端与螺套(10)间隙配合,螺杆(11)与螺套(10)间隙配合的一端开有盲孔;扳手(7)呈二级阶梯状,小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雨肖勇魏锋王兴李锐邓宁刚刘谦陈联党顾有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物华巨能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